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理学院电子科学系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赵永梅
《C语言程序设计》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讲述了C语言的语法、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是学员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一、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培训部计算机类专业一、二年级本科层次学员。所有教学对象都应该已经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但由于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的较大差异,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应当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给以适当的分类、分层次教学,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使学员掌握C语言的简单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员掌握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思想。具有初步的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学员将来到社会从事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打下重要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对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明确的阐述。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主要阐述学员学习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内容要点及达到的基本要求,并注明了重点和难点。在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对课程教学实施、课程考核评价、教材选编使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保障等提出了明确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注重语法规则的应试型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实践环节,加强程序设计技能的教学,以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可通过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例题,增设小型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或运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员编程的技巧。
四、课程教学目标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标准为参考,根据教育部新的精神和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员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在工程应用中的价值;熟练掌握C语言的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的调试技能。能够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运用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和算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或者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参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后续课程的开设情况,讲授8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C语言概述
教学内容:C语言的特点、C语言源程序简介、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C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学时分配: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了解C语言及其特点、掌握C语言源程序基本结构、掌握C语言源程序集成开发环境
重 点: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难 点:C语言源程序集成开发环境。第二单元: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运算教学内容: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分类、变量与常量、各种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学时分配: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C语言中的整型数据、浮点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的表示方法、掌握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类数值型数据之间混合运算的方法
重 点: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分类 难 点: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第三单元: 结构化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及特性、算法的描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C的语句、赋值语句、数据的输入与输出、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和条件运算、if语句、switch语句、while、do„while、for、break、continue语句、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学时分配:讲课22学时,实习6学时
目的和要求: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性、掌握用N-S图描述算法、初步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用N-S图描述三种基本结构、掌握C语句的种类和特点、掌握数据输入、输出的方法、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和条件运算、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执行过程、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和区别、掌握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重 点:算法的概念及特性、C的语句、逻辑运算,if语句和switch语句构成选择结构、三种循环语句
难 点:掌握用N-S图描述算法、数据的输入与输出、switch语句的执行过程、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四单元:函 数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与声明、函数的调用与返回、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变量的存储类别、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学时分配: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声明、调用和返回、掌握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的特性、掌握变量的作用域及存储方式、了解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区别
重 点: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数组作函数的参数 难 点: 函数的递归调用和嵌套调用 第五单元:数 组
教学内容: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字符串处理函数
学时分配:讲课6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掌握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重 点: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难 点: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应用 第六单元:结构体和共用体
教学内容:结构体类型及其使用方法、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共用体类型及其使用方法、枚举类型及其使用方法、用typedef定义新类型
学时分配: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理解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和枚举类型的概念、掌握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数据的使用、了解用指针处理链表的方法和意义、掌握typedef命令的使用方法
重 点: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和枚举类型数据的使用方法 难 点:指针处理链表的方法 第七单元:指 针教学内容:指针的概念、指针与变量、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指针与函数
学时分配:讲课6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理解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引用方法及运算、掌握通过指针访问数组的方法、掌握通过指针处理字符串的方法、掌握使用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掌握函数指针、掌握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重 点:指针的概念、指针作函数的参数、数组的指针和字符串的指针
难 点:函数的指针、指针数组和指针的指针 第八单元:文 件
教学内容:文件类型指针、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读写 学时分配: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
目的和要求:掌握文件概念及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掌握文件的顺序和随机读写、了解文件的出错检测
重 点: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函数的使用 难 点:文件类型指针
(二)教学实践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使学员熟练掌握C程序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的基本步骤,提高学员在TURBOC环境下,运用C语言对具体问题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按照课程标准,本课程共安排20 学时的上机实习。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给每位学员统一发放了与主讲教材配套的上机指导书《C程序设计上机实践指导书》,以辅助理论教学,提高学员的程序设计的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如下: 实验1: TURBOC 2.0环境下的基本操作 课时分配:2学时实验目的:
(1)掌握TURBOC 2.0的基本操作;
(2)掌握TURBOC 2.0环境下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程序的基本方法;
(3)初步了解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实验2 :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学会变量的定义和赋值;(2)熟练掌握C语言有关运算符、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熟悉C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的基本步骤。实验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2)熟练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实验4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关系表达式、条件表达式以及逻辑表达式;(2)熟练运用if语句的不同形式编写程序;(3)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方法。实验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while,do„while,for语句的使用;(2)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方法实现的一些常用算法;(3)进一步熟悉调试程序的方法。实验6: 函数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实参和形参在函数间进行“值传递”的对应关系和传递方法;
(2)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3)理解变量的存储类别和作用域。实验7: 数组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数值型数组的初始化和输入、输出的方法;(2)掌握字符数组的初始化和字符串的输入、输出方法;(3)掌握数组下标的表示方法。实验8: 结构体与共用体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结构体类型和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2)学会构造合理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理解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4)掌握简单链表的定义和操作;(5)掌握共用体数据的定义和使用方法;(6)掌握枚举类型数据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实验9: 指针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理解指针和地址的概念;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指针处理数组的方法;(3)掌握字符串指针的使用方法;(4)掌握函数的指针的使用方法;(5)掌握指针数组和指针的指针的使用方法;(6)掌握指针变量的运算。实验10: 文件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方法以及文件的读写方法;(2)了解文件的定位以及出错的检测。
六、教学方法手段
(一)教学方法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案例精讲多练,注重讲解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例题,加强实践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式”、和“研讨式” 等教学方法。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中,借助现有的多媒体设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再现问题情景,增加互动氛围,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作业量每次3-5题,难度应当适中,教员应做到定时批阅,及时讲评。
注重实践环节。实习课(20学时),在教员指导下,单人单机自主进行。实习内容根据程序设计基本技能中的要求合理设计,依次实施。
适当增加一些小型项目或以大作业的形式,使学员进一步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备课与课堂设计 1.备课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在开课前需要深刻理解本课程各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以课程教学组为基本单位组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授课标准、统一课程进度。认真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并对针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进行讨论与试教练讲。
2.课堂设计
将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分解落实到有限的25次课堂面授(50学时)和10次自主上机实习(20机时)之中去。在开课之前适当时候组织学员进行摸底考试,并且在开课后的两周之内及时组织召开教学联系会,全面了解学员对C语言的掌握情况和掌握程序设计方法的情况,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七、教学评价
本门课程采用笔试与上机考试(机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笔试成绩占70%,上机考试成绩占3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苏小红 一 课程内容体系 : 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 C 语言程序设计英文译名 : C PROGRAMMING LANGUAGES 总 学 时: 50 ; 讲课学时: 30 ; 实验学时 : 0 ; 上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系统学习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机械制造、数控、焊接 专业责任教学单位:机电工程系 总学时:36学时 考核形式:闭卷 笔试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选读方式:必修课 教......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中央电大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007年08月29日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起点......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 文/刘在英张丽晓作者简介:刘在英(1977.-),男,山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图像与大数据处理。 张丽晓(1979.-),女,河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据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