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9 08:35: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出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与它的长、宽、高等有关,长方体的体积。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及课件的动态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体积公式的运用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比较大小,复习引入

1、比一比。出示书包、文具盒。问:谁大?谁小?

其实刚才我们在比他们的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

2、说出下列图形的体积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有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的)

小结: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3、出示橡皮。问:什么形状?它有体积吗?体积多大?请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

4、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认识

1、拿出12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小组合作摆一个长方体,并说说它的长、宽、高是多少?体积是多大?

2、汇报交流。问: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你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摆的吗?体积是多少?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四种不同的摆法)

3、观察发现:通过刚才的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再一次合作摆,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体积》。边摆边说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又是怎么摆的?

三、启发探究,自主建构

1、出示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

问:要摆成这样的长方体需要多少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开始活动,发现不够摆)

问:不够,怎么办?你能在头脑中想象,把它补充完整吗?(又开始活动)

2、汇报交流。并演示摆的过程。

3、出示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你能摆这个吗?

4、听要求摆。

(1)自己摆一个长6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2)想象一个9米、宽7米、高4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5、思考总结。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呢?并快速验证黑板上的数据。

四、解决疑难,运用拓展

1、解决橡皮的体积。要求它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师提供测量数据,让学生求体积。

2、自己求数学书的体积。

3、出示:亚光纸箱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8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小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五、全课总结

长方体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长方体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概括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3、价值目标: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善于挖掘数学中的生活原型,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事例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研究实践的“源”,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

【课前准备】

每组准备一个盒装牛奶的箱子,一盒牛奶,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张学习记录卡。

【教学流程】

一、挖掘生活原型,创设问题情境。

1.先让学生猜一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多少盒牛奶?

2.通过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

3.撕开被教师事先封住的标签,再次验证猜与摆的结果。

4.还有其它方法能算出一个箱子最多能装多少盒牛奶吗?如果要算出一车能装多少箱牛奶,也这样把整箱的牛奶搬到车上摆一摆吗?

[策略建议: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易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必需性与迫切性,也更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摆放牛奶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结果可能也不相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这一环节的设计除了创设探究新知的问题情境,并为后面推导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作了铺垫。]

二、引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新知。

(1).步步设疑,层层推进。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可求出一箱能装多少盒牛奶,学生如果说出可用体积计算这种方法,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后,继续追问“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呢?”

[策略建议:在让学生用其它方法求出一箱能装多少盒牛奶时,学生可能还不同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可让学生反思其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如果学生都不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

(2).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1.介绍学具,并提出操作要求。

这些是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2个呢?

⑤能用这些小正方体能摆成一个长方体吗?动手摆一摆,并把所得的数据填在学习卡中。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一共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摆成的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是怎么摆的?

摆成的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从摆的过程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概括,推导公式。

用12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这些长方体的形状不一样,可它们的体积怎样?为什么?

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什么?(所含的体积单位的数量)

④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的数量怎么计算?(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

⑤每排的个数就是长方体的(长),每层的排数就是长方体的(宽),一共摆几层就是长方体的(高)。

⑥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的数量等于(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长×宽×高)。

⑦如果用V表示体积,用a表示长,用b表示宽,用h表示高,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写成(V=abh)。

[策略建议:在让学生交流汇报各组操作的结果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展现自我,把各种不同的摆法呈现出来,再从中发现规律,归纳概括。在引导学生推导公式时,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推导,教师只是引导,点拨,不能一手包办。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比较抽象,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长、宽、高的数据,运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一盒牛奶的体积。

2.用体积计算的方法求出一箱能装多少瓶牛奶。(测量结果取整厘米数)

3.据调查显示,泉州地区每天大约要消费3万盒伊利牛奶,一辆长2.5米,宽1.6米,高1.8米的卡车一次能运完吗?

[策略建议:在第2个练习中,学生的计算结果会出现误差,可让学生质疑,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引出容积与体积的差别,但不出现容积这一概念,为后面容积的教学设下伏笔。在第3个练习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_》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南赵庄小学许福荣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