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教学试卷 时间:2022-10-01 22:08: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试题预览

乾安七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计15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荼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茶盛于宋朝,上至官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C.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D.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

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凯恩斯的手董桥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日,哲学家罗素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子里碰到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急着赶到伦敦英国财政部去,不能跟他多谈。凯恩斯希望借到一部摩托车赶到伦敦去。罗素说,剑桥不是有火车开到伦敦去吗?“赶不及了!”凯恩斯掉头跑去找住在附近的一位亲戚。那位亲戚不但有一部摩托车,还答应马上载他到伦敦去。摩托车开得很快,这位在剑桥教经济学的教授、主编经济杂志的经济学家不久就到了财政部了。

过不了几天,战火就蔓延开来。财政部长看到凯恩斯呈上去的那份备忘录之后说:“凯恩斯是什么人?”旁边的人告诉他,凯恩斯在剑桥教书,懂得不少经济学。部长说:“为什么要找外人来出主意?”可是财政部长还是细读了那份备忘录,并且吸收了其中不少养分。“大部分的钱应该拔出去支付工资,不然工人要失业。”凯恩斯当时给母亲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套影响深远的经济理论已经在慢慢建立起来了。英国参战的两三天后,凯恩斯和罗素等几位反战的朋友见面聊天,凯恩斯说:“银行太胆小了,毫无主张,毫无领导魄力。”凯恩斯后来终于正式给延揽到财政部去。

财政部的工作比教书、编杂志繁重,凯恩斯只好趁周末到娃妮莎的庄园去调剂一下身心。他通常是星期五晚上到,手上提着一大包财政部文件上楼,一直关在房间里到隔天大家吃中饭才下楼。这个时候,他房里的字纸篓早就堆满一大堆他处理过的文件。伦敦郊区午后的阳光分外明媚,凯恩斯最喜欢跑出去清除门前小路上的杂草。他不像别人那样铲草不除根:他总是跪在一小块草席上,用一把小折刀根除草坪中每一叶莠草。这种做法当然很费时间;可是,凯恩斯每一次来都在做,不久,砂砾小路果然变得又干净又悦目了。

他是一个最会把理论化为实践的人。砂砾小路应该长满杂草是他的理论;用小折刀根除每一叶莠草是实践。没有杂草的小路的确比长满杂草的小路像样。当时有一位政府高官说:“凯恩斯是艺术家,加几分天才。”艺术家的心要细,天才的眼睛要敏锐。凯恩斯还有一双“柔滑的手,手指修长灵巧”,而且一辈子最喜欢注意人家的手。因此,一九一九年年初,凯恩斯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到巴黎出席和平会议,给了他一个机会在谈判桌上仔细观察那些政要的手指。法国总理克莱门梭好像早就知道这一点,故意戴上黑色皮手套,凯恩斯只得转而观察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手。总统的手“相当干练,相当有力”。几年后,凯恩斯到白宫晋见罗斯福总统,认为罗斯福的手“也相当稳健,但不聪明,没有手段”;他还注意到总统的指甲“又短又圆,十足生意人的手指”。

出去当谈判代表的人最好都有一双生意人的手;凯恩斯的手跟罗素、跟史特拉齐的手一样“修长灵巧”--是剑桥的手。他又很喜欢把手藏到另一只手的衣袖里去,教人想到剑桥人潜意识里出世而不是入世的精神。剑桥那些反战朋友当然不赞成他到财政部做事;这些人的政治观点大体上是对的,只是他们看不见当时的政治暗流,不知道政府的用意。凯恩斯既看见也知道:可是朋友们谈得很激烈的时候,他根本不能大声阻止他们说:“事情并不是这样。事实是……”因为事实是保密的。他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自己生存的社会负责。社会处在紧急关头之际,每个人都有义务做点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只是他的做法永远是温和的、讲理的。到了后来他看到和平会议拟出来的条约违反他的脾性、凌辱他坚信的恕道、伤害他的专业知识的时候,他客客气气呈上辞职信,回到宁静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带着同样真诚的心愿用他的手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一点没有后悔1914年在剑桥找摩托车赶到财政部去的那一段旅程。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凯恩斯是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百度百科》)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凯恩斯是什么人?”英国财政部长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表明了他对凯恩斯的不屑,也说明凯恩斯当时还未成名,还不为人所知。

B.在剑桥大学,凯恩斯有许多像罗素一样从事反战宣传的朋友,他由于自身已不是单纯的学者,所以并没有告诉朋友们事情的真相。

C.凯恩斯跪在草地上,用小折刀细心根除每一叶莠草,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却能穿越漫漫的历史长廊,寻觅到了人物的鲜活神采。

D.作品叙述的语言雅致中有温情,诙谐中含睿智,写的人物高高在上,读起来却很亲切,如老友倾谈,随和、蕴藉,别有一番境界。

5.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

6.凯恩斯具有哪些超越经济、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和人格力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卖树胡天翔

晌午了。一团团青烟从烟囱里蹿出来,南风一吹,向北漫过堂屋的脊瓦,溜进屋后树木繁茂的叶子间,消失了。那是一片白杨树。一棵棵白杨长得又高又粗,无数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摆动。

在院门左边的灶屋里,女人坐在锅台前的木墩子上烧火。中午吃捞面,把锅里烩的番茄鸡蛋汤盛进汤盆,女人在锅里又加了两瓢水。一把把芝麻秆顺进灶里,火舌舔着锅底。水响了、滚了,一锅面条下了锅。怕面条搅成团,女人用双筷子往锅里荡了荡。面条一熟,女人用漏勺捞进铝盆里,浇上凉水,过了两遍。

女人坐在院子里捣蒜泥。这时,一阵呼呼啦啦的响声由远及近而来,是自行车的声音。男人回来了?女人停下来,拿着捣槌望着院门。呼啦声小了,虚掩的院门开了,男人推着自行车进来了。

怎么回来这么晚?女人问。

吴小利进城送板材了,晌午才回来。男人说。

将自行车支好,拉开车把上帆布兜的拉锁,男人从里抓出一卷粉红票子,蹲在地上一张张数起来。男人数了两遍,女人数了一遍,都是四十六张。四千六百块钱,不多不少。

啥时去给石头寄学费?女人问。

吃过饭就去。男人说。

嗯,都开学半个月了。女人说。

吃饭吧!男人在井台边的水盆洗脸洗手。

女人进了灶屋,去盛饭,捞面条。

吃过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无选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乾安七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命题人:命题时间:2017年4月20日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班级:姓名: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苏蕾第Ⅰ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试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

下载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期中试卷 高一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