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Atthezoo教学设计文档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听、说、认、读四个形容词:fat thin tall short,借助图片知道fat和thin是反义词,tall和short是反义词。
2、听懂含有这四个形容词的指令,在图片的帮助下,按听到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能恰当地使用所学单词,并充分利用Let’s do 巩固、操练Let’s learn学习的单词,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会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听、说、认、读四个形容词: fat thin tall short ·难点:正确运用句型Look at … It’s…的句型, 灵活应用本课所学的形容词来描述熟悉的动物或人物。
三、教法学法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法、·学法:听录音,观察老师口形,认真模仿、反复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问候
设计思路:上课开始,我主动跟学生打招呼,把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播放Let’s sing歌曲《At the zoo》
设计思路: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英语歌声中逐步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放松,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fat, short, tall,为本节新授内容做好铺垫。
(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1)出示学习目标:
1.会听、说、认读单词tall、short、fat、thin。
2.能根据Look at that..., It's...的句型, 灵活应用本课所学的形容词来描述熟悉的动物或人物。3.能根据Let's do 的指令做出对应的动作。4.树立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2)出示自学指导
(一) 自读P25 Let’s learn,完成 1.曲线划出不会读的旧词,直线划出本课中的新词。 2.结合句子和图片猜测新词词义,并用铅笔写在一旁。
3.小组内寻求帮助,复习巩固旧词,交流新词词义。(时间5分钟)(3)图片呈现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来复习巩固所学的动物单词:giraffe monkey.借助一只很瘦的小猴子图片来学习thin, 继续展示图片:两只猴子,对比他们的胖瘦,引出The mother monkey is fat.来学习fat 设计思路:教师借助图片及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fat 和thin,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出示长颈鹿图片,比较高低,引出单词tall 和short。
T: Look at that mother giraffe.It’s very tall.But the baby giraffe is short.教师强调tall 和short。领读单词。
(5)教师快速展示动物对比图片:mother monkey, baby monkey, mother giraffe, baby giraffe 让学生快速说出所对应的形容词。
设计思路: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单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
(6)单词小结:总结两对反义词: fat thin tall short及句型Look at … It’s…(7)出示自学指导
(二)1.用手指着小声跟读录音,特别注意纠正不会读的和读的不一样的词语; 2.重点关注易错、易忘的词语;
3分钟后老师请读得好的同学来当小老师。
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手指单词跟读。播放2遍。
设计思路:英语教学中,跟读录音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是培养听说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模仿 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8)学生流利朗读Let’s learn,并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Practice(对话练习).让学生借助不同动物的图片练习句型:
A: Look at that pig/giraffe/...B: It’s fat/tall/thin/short.(10)学习Let’s do部分。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Let’s do的句子,结合图片试着猜测每句话的意思,可以组内交流。(时间3分钟),然后老师说指令,学生做动作,速度由慢到快,然后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根据指令做出对应的动作。
设计思路:学生跟做动作,不仅在耳听、口读、脑记、手演的过程中有效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听说表演能力。
(三)、Let’s check(当堂检测)1、Read and choose.(选词填空,每个单词只用一次)short fat thin tall(1)Look at that pig.(幻灯片展示一只大肥猪的图片)It’s.(2)Look at that monkey.(幻灯片展示一只瘦猴的图片)It’s.(3)Look at that baby elephant.(幻灯片展示一头很矮的小象的图片)It’s.(4)Look at that mother giraffe.(幻灯片展示一只大长颈鹿的图片)It’s.2.Which one is right?(根据句子判断哪个图片正确?)(1)He’s short.A.姚明图片 B.潘长江图片(2)It’s so tall.A.长颈鹿图片 B.小鸟图片(3)He's fat.A.胖的人物图片 B.瘦的人物图片 3.Read and circle.(读一读,圈出合适的单词)
1、The mother monkey is(tall short).The baby monkey is(tall short).2、The giraffe is(tall short).3、My mum is fat but(但是)I'm(fat thin).设计思路: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使学生循序渐进,一步步的掌握教学重点,即四个形容词fat thin tall short的应用,通过抢答竞赛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加深了对所学单词的记忆,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Sum up(小结)
T: 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S:…(让学生自己总结,意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梳理)
(五)、情感教育
通过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游客参观动物园时乱扔食品和塑料袋,导致很多动物生病乃至死亡,告诫学生请不要乱给动物喂食,要爱护动物。Don't feed the animals!Love our wild animals!The animals are so lovely.Please love them.设计思路: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Homework)
1.Draw your favorite animal and describe it.(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特征。)2.Read the text three times.(读课文三遍。)
设计思路: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英语的听说认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特此布置了以上作业。
第2篇:《惊弓之鸟》第1课时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练习复述课文。
3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全班交流。
3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因为(),所以()。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所以()。
4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这只大雁就会()。
6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7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
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指名读。
7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自由练说。
2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理解成语的本意。
2揭示其比喻意义。
3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3篇:《三顾茅庐》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贤、辅佐等词的意思。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英雄是谁?
2、揭题。
3、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2、交流反馈: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3、教师小结。
4、教学复姓。
5、介绍古人名号中的字。
三、细读课文,推敲重点
1、学生读课文,圈划出重点词句。
第4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冯保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因
第5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八课 掩耳盗铃(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喻、猜、掩、盗”的读法、写法及用法。认读生字“咣”。
2.掌握重点词语“难免、猜、一举两得、吊”的读法、写法及用法。认读词语“一鸣惊人、一日千里、一心一意、一字之师、三心二意、五光十色”。
3.学习句型。
(1)我们快点儿开始复习吧,要不然时间就来不及了。...
(2)有些成语不知是怎么来的,难免让人不明白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字的写法、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
三、教法与学法
播放录音,查字典,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全班汇报,教师指导讲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滥竽充数”和“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大家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三)检查预习。
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喻、猜、
第6篇:《工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
《工业》教学设计(第1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了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读图了解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归纳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
三、教学策略
从知识本身来看,本节需要识记的不多。本章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交通运输和农业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尤其要突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差异,有利于学生理解工业生产特点及分布特征。
生活中学生接触工业部门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接触到的工业产品很丰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常用的工业产品为例展开教学,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工业部门或进行网上学习。
生活中学生
第7篇:《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事例的作用及强调的重点;会当众演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3.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4.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
5.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
典范
悠扬
倾泻
和谐
协作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检查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