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_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21:30: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设计”。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第7P56— 57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掌握垂直平行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体会“同一平面”“不相交”的概念本质。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白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画图感知

师:直线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两条直线),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如果在这张白纸上画上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形成怎样的位置关系?(看一会儿)想好了,我们把它画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收集5张)

二、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展示作品

师:好,同学们画好了吗?画好了,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的作品。

2、问题引入

师:为了交流方便,我们给他们标上号,在这张白纸上,同学们画出了这样不同的情况,如果现在请你根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把这五种情况分类,你觉得可以怎么分?

3、自主分类

师:想好了吗,想好了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然后在作业本上把它写下来。

师:好,有谁把你的分法告诉大家?

生1:我把1、3、4号分一类,2、5号分一类。生2:我把1、2、3、4号分一类,5号分一类

生3:我把1、2、3号分一类,4号一类,5号分一类。

4、达成共识

师:大家自己都有自己的分法,我们先来看黑板上这两种(用红色粉笔标出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种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种是把2、5号分在一起,第二种把2号和1、3、4号分在一起。

师:是这样分的同学举一下手(指第一种)我来采访一下,你为什么会这样分?

生:因为1、3、4号直线都是交叉的,2、5号没有交叉。

师:哦!你的意思是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成相交和不相交的是吗?(板书:相交

不相交移动纸片)这是这种分法这样的想法。哪些同学是第二种分法?你们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把2、5号分开? 生:因为2号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延长后就相交了,5号不管怎么延长都不可能相交。

师:那你是怎样看出2号直线延长以后会相交在一起的?

生:2号直线一端宽,一端窄,一端窄的一边延长,就好越来越窄,就会相交。

师:是这样吗,那同学们说一说,往哪端延长会相交?(右边)好,我们来试试看!咦,真的相交了,同学们真有想象力,按照相交与不相交,2号应分在(相交的那一类)同学们想象一下,5号延长后会相交吗? 生:不会。

三、自主探究,认识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感知平行,理解平行的定义

师:你是怎么看出5号延长以后不会相交的? 生:因为它们是平行的,不管多长都不会相交。

师:是吗?我们试一试(画)咦,怎么还没有相交?如果继续的话,它们会相交吗? 生:不会。

师:请给5号不相交的这种直线之间的关系起个名字? 生:平行(或平行线)

师:谁能说说平行线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两条直线是平行的,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不管怎么延长他们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师:对了,我们看看,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否一样,(出示课件)这样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做平行线,孩子们看,这两条直线是在一张纸上,也就是在同一个面上。(出示课件)这两条直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吗?他们平行吗?(平行)这两条直线呢?(不平行)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两条直线呢?(不平行)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

师:那谁能给平行线下一个定义? 生: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出示课件)师:这里的互相是什么意思?

生:互相就是相互,相互依赖,你与我平行,我与你平行。师:对了,只有两条直线才能叫互相平行,一条直线我们不能说是平行线。在这个定义中,你们觉得要注意什么?

生: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课件重点强调)师:我们一起把这个定义读一读。(学生读)我们根据这一个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是互相平行吗?

(课件出示图

1、不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图

2、只有一条直线、图

3、是曲线,图4是)2认识平行的符号。

师:同学们好眼力,我这一组平行线取了一个名字直线a和直线b,他们是互相平行的,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他们互相平行,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关系,(课件出示)和老师一起来把这两条平行的符号书写一下,就是两条小斜杠。书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感受垂直,理解垂直的定义

师: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5号属于平行关系,归为一类,1、2、3、4号属于相交关系,那我们在分类的时候,有同学把4号分为一类呢?谁来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4号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的时候形成的角是直角,和2、3、1号不同。

师:是吗?我们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一下,真的是直角,我们可以标上一个直角符号,这个角是直角,这个角也是直角,他们相交产生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直角)我们另外几种情况,他们相交啦,但不是直角,而是

生:锐角、钝角(板书移动分类)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我们可以把相交的关系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交后形成的角是锐角、钝角,另一种是直角,像4号这样的两条直线的关系我们叫做互相垂直,两条直线分别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叫垂足。(课件出示)有谁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互相垂直?

生: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课件出示)

师:在这个定义里,我们要注意哪些重要的词? 生:两条直线,成直角、互相垂直。

师:是否是直角,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三角板的直角来检验。互相垂直,这里的互相和前面互相平行是一样的,我们能不能说一条直线是垂线?(不能)强调的几个重点词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了,我们一起把这个定义来读一读。

师:现在让我们根据定义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

(图

1、不是不形成直角,图

2、不是一条直线图

3、是图4是)师:不错,同学们理解定义的能力非常的强,我们来看看这一组。如果我把这两条直线分别叫做直线a,直线b,他们的垂足用字母o来表示,a与b互相垂直,也可以用符号(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书写这个垂直符号,会写了吗?在这里,我们说,直线a是直线b 的垂线,反过来,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a与b互相垂直,他们的交点叫垂足,用字母o来表示。

5、指导看书。

师:在这里,我们知道了,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两条直线,有可能是相交关系,也有可能是不相交的关系(连线),而且我们还知道了两个新的特殊关系,新的名词,一种是互相平行,一种是互相垂直,(板书课题)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自学一下,重点的地方画上横线。

四、巩固新知,运用拓展。

师:看完书,我想,孩子们对平行与垂直有了更深的认识,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有。

挑战一:给数字找家 挑战二:给小猴帮忙 挑战三:辩一辩

挑战四:找找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五、回顾整理: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鲸园小学 刘美妤一、情境协助,理解“同一平面”1、猜谜:要想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先过一道猜谜关:无始无终(打一数学名词)直线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平行与垂直——刘佳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例1及相关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江婷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

下载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