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再见了亲人的教案”。
《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它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突破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读中自悟,联系上下文体会,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探究交流。
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突破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及文中所述具体事例,在朗读和品析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4、再见了,亲人(学生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文章出处。
2、要求学生一起板书:“亲人”。结合课题,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为什么?你爱你的亲人吗?亲人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为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心,我们和亲人之间的爱是无私的。讲到亲人,想到哪些词语。(结合学生所说的词语,教师要求学生板书)
3、师过渡:(结合学生在板书中的词语)无私的爱、真挚的爱为不具备血缘关系的人中间会不会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五十多年前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感人镜头。
〈英雄儿女〉电影片断歌曲
师: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列举说: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
师:同学们,14万的英骨永远留在了朝鲜这块土地上。他们在那里帮助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浴血奋战,共同战斗了八年,你们和同学老师共同生活学习五年?老师常常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你说和朝鲜人民共同在枪林弹雨中生活八年,他们的感情怎么样?
引导学生:深情厚谊(板书)
二、初读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1-3自然段。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喜欢的自然段。要求:把最能打动你们的句子画出来,并写出感受。
2、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师:所以,战争最后终于胜利,正义和良知赢得了胜利。在1958年12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了。他们就站在站台上握着手说……(生:再见了,亲人)手拉着手说……(生:再见了,亲人)登上了火车,他们说……(生:再见了,亲人)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他们说……(生:再见了,亲人)火车已经开走了,他们仍然呼喊着说……(众生:再见了,亲人)他们也把自己称为亲人。是呀,没有血缘关系的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
3、汇报小组交流成果。
师:在讲的时候把你们的理解变成你们的感悟。用心来讲。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创设学习空间,采用小组交流合作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品读赏析,汇报交流成果
各组展示 引导学生先讲第二自然段。引导他们体会小金花的话,有感情读。
师:小金花爱自己的妈妈,也爱志愿军战士。讲小金花的时候有一个细节:眼神、动作、表情、声音。这个小金花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说小金花的妈妈就是我们的(生:亲人)。
引导把第三自然段的反问句变成了陈述句。比较哪一个好,好在哪里?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情深似海。
师: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战士挖野菜,失去了双腿,所以我们说,大嫂就是我们的(亲人)。
【设计意图】在对比析读之中,感受作者的写法,体验真实的情感。
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唯一”。师:(采访)是否是奶奶唯一的孙子?
引导理解大娘就一个孙子,可是为了照顾伤员,却永远的失去了孙子,体会中朝的友谊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板书)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设计意图】结合中心句,练习说感受,将内心的情感得以外化与表达,深化了人物的精神品格,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调。
师引导理解“雪中送炭”。
重点指导生读反问句,再读。体会,大娘就是我们的(亲人)。
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实际上他们就是亲人,好,通过同学们刚才讲,我能感受到,他们为了志愿军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志愿军也可以为了亲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就像同学们刚才讲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他们就是亲人,难怪分手时,他们依依惜别的说--(再见了,亲人),难舍难分的说--(再见了,亲人),上了火车,还大声的说--(再见了,亲人)。
师:其实,要讲啊是讲不完的,我很佩服你们,抓住了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来理解分析。还要考考你们,刚才是具体地讲,现在请你们概括地讲。
屏显:为了志愿军,大娘(小金花、大嫂)---。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引出事件的结果,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丰厚情感积淀。
师:谁还想再讲,难道仅仅就是这三位?提高要求。
屏显: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师:通过你们刚才具体的讲,概括的讲,我们心中已深深地感受到,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实际上他们就是亲人,所以,分手的时候,他们就大声地说(教师补充课题,生读)。【设计意图】从反复习题入手,归纳学习内容基础上组织导读,加强对“亲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回顾课题 回应感情
师:刚才你们讲的只是他们8年相处的一些动人故事。这样的故事,就是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呐。这一别,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相见。列车就要开动了,千言万语只好化作送别的深情,你怎么理解送别时的感情?一会老师要让你们亲自去送别他们。
(生各抒己见)
1、指导学生和小金花送别。(个人读,女生读)
2、指导学生和大嫂送别。谁是吃过大嫂挖的野菜的战士?你们来送送她。(个人读,男生读)
3、重点指导学生和大娘送别。(播放课件:大娘的照片,配文字)师:谁想和大娘送别?
生有感情读文。师:可是年迈的大娘怎么忍心就此和亲人志愿军分手呢?我们只好请求她停步。谁来请求大娘?
生调整感情再读。
师:就是这样请求,75岁的大娘也没有停下送别的脚步,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
生“恳求”大娘,尤其是“大娘”一词由慢到快的语气处理。
师:可是,情更深,我们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由恳求转到哀求她——
生“哀求”大娘。
师:不断地哀求大娘、大娘,可我们的大娘还是不回去。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谁来命令大娘——
生“命令”大娘,读“大娘”时语气很坚定。
师:这命令中也有不忍,命令中也含着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啊。谁再来试试?
学生有感情读。
师:你们就是那批挨饿在前线战斗了三天三夜的战士,是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为你们送来了打糕,现在你们想怎样对大娘送别,就怎样对大娘送别,开始!(全体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送别)师:我们由衷地感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谁说他们不是亲人?他们不但是亲人,而且胜过亲人!所以,分别的时候,他们才这样难舍难分地倾诉(教师用眼神提示画面中的“再见了,亲人”)。
师:登上了火车,他们仍然恋恋不舍地送别——
师:火车远去了,那声音仍在天空回荡——
引导学生感情深厚读出,声音由近及远)再——见——了,亲——人——
师:(出示课件“车站离别”,配音)“战士们深深地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赶紧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在窗外,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教师结合图有感情引读,语气很慢,很动情,完全进入情境)。
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师: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分别,列车就要离开了,志愿军们只好发出了最后的呼喊—-(要求学生带着对亲人的不舍朗读)。师:此时此情,想象朝鲜人民会怎么说?(引导学生根据屏幕显示段落转换部分词语)
将学生分两大组,分别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各边一句分读后三自然段和转化后的段落。体会两国人民的依依惜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咂语言的意味,借助激情导读,促进学生有感情朗读能力的提高,再次感受中朝深厚友谊。
五、课堂小结
1、屏显:火车呼啸图
师:随着车轮远去,只能听到,(教师引导 再见了 再见了 声音越来越小)
师:长鸣的汽笛催促我们就要与这片热土分别了,但是我们都永远会记住这个声音(再见了,亲人)最后会化作这样一个声音(亲人)。
师引导多名学生结合学习体会,有感情读“亲人”。师:从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表情中,老师体会到了亲人的(结合学生板书的词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亲人分别的不舍:再见了 亲人(生读)。
(结合板书)教师总结:友谊没有国界之分,让我们永远记住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那些画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
2、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掌握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无私的爱(学生板书)再见了 亲 深情厚谊 人
真挚的爱书)
(学生板
《再见了,亲人》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课前......
《再见了,亲人》教案《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3.学......
《再见了,亲人》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8页71执教教师:杨全琴学校:巴楚二小一、教材分析1.课文简说。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
《再见了,亲人》一课描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