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说课_dna复制说课

教学课件 时间:2020-02-27 12:25: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课件】

DNA复制说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dna复制说课”。

《DNA复制》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这部分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课题教材进行分析: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DNA的分子结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讲述了DNA分子复制的内容,包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三个部分。本节在教材中属于较抽象较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对前面所学的细胞分裂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的深化理解,同时也是学习生物的遗传变异理论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从能力方面分析,他们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完善。从知识准备情况看,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由于这一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以外,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合作能力。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定了如下几项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 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概念、场所、时期、条件、过程以及特点;探讨 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分析经典实验,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感受实验设计的巧妙;

2、通过分组学习,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模型演示,角色扮演,寓学于乐,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2、概述DNA复制过程、条件和特点。

教学难点:

1、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分析;

2、DNA复制过程。

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下,也就是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直观演示法:用多媒体,把DNA复制过程演示出来,使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学生借助教具模拟复制过程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4.教具演示法 :

(1)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2)DNA复制过程的动画

(3)DNA双螺旋模型(4)红色和蓝色拉链

三、说学法: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对同位素标记的这种实验方法也较为熟悉,所以在分析实验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思考实验原理,教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便可。学生扮演、模型模拟这类教学,学生接触得极少,教师应该由浅入深的引导,并通过分组学习,让一些空间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小组甚至全班的同学进行学习。分析了教法和学法,下面我将具体说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教学设计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我将按如下的流程进行: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归纳总结 反馈练习(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关于DNA分子的复制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课题下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幑“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导入及问题探讨,激起学生和兴趣。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1)DNA组成单位是什么?(2)DNA有几条链组成?(3)DNA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以及明星父子照片,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引出DNA复制课题。这是在学生掌握旧知识基础上,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引申和发展从而而获得新知,符合认知建构理论。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思考: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是否像洗相片似的,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 一 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克里克提出的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假说是怎样的,引入对“半保留复制”概念的学习,接下来我使用课件给出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另一假说——全保留复制。

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DNA究竟是以半保留还是全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对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究。二 DNA复制的实验证据

运用课件的方法将经典实验展示给学生,然后层层设疑,逐步分析此实验过程。

首先我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使用同位素示踪标记法的目的是什么?在得到解答之后,让学生领会到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接着我让同学们观察并自主阐述实验结果的现象,在学生清楚讲述了实验现象后,我将设出疑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结果?这一实验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进行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从而完成对DNA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的学习。

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们已知道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在此时,我将设疑:那DNA复制过程具体是如何的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转入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学习。三 DNA复制的过程关于DNA复制具体过程的教学,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的相关内容,回答出DNA复制的概念,以及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

⑵ 什么是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⑵什么叫子链?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子链? ⑶ 简述子链形成过程?

学生充分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播放多媒体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动态图解。并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复制三点过程:

② 解旋提供准确模板 ②合成互补子链

③ 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

以上过程可配合板图进行归纳。通过这个过程得出DNA复制的特点: ① 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是一种半保留复制,即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② DNA复制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准确复制,从而保证了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

设问:DNA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通过设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DNA复制的全过程。接下来让学生总结出DNA复制的四大基本条件:

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核液中的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是通过水解ATP提供;

④ 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三)小结

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DNA复制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意义:DNA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使物种得以延续。

应用:目前DNA分子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侦破等方面:DNA分子是亲子鉴定的主要证据之一。把案犯在现场留下的毛发、血等进行分析作为破案的证据,与DNA有关。为了加深学生对DNA复制过程的理解,接下来我设置了两个学生活动 一 角色扮演——每个学生看成一个脱氧核苷酸,模拟DNA复制过程。(1)每个学生的躯干代表脱氧核糖,左手代表磷酸,右手代表碱基。每个学生右手中

拿一个用彩色纸剪好的碱基,使每个学生代表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2)每五个学生前后连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后面学生的左手抓住前面学生的衣服,代表磷酸核脱氧核糖相连,两条链反向平行形成一段DNA分子。(3)一名同学代表DNA解旋酶,模拟解旋过程;另一名同学代表DNA聚合酶,由他选择另一些手中拿着碱基的同学代表游离脱氧核苷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加到解开的母链上。强调边解旋边复制。

(4)最后形成了两段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重新组合的新的DNA分子。二 合作学习——用蓝、红两种颜色的拉链来模拟复制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1)把拉链比作DNA分子,各部分可以看作什么? 拉链中间的齿——碱基对;两边的布——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基本骨架; 拉链头——解旋酶; 拉链拉开后,单独的齿——碱基; 拉链完全拉开后,看作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把蓝色拉链当作亲代DNA,红色拉链当作合成新DNA的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对照课本介绍,模拟并简述复制的过程。(3)分组模拟,合作学习。学生代表上讲台边讲解边模拟。

(4)再次播放DNA复制的动画,对刚才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特别要强调的是,新链中的核苷酸是一个个接上去的,而不是像拉链一样成一条链之后再接上去。归纳出复制三点过程: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②合成互补子链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并再一次总结DNA复制所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

(三)归纳总结:

从DNA分子复制方式,复制所需要条件,复制过程等多维度进行总结,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DNA复制在遗传学中的地位。

(四)反馈练习

设计5道原创练习题:即有关半保留复制及DNA复制时期、场所、条件及过程的习题。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进一巩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

1.某双链DNA分子带有15N同位素标记,以该DNA为模板在含14N的试管中进行复制实验,连续复制5代之后,试管中带有15N同位素标记的DNA占总量的比例为。

A.1/2 B.1/4 C.1/8 D.1/16 【设计意图】 巩固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理解:不论复制多少代含有母链的只有两条。

2.将下面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步骤排序: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设计意图】更好地掌握DNA复制的过程。

3、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解旋完毕后再复制 B.可发生在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 C.复制包括母链和子链的螺旋化 D.复制过程需要能量

【设计意图】考查DNA复制的特点,时期以及条件。

4、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癌症 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不能确定 【设计意图】考查DNA复制的时期。

5、DNA的复制不可能发生在A、细胞核中

B、叶绿体中 C、线粒体中 D、高尔基体中 【设计意图】考查DNA复制的场所。

最后,说我的板书设计,也是我说课的第四部分,我将这样设计本课的课堂板书。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复制方式的推测: 半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三、复制的过程

过程:解旋——合成子链——螺旋 条件:模板、酶、原料、能量等 特点: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

四、意义:传递遗传信息

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简要体现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学法指导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DNA 复制

第六章 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细胞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生命活动的秩序是依赖于DNA所携带的大量遗传信息的准确复制,这种复制过程被称为DNA复制。这个过程必须发生在一个细......

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典型教学设计研究北重三中 生物组 薛晓敏课程分析:本章《基因的本质》就是在学习了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分子水......

DNA复制教案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学设计烟台市福山一中宗健康Email:health6631@163.com 设计思想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

DNA复制的特点是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扩展资料......

DNA的复制教案

第三节 DNA的复制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解DNA复制的含义。 2、掌握DNA的复制过程。 3、概述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DNA复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运用碱基互......

下载DNA复制说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DNA复制说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dna复制说课 说课 DNA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