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_再见了亲人全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22: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再见了亲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再见了亲人全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固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

教学过程 :

(一)简介背景,揭题释题。

1、(放《志愿军军歌》)同学们,你们听,这是《志愿军军歌》,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一去就是八年,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鲜人民去车站含泪送志愿军踏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也含泪告别,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说着: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3、“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过上节课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4、小结: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课文回忆了大娘的哪几件事?

板书: 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4、课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结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真是雪中送炭呀!

(1)齐读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中读懂的?

(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冒、穿”等词看出。)

(2)“雪中送炭”用得好,谁能用“雪中送炭”说一句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6、自由读“救伤员失孙”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出来的?(丢――丢掉的是自己唯一的小孙孙的生命)(结合理解:唯一)

(背――背回的是志愿军伤员,一背一丢反映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7、这两件事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紧紧抓住这句话中的哪个关键词写的?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称大娘为亲人了吧。是啊,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8、看课文插图我们的战士握着大娘的手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带着尊敬、感激、劝慰的感情朗读书上的有关句子

9、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一自然段的?(投影出示)⑴读课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军深情厚谊的句子……改陈述句 ⑵寻找事例,抓住重点词……体会思想感情 ⑶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分层

(三)按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1、按要求自学。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反馈讨论。㈠检查第二自然段

⑴(出示投影)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A、改陈述句

B、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⑵从哪件事可看出这件事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板书:救老王失母

⑶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小金花的刚强?(结合理解“噩耗、同归于尽”的意思)⑷感情朗读,体会小金花落泪的原因是她对志愿军的那份依依惜别的深情。㈡检查第三自然段

⑴(投影出示)您为我们付出这么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A、改陈述句。

B、体会反问句的作用。⑵大嫂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板书:挖野菜致残 ⑶分层引读。

四、感悟升华

1、师:课文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讲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情,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说志愿军战士们又为朝鲜人民做了些什么呢?

2、学生汇报。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的,又岂止是课文中的几处地方,让我们翻开那尘封的历史,一起走近我们可尊、可敬、可爱的志愿军。(出示资料,师配乐朗诵,朗诵后生谈感受)

1952年10月19日,志愿军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毅然挺身而出,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年仅21岁。战斗结束已经是三天之后,由于天气寒冷,他的遗体已经僵硬,双目圆睁,依旧透出一股英气,两手高举着,保持趴在地堡射孔上的姿势,看上去仿佛一尊大理石雕像。

同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为了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从此,他永远沉睡在朝鲜的土地上,年仅28岁,为了纪念儿子,毛泽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在这片土地上,志愿军战士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这片土地上还长眠着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此时,他们怎能舍得离去呢?志愿军战士们只能从心底里喊道:“再见了,亲人!”(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激情朗读。

师: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度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不令人牵肠挂肚,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因为祖国在召唤,亲人在期盼。你看,列车已启动,汽笛已长鸣,志愿军只能满含热泪,挥着手深情地呼唤: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师:你们读懂了这三段话吗?志愿军除了跟朝鲜人们再见,还和什么再见?为什么称朝鲜的土地为亲爱的土地?

师:志愿军离开祖国已八年,家中亲人望穿双眼盼他们回国,但他们为什么却希望再停留片刻,希望车开慢些?

师: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即将分别,让我们到车站看一下这感人的一幕(视频《中朝友谊之歌》)师解说(车站上人山人海,志愿军巴不得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朝鲜亲人一一话别呀!望着亲人手中舞动鲜花,望着不断涌来亲人,望着熟悉的山山水水,志愿军战士只能满含热泪)同学们,看到这一切,你的心情如何?这些话语该怎样读?个别读——学生评价——个别读-——老师读——师说:让我们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对这片洒过鲜血土地的眷恋,学生站着齐读。

五、回归整体,升华情感。师:大娘为了志愿军不顾个人安危,为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的妈妈为救老五牺牲,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这些是什么代价?(血的代价)所以志愿军称他们为(亲人)。那我们志愿军200万来朝鲜,为了帮他们赶出美帝国,不顾劳累饥饿、浴血奋战,在朝鲜土地上奋勇杀敌,结果36万人永远长眠朝鲜。所以朝鲜人民把志愿军当作(亲人)。(师边说边板书:志愿军。)他们这种亲人关系怎样形成?板书: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那么现在和平年代没有打仗,没有流血,是不是就没有这种亲人?让学生举例(四川,孤儿,捐款捐物老师爱学生,医生关心病人)“那么也就是说人与人在和平年代也一样能形成亲人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再见了,亲人》讲的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故事,我们既要对这段历史铭刻在心,同时,我们更应该把文章中流淌着的爱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师画心形图)只要人人拥有爱心,亲人到处都有。同学们,只要我们睁开眼睛去看现实的世界,我们的社会上还有许多亲情、亲人。

(六)、拓展延伸

(1)推荐大家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板书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

再见了亲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等词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朗读、合作交流,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

再见了亲人

课题:14 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

再见了,亲人

一、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牢不可破的。2.学会生字新词。3.学习运用反问句表达强烈感情的写法;会把......

下载再见了亲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见了亲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