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我想(第1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6和7第1课时教学设计”。
《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9个生字,识记8个生字,继续渗透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
1.导入新课可以有多种方式,可先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也可以播放美丽景色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从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引出诗歌。
2.由于本诗充满了大胆,美好的想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生动有趣,令人神往。因此,可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相应的情境:鸟语花香,绿柳成荫,蓝天白云„„也可以提示学生看插图,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自己也展开神奇的想象,大胆追求美好的愿望。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可以先进行说的训练,互相评价启发后,再写下来。
3.课文的第3小节,“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可启发学生想象:望到了什么?也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请学生各抒己见,而不必拘于一格。在学习完这一小节后,教师可让学生仿照此小节再编一段。
4.本诗生动、浅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如朗读,再如画画,或者请学生讲述自己读诗后所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要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理解前4个小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散,教师可进行提示。然后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再讨论“我”要和爸
爸妈妈商量什么。
5.生字的识记仍要按照“字不离词”的原则进行,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部分生字可以和形近字进行比较,如:汲—吸等。同时也要注意不断复习记字的好方法,以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根据诗歌内容制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增长,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谁想说一说自己美好的愿望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愿望可真不少,我们的小朋友冬冬也有自己的愿望,并且希望大家和她一起分享。同学们愿意吗?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首诗读两遍,你愿意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自己利用一切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如:查字典、问别人、查找字条等)
2.自由朗读诗歌,自学不认识的字。(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
3.交流识字方法。
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认识字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生可能:“谷”就是“八”加“人”加“口”。“丫”就是一棵树上两个杈。
“软”由“车”加“欠”组成;“汲”是“吸”去掉“口”加三点水;“堂”是“尚”下面加“土”;铃声一响进课堂。
(师要适时鼓励,表扬孩子的这些创新、发明,总结更好识字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内互读课文,说说冬冬都有哪些愿望?分别是什么? 2.交流诗歌内容,理解冬冬的愿望。
一小节:我想变做美丽的桃花,引来欢唱的布谷鸟。
二小节:我想变做扎根土地的柳树,长成“绿色帐篷”。三小节:我想变做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
并引导学生想象“都望到了什么”?为什么说蓝天上是我的课堂呢? 四小节:我变做小花、小草,变做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发散思维: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五小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飞到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指导朗读诗歌。
尤其是前四小节,每小节的倒数第二行,如“悠哇,悠哇”、“长啊,长啊”、“望啊,望啊”、“飞呀,飞呀”,要读的悠远、遐想。
4.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1)师:冬冬的愿望多么美妙。你能边默读边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吗?
(2)学生活动: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都想到了什么?(如鸟语花香、蓝天白云„„)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课文。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一起感受一下吧。(播放课件:与诗歌内容相应的情景)
5.美读课文、练习背诵
(1)选好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声地、美美地读几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2)指名美读,师生评价。(3)练习背诵。
《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2.经历分一分、说一......
Unit1 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所学词语和句子谈论家族成员。2.能听懂并会用Who is/are…? He is/They are…句型进行问答对话。 3.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中对......
《正态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教学内容: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曲线的特点及简单应用(求概率) 内容解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
七年级下册《西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大崇中心学校向润芳时间:2017年4月6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说出西亚主要的国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