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几点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教学增效减负”。
关于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的几点思考
摘要:面对教改新形势,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思想,特别在教学观念方面,只有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地探索追求,才能让学生吃好、吃饱,消化吸收,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减负增效课堂效率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思想,已在教育界备受关注,如何真正落实“减负增效”?一直是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既要减负,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效”,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地得到发展。要真正落实“减负增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现就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谈两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减负增效”的必要条件。语言是树叶,行动是果实。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要“减负”,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
1、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明白他的职责不是照本宣科地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清楚,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而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及 “问题”解决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使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变“学会”为“会学”。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如: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同一道数学题,学生哪怕做对了,还要让他重复“做”三遍五遍。老师不厌其烦,学生却心烦,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从重复的、不必要的练习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如果我们产生职业倦怠,沉溺于玩乐,知识得不到更新,教育教学手段老化,课堂教学枯燥必然乏味,学生对其课堂教学将会失去兴趣。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长流水。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教研活动,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向外“借力”,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将他人的闪光点融入自己的课堂。如教师可以通过听同行的课来取长补短。或者参与集体备课,在备课中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共同商榷,这样比一个人冥思苦想有效得多,这能使教学少走弯路。
3、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观。
传统以来,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就是得听老师的话,否则就不是好学生。学生只是机械接受信息的容器,完全没有自己的思维。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只是起跑线不同罢了,教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有了这样的观念,教师会尊重学生,自觉地把着力点放在科学的教和指导学生会学上来。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负增效”的保证。
“提高课堂效率”能有效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减负增效的保证。要提高课堂效率,重点从备好课和上好课两个方面突破。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就清晰可见,教学目标就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
(二)、教师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漫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因此,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常规组织教学,通过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课要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如低年级的语文课,大多以浅近的童话、故事、儿歌、童谣、古诗为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有机结合,因材施教,融汇贯通。像《要下雨了》、《比尾巴》等课文适宜用表演、游戏的方法教学,像《春雨的色彩》的课文适宜用多媒体把音乐、画面等引入课堂,像《四个太阳》的课文,可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画一画。
第三、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例如:教师上课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听课很重要。学生要学会听课,可从“五心”入手:一要专心,要求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动脑思考。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听完话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要有独到的见解。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盲从,能有选择地接受。
第四、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只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反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应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给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察看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完成作业后,课外就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第五、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算哪里。若没有完成一堂课该完成的内容,就随意延长授课时间或教学时数,把完整内容分割开来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以上几点,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能力就会明显增强。因此,备好课、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保证。
“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方面要坚持不懈以外,需社会和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还需要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总之,要让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课堂教学中的“减负增效”策略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是落实减负增效的主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尤其应当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与优化。为让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课......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肩负增效的思考双峰县第八中学 朱春艳摘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大......
小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增效的实践与思考土门学区胡家边小学 贾延奎内容提要:2010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再次提出为中小......
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思考与实践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对减负增效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语文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成长。关键词:小学语......
“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从以往多课时讲解、多自习课辅导的情景陡然转变到精简课时、减少学生过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