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及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策武中心校:钟观福
指导:黄生科
2012-4-26
一、说教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4~76页。《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起始重点为面积的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为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也是难点。可以利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的测量和估计进行知识的迁移。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他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在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一巩固表象。
其次,本节课利用仙石情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对数的广泛利用性、实用性。因此使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将一些常见的生活想象与书序练习起来,感知到数学其实就来源于生活;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天天学习的数学知识非常有用,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感念。
2、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理解他们的意义。
四、说教法及学法:
1、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2、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3、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使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4、矛盾激趣,引导探究: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创设了一个“用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问题情境。第一组两个图形方格数不一样多,但每个方格大小相同,第二组两个图形方格一样多,但每个方格的大小不相同,使学生在矛盾中意识到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明白了规定面积单位的原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程尹始,由师生相互击掌及观察手掌大小等互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引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情境的创设一举多得,既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又巧妙地引出了面积的概念。】
二、摸摸看看,感知面积。
首先我让学生指一指书本的封面的面积并让同桌找物体说一说,指一指所找到物体的面积,最后让学生指一指橘子的面积。通过这一系列的找、摸、看等动作让学生充分了解面积的含义。
最后揭示让学生慢慢地总结出面积的定义,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我的设计理念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而把抽象的概念物化、具体化。用直接观察法使学生体会到“封闭图形”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面积”,更为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了数学思想方法。】
三、合作探究,认识面积。
1、首先我用重叠法比较两种物体的面积。开头时我会问两个问题:“(1)比较书本和练习册的大小,有什么方法?(2)、想一想如何比较课件中四幅图的大小?(从而引出重叠法)【通过巧妙地设计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面积时,先让学生发现“观察”的方法,这个方法不行时,又发现“重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2、然后我就开始引导学生使用准备好的教具(如:3×4平方厘米和2×6平方厘米)让学生分成7个小组通过摆小正方形和圆形来进行比较哪张纸较大
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如圆形无法完全占有所有长方形纸空间的问题,这时我就让学生小组讨论用圆形纸片测量面积的可行性,从而让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这一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衔接自然,最后引出“面积单位”这种统一的标准。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渗透着许多数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也开发了智力。】
四、自读课本,了解单位。
1、当学生已经懂得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去测量图形的面积后,我就会引发学生思考:“要用什么样的图形来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当学生想不到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打开课本找到有关描述面积单位的内容,并通过自学课文从而得出 “1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
2、同时,为了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是多大?我会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一平方厘米大小的纸片,并让学生在指甲上进行比较,从而感知一平方厘米的大小。对于一平方分米可用手掌进行比较,而对于较大的面积一平方米,我则安排几位学生在已准备好的一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地板内站一站,看看能容下几位学生。
五、巩固练习,实践运用。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进一步地让学生理解一些面积单位的应用,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
六、总结全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策武中心校:钟观福
指导:黄生科
2012-4-26
【设计理念】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一剪1平方分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重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2、学生:长方形、正方形纸、4人小组的学具袋(内含小正方形和相同直径的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互动,提高学习热情。
2、引出对物体表面大小比较的活动。【情境的创设一举多得,既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巧妙地引出了面积的概念。】
二、摸摸看看,感知面积。
1、指一指书本的封面的面积
2、同桌找物体说一说,指一指所找到物体的面积
3、指一指橘子的面积。
2、封闭图形的面积
1、(课件出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比一比哪个图形大
3、比划比划三个图形的大小指的是哪里?
5、指一指图形的大小。
6、揭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课件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而把抽象的概念物化、具体化。用直接观察法使学生体会到“封闭图形”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面积”,更为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了数学思想方法。】
三、合作探究,认识面积。
1、比较书本和练习册的大小,有什么方法?
2、想一想如何比较课件中四幅图的大小?(引出重叠法)
【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面积时,先让学生发现“观察”的方法,这个方法不行时,又发现“重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3、提供教具(3×4平方厘米和2×6平方厘米)比较两个纸片的面积、4、比一比哪张纸张大
5、说一说,该怎么办?
6、小组讨论,合作,利用教具测量出谁的面积大。7:指名汇报,你是如何测量的。
8、师演示课件,比较两张纸的方法。并演示一个不同面积单位的测量
9、说一说,对不对,为什么?
10、指名回答
511、揭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这一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衔接自然,最后引出“面积单位”这种统一的标准。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渗透着许多数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也开发了智力。】
四、自读课本,了解单位。
1、讨论,要用什么样的图形来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2、揭示: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叫做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3、打开课本
4、说一说,1平方厘米是多大?你是怎么量的?
5、得出1平方厘米测量的方法及概念
6、说一说哪些东西接近1平方厘米。
7、讨论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呢?
8、站一站,看看1平方米多大。
【通过让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比较,并亲身实验以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加了解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
五、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六、总结全文:那要知道你们家客厅地面的面积,是不是也要用面积是1平方米的这张纸去量呢?(生答:不是)
师:对,不是的,它是有计算方法的,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希望大家在学习上能够勤动脑,多思考,互相帮助,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说课设计(通用5篇)由网友“高山大海”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说课设计,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1: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0页到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71——74页,做一做以及练习1、2题。 教学目的: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北坊小学教师:许燕一、教学内容:书上71页—74页。二、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和认识面积单位;2、培养学生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