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例3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例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P6—7例3。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
学生经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再进一步来探究相关内容。
1、出示以下算式,指名说出得数。
4+2-5= 12-2+3= 2×9÷3= 20÷5×2=
2、师:看一下,这些算式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指名说)
二、创设情境,进入新内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次来到“冰天雪地”,看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点击课件,屏幕出现“冰天雪地游乐场”的情境)。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观察课件,了解到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这些信息后,再以课件出示问题:3位叔叔去冰天雪地游乐场玩,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1、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读题?
2、指名读题。
3、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4、老师巡视后,问: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做法?
5、让学生在实物投影机下展示自己的算式。
6、师:解题时你是怎样想的,能跟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7、师:你们也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位学生谈)?
8、师:听了大家的话后,我明白了。大家之所以先求出3位叔叔花多少钱是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先求出3位叔叔花多少钱,也就是说先算出3个24是多少,再把100元钱减去3位叔叔买门票花的钱,才是应找回的钱。
9、再次出示“100-24×3”这个算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运算顺序,突出在这个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二)课件出示问题2:买一张成人票,一张儿童票,一共花多少钱?
1、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自己做一做。
2、老师在巡视中,特意挑选出两位同学的分别展示,并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计算时都是先算什么?师:从这些题中,我们看出不管是除在前面,还是在后面,咱们都要先算除法。
(三)比较、强化认识。
1、出示以下算式:
4+2×2= 7×3-6= 8-4÷2= 12÷4+3=
2、师:这几道题与我们以前做的有什么不一样?运算它们时要先计算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用红色笔标出先算的部分。
4、师:为什么这几道题也要先算乘除法呢?
5、师: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有+、-、×、÷混合运算的,我们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先算×、÷后算+、-。
7、师:谁能很快准确地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
(四)课件出示问题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指名读例3。
2、师: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3、学生完成后,分别展示几位学生的做法,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解题的想法。
4、展示第5种算法时向学生提出这种算法可以吗?
5、指导学生针对第5种运算方法展开讨论、感悟。(可以,两边同时计算完成符合运算规则,又不影响计算结果,而且又简便。)
(五)胜利闯关。
1、课件出示口算题,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得数。同时在口算第3个式子时,让学生发现问题。
50÷5-16÷4= 6×4-18÷9= 3×2÷2×3=
2、想一想,怎样的算式可以用两头同时计算?(两头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所以今后大家做混合运算时,要注意看清楚是什么符号,才能清楚运算顺序。
三、感悟总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能来说说?
四、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一:第5、6题。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材P68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养成及时检验的学......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68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2、7题。教材分析: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形如......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材P68例2、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重点学会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材P68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养成及时检验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