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再见了亲人课文”。
一、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能了解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友谊比山高比海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再现志愿军离朝回国情景,展示抗美援朝时期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
2.齐读课题
1)再见了亲人
2)加标点,再读。再见了,亲人
3)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
3.1)亲人一般指什么人?
2)“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点课件)
3)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呢?看来同学们预习的不错。
4)他们是亲人么?不是。
4.让我们的思绪回到六十多年前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
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当志愿军打败了侵略者,当志愿军完成了历史使命,他们分批撤出朝鲜回国……
(二)创设情境,感受真情13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大娘和志愿军告别的情景。)
2,讨论交流
1)回忆了大娘为志愿军做的那几件事?
洗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2)找出最能表达大娘和志愿军之间情谊的话是哪句?
a.送打糕这件事中令你感动的地方是哪?为什么?
(出示)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指什么?课文中的“雪中”指什么?“送炭”呢?大娘给志愿军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 小结: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来了食物,送来了关爱,同时送来了志愿军打胜这次阻击战的信心。志愿军战士有的感动得落泪了,此时此刻志愿军战士的心中充满了对大娘的什么感情?(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b.为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这件事情中令你感动的地方是哪儿?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指名回答)
(出示)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唯一”指什么?从这件事情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带着这种崇敬之情来读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
(4)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仅仅是这两件事情吗?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说)
(出示)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当我们生病得时候,是您为我们。
当我们的衣服破了的时候,是您。
当我们,是您。
请结合当时的情景来说一说。
(5)大娘为我们付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她就像慈母一般给了志愿军比亲人还要多的关爱。所以,在这一段的结尾,志愿军战士们深情地说:(齐读)
(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用陈述句说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志愿军和大娘告别的情景写具体的?
(叙事夹抒情。)
4.谁把这部分读一读,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名朗读)
(三)总结学法,自主学习 15分钟
1.课文二、三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相似,都是开头请求,中间回忆,结尾用反问的句子抒情。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二、三自然段,思考:小金花、大嫂分别为志愿军做了什么事?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标记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汇报交流。
(1)回忆了小金花为志愿军做的那件事?令你感动的地方是哪儿?你从中体会出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a.(出示)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出了什么?从哪体会出来的?读出你的感受来。
b.多么刚强的孩子呀,可是在今天,在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她为什么落泪了呢?
(2)正在小金花满含着热泪和志愿军叔叔告别的时候,一位拄着双拐,背着孩子的大嫂挤过人群走了过来。看着这位拄着双拐走了几十里山路前来送行的大嫂,志愿军战士不由回忆起了大嫂为他们做的哪件事情?(指名回答)
a.令你感动的地方是哪儿?
(出示)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边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前沿阵地”指哪儿?去那里挖野菜会怎样?大嫂知不知道危险?但是她为什么还要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里的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
b.大嫂为志愿军能够吃上野菜失去了自己的双腿,这样的代价大不大?所以这个自然段的结尾志愿军战士们说:“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齐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8分钟
1.为志愿军付出的仅仅只是“大娘、小金花和大嫂”这三个朝鲜人吗?(不是)她们只是朝鲜人民的代表。仅仅是朝鲜人民在为志愿军战士付出吗?(不是的)
(出示)抗美援朝时期的资料(师讲解):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我中华民族36万优秀儿女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所以说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将牢不可破。
2.(师)导读:汽笛长鸣。声声撕裂心肺,就要告别这相处了八年的亲人了,即将离开这块熟悉的土地了,志愿军战士有多少话要说呀,望着前来送别的朝鲜亲人,他们深情地说:(出示)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齐读)
(师)导语:列车徐徐启动,缓缓开出了车站,朝鲜的亲人们举着鲜花,追着列车奔跑,志愿军战士们把头探出窗外,拼命地挥着手,他们再一次深情地说:(出示)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齐读)
(师)导语:列车越走越远了,再也看不见朝鲜亲人的身影了,但是志愿军战士们仍旧把头探出窗外,挥着手大声地深情地说:(出示)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教师导读,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读的同时升华了情感。]
3.(师)总结:志愿军战士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来到朝鲜这异国的土地上,和朝鲜人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朝鲜人民关心支持志愿军,军民一心、同甘共苦,都是为了什么?这是为了消灭我们共同的敌人,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这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七、推荐影片,课外拓展延伸 2分钟
观看抗美援朝时期的影片如《上甘岭》、《英雄儿女》,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
大娘叙事夹抒情
小金花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志愿军
大嫂胜似亲人鲜血凝成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描述抗美援朝时期,我国最后一批志愿军官兵离开朝鲜在车站和朝鲜亲人告别的情景。课文采取了叙事中夹杂抒情的方法,并且运用多种形式的语句来表达了人物间的情感。由于课文所描述的事例远离孩子们的生活,理解和体会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为使孩子们走进文本和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组织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句式比较,体会人物情感
文章中每个自然段都是祈使句开头以反问句结尾,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亲人真挚的感情。为使学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发自内心的情感,学习中我运用课件出示文中原句和改后的陈述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较,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了祈使句、反问句在抒发情感方面的作用,真实地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亲人的崇敬、感激和关切之情。
二、创设情境,身心受到感染
在车站上志愿军战士和朝鲜的亲人们一一话别,那情景真是令人感动。列车即将出发,亲人即将别离不知相见在何年,当时的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体会得到的。为使学生能够身心受到感染,我在导读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车站,自己也仿佛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怀着真挚的情感,孩子们读出了难舍意,读出了惜别情。
一节课结束了,我的耳边仿佛还在回响着孩子们“再见了,亲人”那深情的呼唤,汽笛声声鸣叫,志愿军战士的声声呼唤依旧萦绕在耳畔。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感悟到是多媒体的运用给我的课堂带来了生机,是它—多媒体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一道互动的桥梁。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等词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朗读、合作交流,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
课题:14 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牢不可破的。2.学会生字新词。3.学习运用反问句表达强烈感情的写法;会把......
实录《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师:刚才你们讲的只是他们8年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故事,就是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呐。这一别,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相见。列车就要开动了,千言万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