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四解决问题)
课题 混合运算(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四“解决问题”)
课时 第五单元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时间 2016.4.20
主备人 胡必荣 审核人 于芳 执教人 胡必荣
学习目标
1、我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列出分步算式解决问题。
2、我会找出隐藏的条件,列出综合算式。
3、我会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绿色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 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隐含的中间问题;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
师导案 生学案
自主学习约7分钟
1、复习引入新课
2、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一、我会做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00-87+327÷3×645-5×763÷9+12
2、脱式计算
35÷(14÷2)(28+35)÷972÷(2×4)
3、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81-9综合算式:35-28综合算式:
↘↙↘↙
()÷8()×4
↘↙↘↙
()()
合作探究约10分钟
1、学生提出质疑,尝试解答。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3、引导学生借助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必须先要解决的隐含问题(中间问题)--剩下多少个面包要烤,即没有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4、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我会学
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一共90个面包
已烤36个剩下的有()个,每次烤9个,烤几次?
分步算:1、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列式计算:()
2、没烤的面包,每次烤9个,还要烤几次?就是求()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
综合算式:()
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我会读: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也可以通过画图帮助分析。我们还可以利用我们求出来的数检验我们的做法是否正确。
达标检测约7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四、试一试
1、要挖总长80米的水沟,已经挖好了45米,剩下的要用7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2、我们家原来有17只小猪,又买来了23只小猪,一共有5个猪圈。平均每个猪圈放几只小猪?
3、乐乐看一本64页的故事书,看了9天,每天看5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一只玩具小熊比一只玩具青蛙贵多少元?
54元36元
拓展延伸约6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40位小朋友去划船,租8条小船和1条大船,够吗?
2、二(2)班比二(1)班多用几顶帐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分步列式: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第2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运用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53·54的内容。今天我将从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同时感谢大家前来听课,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拓展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使混合运算计算更准确。例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推理能力,且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总结出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的话,那就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也喜欢探索发现新知识。所以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表扬和鼓励,并且表扬的内容要具体,如:你的声音真洪亮等。学生积极活跃是好事,但也容易因此出现混乱的局面,对此,也要注意有效调控,力争做到“活泼、紧张、严肃、认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运用迁移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2.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
五、说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本课学法定为:讨论学习法、解疑学习法。学生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应用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教学中要创设思维环境,明白每步求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探索学习,寻找题目中隐藏的中间问题来解决问题,获得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
会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写出综合算式。
5、教学难点:
能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面包。
七、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72÷(18-9)= 65-8×5 = 20+7×5 = 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54÷9=6(次)
(90-36)÷9 = 54÷9 = 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问题:
1.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2.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3.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4.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5.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三、巩固练习1.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25+15)÷8 =40÷8 =5(只)
3.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4.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一号信箱:
二号信箱:
三号信箱:
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运用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先求出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90-36=54(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54÷9=6(次)
二年级一班 丛广义 2016年4月19日星期二
(90-36)÷9
= 54÷9 = 6(次)
第3篇: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设计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4篇: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特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两步应用题的能力。3.重点:学会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2
65-8×5 = 25 72÷(18-9)= 8
20+7×5 = 55 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仔细观察,你知
第5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布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先复习旧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了面包师傅烤面包的情景提出问题,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知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从中自然的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主动地接受新知。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从过画彩条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
第6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经历观察、交流、思考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括号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会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写出综合算式。教学难点:
能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将有我为大家上这节课,希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圆满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好,那我们就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出示课件,板书课题: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按自学指导要求自学,时间大约3分钟)
三、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