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我在泰国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年度总结
我在泰国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年度总结
2011年5月28日,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我平生第一次离开了祖国,抱着忐忑的心情抵达泰国南邦府公立育华学校,关于先前有关泰国的一些疑惑逐步得到破解,譬如:泰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素质教育,这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截然不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制度与授课内容与中国区别较大;占泰国人口八分之一的华侨华人,掌控了泰境80%的经济,泰国富豪榜前十位,居然有九位是华人;育华学校并非如中国的公办学校,而是由当地的华侨组成的董事会“公共建立”的学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相当于国内的公办民助学校,或者说是民办学校;泰国人不饮白酒,无人赌博,鲜闻偷窃现象,注重礼仪,讲究卫生,街头打骂现象较少……
抵泰头二个月是我平生最难熬的日子,每一步都走得较为艰难,正是这种厚重的步履,走出了人生坚实而难忘的足印。这期间,每周有20节户外体育课、5节中文早课、1小时的晚自习课、2节寄宿生体育活动课、每天2小时的节目排练任务,且泰国的课不像中国的每节40分钟,而是每节课50分钟,这样的话,每周相当于国内42节课的工作量,恰好是国内周平均工作量14节的三倍,而接下来有一件事把这种繁重工作带来的痛苦和埋怨全然消除:2011年7月29日上午12:05分,泰国诗琳通公主在中国驻泰王国大使馆高振廷参赞兼总领事及泰国53名政要陪同下,观看了由我负责排练的中国特色节目——功夫扇,并率先鼓掌,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利用就餐时间观赏节目,而由我排练的另外一个节目——中华刀术,在育华如玉堂同时开演,受到现场一千多名嘉宾的热烈鼓掌,泰国最高学府――朱拉隆功大学汉语口语教师王和乒博士观后说:这么短的时间能把一群外国学生教成这个水平,真是太难了。
度过这二个月的“阵痛期”,工作开始逐步得以适应,而我对于每天早晨喝稀饭、中午吃粉条、菜里缺油少盐、肉食嚼不烂等饮食问题及天气持续燥热现象依然不太适应,但这些问题并未严重干扰我的正常生活,多动点脑筋,还是可以克服的。
时至今日,紧张、忙碌且富有挑战性的一个学年已悄然而逝,一年来,我在体育课堂中积极引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武术、流星球、踢键子等,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尽心尽力推广中国特色体育文化,总结出一套体育活动工作新模式,如在学校学术展览及庆祝中国春节活动中推行围棋和中国象棋培训项目,在寄宿生迎接中国新年联欢晚会中开展流星球表演活动,在寄宿生庆元宵晚会中推行滚铁环、踩高跷、托球竞跑、二人三足、击人躲闪、集体跳绳等竞赛性游戏活动,在学校汉语营活动中集体开展长拳教学活动;利用双休时间为寄宿生开展体操、游戏、球类运动、跑步等体育培训活动,带领学生坚持做中国校园广播体操,组建了功夫扇、刀术、流星球、广播操表演队。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言之,我在援泰第一年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克服困难 搞好体育教学工作
本人自抵泰以来,一直担任四甲、五(甲、乙、丙)、六(甲、乙、丙)、中一甲、中二(甲、乙)、中三(甲、乙)、高一(甲、乙、丙)、高二(甲、乙、丙)、高三(甲、乙)这20个班的体育实践课教学任务,头二个月,在室外有时汗水如注、头昏腿软、人被晒得难以支撑,加之每节课50分钟的时长、场地受限、运动器材匮乏、天气长期炽热、紫外线强烈、教学语言受阻等原因,使得体育课教学面临极大挑战和考验。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施教武术、游戏、球类、舞蹈等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渐渐进入状态,逐步适应教学需要,开动脑筋克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1、体育场地严重受限:因历史原因,育华学校的运动场所严重缺乏,学校仅能提供一块室外篮球场让师生运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泰国教育部规定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确是一种挑战.本人采取的办法是:带领学生在校园的过道、人行道穿插跑步,在校园停车场的空地开展羽毛球活动,在如玉堂进行流星球教学,在育德楼一楼大厅进行跳绳、队形队列、身体素质练习教学,利用学校主楼前的空地进行太极拳教学等等,通过一系列方式巧妙缓解了体育场地缺乏的问题。
2、体育器材严重不足:育华学校的体育器材本来就不足,加之目前是分部管理,即中文部、英文部和泰文部各管各、各用各的,造成国际班中文部体育器材使用严重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如下办法:从中国购置流星球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器材,让学生自己配置羽毛球拍等自带自制器材,向泰文和英文部借用体操垫等器材,通过这些办法,有效解决了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3、室外体育教学天气恶劣:泰国属于热带,紫外线强烈,天气燥热使学生经常变得懒惰,不想动弹.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如下办法:尽量让学生在树荫下、屋檐下和如玉堂练习,避开中午的强烈光照,通过篮球击人游戏、按特长分组教学模式等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把课堂中部分讲解、示范的内容放在如玉堂等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进行讲授,在室内播放技术录相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体育实践课得以顺利进行。
通过自己一年来的努力,体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积极拥护,得到了现任总经理王晓新博士、中文校长林莲娜及其他学校领导的肯定,泰北华校联谊会秘书长、育华基金会顾问、前任总经理谢广先生曾在大会上二次对本人的体育课进行了表扬,并说:“袁老师的体育课上得很好,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说,泰国老师也这样说”。
二、注重方法 提高中文教学水平
本人长期担任中一甲班每周五节的中文早课教学任务。因学生懒惰、中文基础薄,无法自读、书写和自学,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摸索,总结出“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先记单词――后学句子――再读课文”、“以交流习中文、以对话学汉语、以聊天长知识”的“三步走”教学模式,使全班学生学习中文的爱好逐步发展,汉语学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学生能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
在本学年度的第一个学期,全班共有24名学生,出勤率接近100%,在国际部排名首位,在第二个学期,全班学生为23名,学生中文早课出勤率有所下降,主因是有几名泰国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信心不够、兴趣不浓,认为学习中文没有学习泰文甚至英文重要,下个学期,我将多做学生工作,抓好考勤,争取出勤率、早读开口率双提高。
三、身体力行 经常参加课余活动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坚持开展了校园课余体育活动:一是每个周六上午,本人能带领、指导学校寄宿生开展广播操、跑步、打拳、打球、做游戏、身体素质练习、队形队列操练等体育活动;二是每个周二和周三晨会结束后,能坚持带领全校学生做中国广播体操;三是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为寄宿部学生组织中国广播体操表演、足球和篮球比赛;四是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寄宿生赴南邦瓷器厂、私家糕点厂、南邦军事纪念馆等地参观考察;五是积极参加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泰北华人迎中国龙年新春酒会、泰国南邦府南邦市市长私人晚宴、南邦府民校教师运动会、泰国国王84岁生日祈福晚会、泰国水灯节夜晚游街会、育华基金会三名校董晋职庆祝晚宴、育华育才学校学生分色运动会、育华学校学生露营等外事、校务活动32次;六是从进入泰国工作的第二周起,在育华学校着手组建了中国体育项目表演队,如指导学生在南邦善堂董事长陈桐良先生参加的学校贫困生资助仪式上进行了刀术表演,本人表演的武术节目《中国双刀》在育华、育才学校迎接新年教师联欢会上进行了展示,中国特色体育项目表演在泰国舞台如此受欢迎,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特色体育项目自身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忙里偷闲 加强自身文化学习
我在海外工作的这一年,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年工作强度和压力是在国内工作时的双倍,而所汲取的知识同样是双倍。身在异域他疆工作,不适应、不了解、不胜任的地方太多,正因如此,我挤出时间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学习语言:通过购买书籍、请老师辅导、向学生学习、看视频和听录音等办法,加强了对泰语的学习,并能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这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2、学习业务:为了保证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利用早晨起床后和晚饭后的时间,加强了流星球、广播体操、刀术、球类练习等项目的自我训练。
3、学习当地风俗:向泰国学生和同事虚心学习当地风俗习惯,并与他们和谐工作和生活。
4、主动与学校领导交流和沟通,拟定学期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填补学校多项体育工作空白,制订育华国际部未来五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撰写示范教案40篇、体育科研论文8篇。
援泰工作是艰辛、充实而短暂的, 但这必定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一段宝贵经历,故须珍惜、不容磋砣。在泰国下一个学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将继续弘扬中国文化,不断推广中国体育教学模式,歇力探索中国特色体育项目在泰国舞台的表演模式,充分展示中国教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有中国各级侨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派出单位领导的关注和鼓励,有现职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我坚信自己会恪尽职守、创新工作、不畏困苦、勇于争先,努力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任务,为育华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华文教育事业在海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2篇: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
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存在造假现象,抄袭、仿写、套写的问题很严重。比如在一次写作中,题目是《心中的美景》,有几个学生直接抄写了别人的文章,有两三个学生仿写同桌的文章,还有学生写的很假,情感不真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计策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的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在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思,归类摘抄,感悟语言美,体会布局巧,并化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计策二:要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素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写景的文章,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听听鸟语,去闻闻花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计策三:要学生勤于练笔,养成写作习惯。学生的习作水平单单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时间是提高不上去的,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总之,要从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给与学生以指导。
第3篇: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宋才发
教学科研活动始终是大学全部工作的中心。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身兼何种行政职务,教学科研工作在我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我历来认为教师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一生的事业追求,我乐于在“三尺讲坛”上自由地耕耘。我觉得只有始终保持着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始终保持着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好教师。自1996年我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1],从事大学教师职业(主要是承担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教学工作岗位,也从来没有因为行政工作忙,或者因为外出开会而拉下任何一节课。我以为思想决定行动,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须。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的看成是一种责任和荣誉的话;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身的潜力,最终做出正直而纯洁的事情来。社会上有好些人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而是知道了却仍然没有去做。我以为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大学里最受人敬重的不应当只是各级领导,主要的应当是那些一心扑在讲台上,倾注满腔热血为学生授课的教师。学校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比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就是次要的。从工作性质来说,他们的天职就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譬如,我本人在担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时候,给自己工作定位就是一手抓学科发展,一手抓创收,力图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如果我不抓学科发展,法学院的整体发展就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或者缺乏发展空间,教师就没有出路;如果我不抓“创收”,要改变法学院的生存发展环境就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留不住教师、引不进来好教师。尽管“创收”对于大学来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我在担任学校科研处处长兼学校“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的时候,给自己工作定位归纳为三条:一是当好校领导的参谋;二是当好专家学者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三是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杜绝科研处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如果一所大学果真的办成了机关,这只能说这所学校从根本上出了问题,这自然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无奈和悲哀。
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工作期间,我一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方向研究生主干课程的授课教师,教学历来受学生欢迎。我是一个对科研非常执着的人,能够及时源源不断地把科研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倾其所能地给学生提供本学科较为前沿的东西,使讲授的每一堂课都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我在担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导师组长和重点学科带头人期间,注意经常了解研究生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反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开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教学研讨会、分析会,适时地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对任何一位即将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凡是没有经过试讲或者试讲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上讲台给学生授课。建立了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制度,新教师随时可以到老教师的课堂里听课,有时我本人还有意识地给年轻教师开设示范课。坚持做到每个学期至少听本教研室每位教师1—2次课,而且是事先不打招呼的随堂听课。总之,我设法通过一些必要的途径和方式,鞭策和鼓励每一位任课教师尽职尽责地授好每一堂课。
以实际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敬佩。1999年11月我调到中央民族大学工作,2000年组建法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之后,尽管设有专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但考虑到这是一个新组建的学院,我不但要求副院长坚持听课制度,自己也带头坚持必要的听课制度。对于教师授 1 课质量的好坏,定期以年级为单位召开学生代表和学生干部会议,听取他们对改进教学的意见;定期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极少数不负责任的任课教师,该批评的不论他(她)是谁绝不留情。我本人始终坚持在一线教学,长期以来除了讲授经济法学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专业学位课程,以及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民族经济法律制度研究方向”博士生的学位专业课程之外,还不定期地给本科生开设讲座课。譬如2002—2006年,我在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科研处处长兼学校“211工程”办公室主任期间,开始每周坚持两个半天作为教学时间,后来由于行政事务太忙,改为每周半天授课(给本科生授课),其余时间均坐班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我主要是利用晚上和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给研究生授课,因而每年均超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如2003学年度就完成教学工作量(含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等的折算工作量在内)924标准学时[2]。在2003年春夏之交北京“非典”肆虐期间,学校领导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得不根据上级指示关闭学校大门,以减少“非典”的接触性和交叉性传播。然而学生困在校园内时间久了,无论如何也待不住,总是想方设法地偷着往外跑,有的甚至不顾危险翻越2米高的围墙往外跳。为了缓解持续的沉闷压力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全校被迫全面停课的情势下,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尝试组织几位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开设讲座课,规定全校不分文理科,只要有15人愿意前来听课就可以开班。我当时不顾个人安危,主动给本科生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我觉得在这种危机时刻,教师的教学要想赢得到学生的认可,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用理论魅力和教学风采征服学生。由于“非典”给人们带来普遍的恐惧心理,经过各院系领导动员和做思想工作,第一次课只争取到17名学生前来听课。到我第二次给他们授课的时候,学生人数就达到30多人。由于我经过精心准备且做到每次脱稿授课,因而引起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他们很快互相传递信息,以至于后来因听课的学生太多,就干脆改在500人的阶梯教室授课。那时自己主动请缨稳定留校学生情绪,尽管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也赢得了荣誉,但是毕竟在那种非常情况下,总是冒着极大的个人安危和风险的。然而那场“非典”在当时无论多么肆虐,终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挺耐人寻味的。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见《宋才发档案资料》
(二),宋才发于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2月整理装订,第54—58页。
[2] 参见国家民委:《首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宋才发事迹介绍),《中华民族信息年鉴》2005年创刊号,第609—610页。
[3]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摘自宋才发著:《惟寻真知启后人——我的执教生涯4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照片为2000年宋才发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科社研究所办公室里
照片为1998年宋才发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住宅的阳台上看书
从事教育,让爱导航——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完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材料,景仰、敬慕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她的一言一行,她的身心思想无不“饱和”着对学生的爱,对中国......
第1篇: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宋才发教学科研活动始终是大学全部工作的中心。无论何时何地,也......
第1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存在造假现象,抄袭、仿写、套写的问题很严重。比如在一次写作中,题目是《心中的美景》,有几个学生直接抄写了别......
第1篇: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存在造假现象,抄袭、仿写、套写的问题很严重。比如在一次写作中,题目是《心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