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授课教案(110学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理论教学授课教案”。
《电路理论》授课教案(110学时)
绪
论
在绪论中,向学生介绍应用电能的优点,电气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电工技术和我国电气事业的发展概况。此外还要说明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基本内容与本专业的关系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要求。
强调实验环节的重要性,说明预习报告的写法,并提出对实验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环节。
推荐几种学习参考书。
约二十分钟时间。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内容:
1、电路模型及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R,L,C三种元件及各自的伏安关系;
3、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
4、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5、功率的概念及计算。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及定义,强调对KCL,KVL的理解和应用,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应扎实的掌握。
重点:参考方向,KCL,KVL。难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特点。
在讲授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要讲清楚,讲明白,对难点内容要多举例。计划:6学时。
主要作业:1---2,1---4,1---8,1---9,1---11,1---12。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内容:
1、电阻的串、并、混联及等效电阻,输入电阻的概念;
2、电阻的星接与三角接的等效变换;
3、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及等效变换。
要求:掌握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及电阻的串、并联,分析、简化电路,掌握初步的电路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电源的串、并联及等效变换。讲授时,要讲清楚概念,多举例题,多做练习。计划:4学时。
作业:2---2,2---4,2---6,2---8,2---10。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内容:
1、电路的图及KCL、KVL的独立数;
2、支路分析法;
3、网孔分析法与回路分析法;
4、结点分析法。
要求:能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法,求解不同类型的电路。本章是分析电路的重点章节,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各种方法的基础上,能合理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求解电路。
重点:结点法和回路法
难点: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独立回路的选择;受控源的处理;特殊情况的处理。在讲授时,将各种分析方法清楚地介绍给学生,多举例,最好选一个例题用各种方法求解,使学生对各种方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讲好例题后,做几个练习,加深,加固。
计划:6学时。
作业:3---2,3---4,3---5,3---7,3---10,3---14。
第四章 电路定理
内容:
1、叠加定理;
2、替代定理;
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特勒根定理
5、互易定理;
6、对偶原理。
要求:掌握几个定理的内容及应用范围,能应用定理求解电路问题。熟练掌握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及叠加定理。对特勒根定理与互易定理应掌握其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利用定理求解电路。替代定理与对偶原理可作为了解内容。
重点: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及叠加定理。难点:对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讲授时应注意:
1、对每个定理首先要说明,说清定理的内容,应用范围;
2、举例说明每个定理的解题思路、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计划:6学时 作业:4---1,4---3,4---5,4---8,4---11,4---13,4---14。
第五章 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
内容: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运算放大器的比例电路分析;
3、具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要求:掌握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思路、方法,能运用两条基本规则分析、求解含理想运放的电路。
重点: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难点:对“虚短”、“虚断”的理解,结点法分析电路。
讲授时要详细说明“虚短”、“虚断”的意义,强调“运放”在电路中可看作多端元件,“虚短”、“虚断”是其外部特征。
计划:4学时
作业:5---1,5---3,5---5。
第六章 一阶电路
内容:
1、动态电路;
2、初始值及稳态植;
3、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4、阶跃响应、冲激响应。要求:
能熟练运用一阶电路的基本方法———三要素法分析、求解电路。掌握与过渡过程有关的重要概念。能求解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重点:三要素法。
难点:初始值的确定;冲激响应的求解。
讲授时,先举例说明过渡过程的产生原因,引出换路定则。详细讲述三要素法及其应用,对直流激励及正弦激励均应举例说明。阶跃响应及冲激响应主要应把概念说清。
计划:10学时
作业:6---1(a)(b),6---2,6---4,6---11,6---13,6---17,6---23,6---24,6---25。
第七章 二阶电路
内容:
1、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2、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3、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要求:掌握经典法分析二阶电路的基本思路,方法。掌握零输入响应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三种类型,了解二阶电路阶跃与冲激响应的分析法。
重点:零输入响应 难点:全响应的求解
讲授时,应重点介绍零输入响应的分析过程,强调零输入响应与特征根相对应的三种形式,可作为一般方式来用。举例说明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分析方法。
计划:4学时
作业:7---1,7---4,7---6,7---7。
第八章 相量法
内容:
1、相量法的基本概念及适用条件;
2、相量法的运用及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
要求:能熟练运用相量法进行运算,正确理解瞬间表达式与相量式的关系。牢记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能熟练建立线性电路的相量模型。
重点: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电路的相量模型。
难点:相量图。
讲授时,从计算两个正弦电流的和,引出正弦量的相量表示这个问题。详细讲解,多举例题,说明相量法的优点。
计划:4学时
作业:8---1,8---3,8---4,8---6,8---7。
第九章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内容:
1、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相量分析法;
2、功率、复功率;
3、串、并联谐振;
4、最大功率传输。
要求:能运用相量法这一工具分析、求解各种正弦稳态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掌握谐振概念。
重点:相量分析法;相量图分析法。
难点:相量图法;复杂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讲授时,首先要说明交流与直流的区别,避免学生照搬直流方法来解决正弦稳态电路问题。在分析时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大小关系(有效值、幅值关系);(2)相位关系(相量图)使学生尽快建立交流概念。对解题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多举例;(2)多练习。
计划:12学时。
作业:9---1,9---4,9---6,9---8,9---10,9---11,9---14,9---17,9---20,9---21,9---27,9---30,9---33。
第十章 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内容:
1、互感的概念及其电路的计算;
2、空心变压器;
3、理想变压器及其三种变换作用。
要求:掌握含有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了解空心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能求解电路。掌握理想变压器的三种变换作用及电路分析。
重点:理想元件的VCR,互感电路的去耦等效,理想变压器的三种变换 难点:互感电压的计算;空心变压器折算等效电路及意义。
讲授时,以两个线圈耦合为例引出电感线圈间的磁场耦合问题。说明耦合情况时要画图,同名端很重要要详细说明,讲清楚引入同名端的意义,一定要把耦合电感元件的VCR讲清楚。讲清楚耦合电感电路的特点、分析计算方法。
计划:4学时
作业:10---1,10---3,10---4,10---6,10---8,10---12。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内容:
1、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及计算;
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及计算;
3、三相功率及其测量。
要求: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能计算并会测量三相功率。
重点:三相对称电路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三相对称电路的计算方法——归为一相计算方法。
难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功率表读数的计算。
讲授时,应重点讲清楚三相对称电路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从三相电路的结构出发,启发学生应考虑采用三种分析方法中的结点电压法,对三相电路进行计算。再结合三相对称电路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引出归为一相计算方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也应围绕结点法展开。通过介绍中点位移,说明中线的作用。
作业:11---1,11---2,11---5,11---8,11---10。
第十二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内容:
1、非正弦周期电流的概念及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
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概念及计算——相量法加叠加原理。
要求:了解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的数学方法。会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重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难点:对平均功率的理解、计算
讲授时,要讲清楚解题思路,先分解,然后对直流分量用直流方法求解,对各次谐波分量用相量法对每一频率分量求解,并转换为瞬时值形式,最后把瞬时值叠加。强调对每一频率分量,其相应的感抗、容抗是不同的。
计划:4学时
作业:12---4,12---6,12---7,12---9。
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
内容:
1、拉氏变换的定义及其性质;
2、拉氏反换;
3、运算电路,KCL、KVL的运算形式;
4、运算法。
要求:熟练掌握用运算法分析计算线性电路,尤其是高阶电路的分析。重点:电路元件的运算模型的建立,运算法。难点:运算电路模型的建立。
讲授时,在讲清楚拉氏变换后,要说明它是求解线性电路的一个数学工具,重点讲解运算电路模型的建立及电路定律的运算形式。在本章的结束语中将运算法与相量法作一全面的比较,使学生对拉普拉斯变换法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计划:6学时
作业:13---1(1)(4)(6)(7),13---2(1)(4),13---3(3)(4),13---4(a)(b),13---6,13---9,13---16,13---20。
第十四章
网络函数
内容:
1、网络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3、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
4、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与频率响应。
要求:能求解网络函数,了解网络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冲激响应、频率响应的影响。能画出频率响应曲线。
重点:网络函数对频率响应的影响。难点:频率响应曲线。
讲授时,要讲清楚概念,对幅频响应曲线及相频响应曲线要举例详细说明,结合时域分析验证预测结果,使其具体化,这样可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
计划:4学时。
作业:14---2,14--3,14---5,16---10(e)、(h)。
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内容:
1、割集及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
2、复合支路的定义及其方程的矩阵形式;
3、回路方程,结点方程,割集方程的矩阵形式;
4、状态方程。
要求:掌握树、割集、A、B、Q等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能熟练列出三种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能列写一般网络的状态方程。
重点:方程矩阵形式的建立。
难点:支路导纳阵及支路阻抗阵中受控源、耦合电感的处理。
讲课时,要先复习图论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引出割集概念。对复合支路及其支路方程的建立过程要详细讲述,其中重点是支路阻抗阵和支路导纳阵的建立,要讲清楚受控源、耦合电感在两阵中的位置、大小、正负。说明回路阻抗阵和结点导纳阵与代数方程中相应系数阵的关系,并多举例多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内容的消化、理解。
计划:10学时。
作业:15---1,15---5,15---7,15---8,15---9,15---10,15---18。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内容:
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方程与参数;
2、转移函数、特性阻抗、等效电路;
3、二端口的连接;
4、回路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要求:能写出二端口网络的方程,能求解二端口网络的四种参数(Y,Z,T,H)。了解转移函数的概念及特性阻抗的概念。能求出等效电路,掌握二端口的连接方式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有一般性了解。
重点:Y,Z,T,H参数及其方程要牢记。
难点:含源等效电路的建立,含二端口网络电路分析与计算。
讲授时,以方程为主线引出参数的三种求解方法(1)实测法;(2)短路、开路法;(3)建立方程法。
计划:8学时
作业:16---1,16---3,16---4(a),16---6,16---8,16---9,16---12,16---14,16---15。
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
内容:
1、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2、非线性电感和非线性电容;
3、非线性电路方程的建立;
4、小信号分析法及分段线性化方法。
要求: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概念及伏安特性,掌握小信号分析法。能建立方程。重点:小信号分析法。
难点:串、并联伏安特性的叠加。
讲授时,在介绍非线性电路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将非线性电路线性化的方法,使学生清楚非线性电路的求解思路。结合自学进行学习。
计划:2学时
作业:17---5,17---10。
CH14 网络函数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函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网络函数极点和零点的概念,另外介绍跃变的概念,卷积的应用。§14-1网络函数的定义、极点和零点教学目的:网络函数的定义......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路概念、电路模型、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含义。3.掌握应用电路定律和元件伏安特性分析简单的稳态......
浅谈我眼中的基电课5100309423 李亦言开学之前,看着那厚厚的一本基电书,我真怀疑一个学期是不是能够学完,现在这个疑惑已经有了答案。翻翻前面学过的厚厚的多半本内容,有一点成......
电路理论教学总结(精选13篇)由网友“江湖骗子叫山洋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电路理论教学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1:《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总结 《国际贸易......
《新媒体理论与应用》授课教案课程特色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正在日益改变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课程从理论阐述和实务讲解两方面对新媒体进行了系统分析,涉及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