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_纸船和风筝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4:21: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纸船和风筝的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二年级一班

牟雪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祝、福”二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准备:纸船和风筝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洁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船)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小礼物?——纸船。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师板书 纸船)

2、(出示纸风筝)这又是什么小礼物呢?——(风筝)轻声读得真好!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和“纸船 风筝”有关。

二、检查预习:

山顶

山脚

松果

草莓 折纸船

扎风筝

抓风筝 漂呀漂

飘呀飘

(1)

谁来读读前两行词语?(2)

全班一起读读这两行。

(3)

自由读第三行中的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4)

把“漂呀漂、飘呀飘”放到句子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又发现了什么?(5)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通过“贴图”,让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3、解疑

4、区别“漂”和“飘”。

课件展示:纸船漂呀漂,飘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家门口。

5、重点学习第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三)学习第七----九自然段。

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他们各自的心情怎样?、体会松鼠和小熊难过的心情。

师:它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还要每天折一只纸船,每天扎一只风筝呢?点名学生说说。

9: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它们都很难过,松鼠再也受不了?它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小熊愿意和好吗?你从哪知道?

10、想读的小朋友就站起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1、教师和学生一起串读全文。

12、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它在心中都会默默地小熊说一句话,那它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四、读练提升。

师:一开始风筝和纸船让小熊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后来发生矛盾了,又是纸船和风筝成了传递它们友谊的使者,它们可真聪明。

在生活中,如果你和朋友闹别扭了,你会怎么做呢?

经历了这一切,它们还会闹别扭吗?我相信它们不会了,因为它们学会了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五、学写生字

1、联系生活学习“福”字。

对于“福”这个字,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你在哪儿见过“福”这个字的?

(多媒体出示)这个“福”怎么是倒的呢?联系“福”字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2、指导书写词语“祝福”,小组交流评议。

六、拓展:

1、如果你和朋友闹别扭后,你会怎么做?

2、读自读课本《自私的蜗牛》一文,想想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多篇)20、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设计者:**省**市**第五小学**【设计理念】此教学设计运用课前“预学单”引导学生前置性自学。教师在“精准定位教材......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运用“漂”和“飘”3.能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4.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难......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本包括......

下载《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