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5 15:35: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登山》语文教学设计

《登山》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文记叙了十月革命前,列宁与波兰革命者马果茨基一起登山看日出,坚持走靠近深渊的小路锻炼意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列宁自学锻炼意志的品质,联贯系实际与同学交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锻炼意志方面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吗?知道关于他的什么事情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谈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事,也可说我们学过的有关他的什么文章。

(学生自由发言)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又讲述了这位伟人的.什么故事呢?(板书:14课《登山》)

二、自由阅读交流收获

1.自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声读,或默读,或边读边画,或两人一起读,读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学生质疑,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三、研读课文谈谈体会

1.带着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研读。

2.鼓励学生放胆地读和想,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记到课本空白处。

3.同桌和小组交流读书体会。

4.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点拨、辅导。

问:(1)列宁两次是怎样走过那段危险小路的?

a.找出文中写列宁上山、下山的部分读一读。

b.找两名学生演示走小路的情景。(两次走小路,借助想象,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两次走小路的不同心情,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2)山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一种怎样境界?

(生:自然景色优美,衬托出列宁和巴果茨基历险登顶后的喜悦之情。)

师:作者借景抒情,赞美革命者高尚的意志品质,将这段话背下来。

(3)列宁为什么要在走过险路后才肯解释重走那条路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师:列宁是个重实践的人,说了才做,不如做了再说。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一种品质。)

(4)列宁最后所说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因为我害怕它”,表明列宁毫不掩饰自己的弱点;

“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表明了一个革命者应该具有的敢于和胆怯做斗争的正确态度;

“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表明革命者不能放弃任何一次锻炼意志的机会。

(结合课文插图,朗读这段话)

四、讨论、小结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既锻炼意志,又注意安全?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收集的有关锻炼意志方面的名言警句。

六、板书设计

登山(看日出)

去 走了险路

列宁 锻炼意志

回 还走险路

《登山》语文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登山》语文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山》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登山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登山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山》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记述列宁隐居在普罗宁,有一天,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下山时,为......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精选19篇)由网友“敏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登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1:《登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

下载《登山》语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登山》语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