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_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6 23:29: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将进酒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案设计

文学院08汉语言文学(1)班 李晨 陈惠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鉴赏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 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理清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文本,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体会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国文人身上横亘万古的愁绪。

【教学重点】

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教学难点】

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对其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和粉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中国的文人好酒是一大传统,可以这么说,酒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甚至可以说是精神恋人了。而诗人中,与酒结缘最深的就是李白了。据统计,李白的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到酒的有一百多首,例如(《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浅斟慢酌。(《同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是快意痛饮。余光中先生在《忆李白》中写到“ „„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李白写酒的名篇《将进酒》,共同解读李白的诗酒人生。

二、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背景简介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结合课下注解疏理文意。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2、学生思考: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明确:“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五、诗意解析

1、李白这种喝法与常人是很不同的,真是狂喝痛饮呀,作者如此喝法,体现出诗人怎么的情感?通过关键词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悲——欢——愤——狂

2、具体是哪几句写悲伤?

首二句。

3、作者悲伤的是什么?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4、诗人在这两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

比兴。

5、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

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6、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比兴和夸张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体现。

7、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 ①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②悲又何益?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诗人呼告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而且长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诗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句劝酒词。

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

10、“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真地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

11、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诗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

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深味——探究文本。引导讨论

1、引入:话剧《李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江边,一个小孩在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开玩笑地说:“你还呼儿?!”小孩说,太白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何为“万古愁”啊?小孩问完,周围一片寂然。李白没有回答,只是泪流满面。

虽是无知的童言,却值得我们深思,李白的这种种矛盾纠结,只能说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为什么说是“万古愁”呢?到底什么是“万古愁”呢?也许我们不能穷尽这个答案,但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二呢?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结,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理想的、对现实不麻木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愁。这愁包含了对人生短暂、功名不立、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慨叹。是横亘万古的愁绪,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后的人有,甚至我们身上都有这种愁绪。

能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吗?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们:青春的逝去,容颜的衰老,理想的难以实现

七、课堂总结

李白就是为诗而生,为酒而生。酒,关照了李白;李白,赋予了酒丰富而美好的内涵。唯李白,方显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万丈,在李白的杯中,酒发挥得淋漓尽致,飘香流芳。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诵全诗,穿越时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扬的文字中流淌的万丈豪情,与李白同销万古愁!

八、课后作业

每组从《将进酒》一诗中找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这个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1、寂寞的圣贤

2、文人中的饮者

3、中国的酒文化

【板书设计】

将 进 酒 李白

悲——欢——愤——狂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将进酒李白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2)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一、新课导入中国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诗人与酒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古来文人骚客,凭酒赋诗,留下......

《将进酒》教案

编号15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劳燕翔 审核人李碧玲 包科领导 郑文斌 日期 2009-5-21《将进酒》教案【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了解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摘要】本文对《将进酒》进行了教案分析,旨在把握诗人情感发展变化进而认知李白的浪漫情怀,培养同学们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关键词】《将进酒》;教案 【中图......

《将进酒》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将进酒》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将进酒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进酒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