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案
焦作四中
韩艳梅
教学目标
1、把握句式、韵脚和节奏的变化,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
2、感悟盛唐诗仙李白独特的个性和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朗读,读出诗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艺术。教学方法 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法。结合注释,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自读,个别范读,自己解释为什么这样读,在其他学生评价后,结合其他诗歌适当地加以点拨总结,让学生反复朗读,注意把握本诗的朗诵节奏和情感,从而更进一步的品味诗歌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种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的气度、境界与酒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诗歌《将进酒》,走进诗仙那深邃博大的内心世界。第二种
请同学们回忆关于李白饮酒的诗歌。(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曾言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更是俯拾即是,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借酒抒怀,豪放,飘逸,读起来酣畅淋漓。今天就让我们他的传世名作《将进酒》,一睹诗仙的风采。
一、自读释疑、整体感知
(一)自读全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1、字音和字形
将: “qiā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为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会须:应当。钟鼓馔(zhuàn)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寂寞:被世人冷落。恣欢谑:纵情地欢乐。何为:为什么。
径须沽取:就应该买来。
2、诵读提示
句式长短不一,节奏和韵脚富于变化,感情起伏跌宕。(以下内容由学生回答)
句式:以七言为主,兼有三言、五言和十言。
七言句的停顿节奏一般是:××××∕×××。五言句的停顿节奏一般是:××∕×××。杂言的节奏应根据语句意义来定,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本诗韵脚依次是:①来、回;②发、雪、月;③来、杯;④生、停、听、醒、名;⑤乐、谑、酌;③裘、愁。
(二)、自读全诗,个别学生范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导)
第一位学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评价标准:悲壮 不是单一的豪迈奔放,更不是飘逸若仙。
“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系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犹言人生易老,叹意极浓,“悲”字当重读,再用“朝如”句补足其意。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原因: 前后联系,整体感受 呼告 黄河如天风海雨,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势不可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比较感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短暂 政治家曹操也表现出汉末文人常有的感伤,“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时代的哀歌。)
不同之处:字数不同 舒卷往复 气度境界迥异
第二位学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评价标准:
依次是 欢乐 自信 狂放节奏逐渐加快。
“人生”一联为人题语,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 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一个高潮蓄势。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为突出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为乐”宜轻读。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原因:
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 时代氛围,盛唐气象 个人气质
盛唐时期诗人多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狂放不羁的精神气质,即使在奋斗中遭遇挫折,也表现出十足的狂放和自信。李白个人性格放荡不羁。
比较感受: 杜甫《壮游》: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晚唐 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
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中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穷途之哭
不同之处: 魏晋政治黑暗,文人觉醒
盛唐与中晚唐与时代盛衰不同,诗人的思想与气质有天壤之别。
第三位学生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评价标准: 酒酣耳热之际激动不已 痛饮狂歌.
“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重者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字上。读完,稍作停顿。
原因:
题材 劝酒歌 抒发个人情怀
比较感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惜别的情谊,对远行者的体贴。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
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不同之处:与艺术无关 浇胸中块垒
第四位学生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评价标准: 愤激
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说这话时,其愤激之情必当见于辞色,应当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二语当用极强音读,以见其憎恶、鄙弃之深。其下“古来”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亦可见诗人盖世之气和狂放之态。两句之中,上句为宾,宜轻读,下句为主,宜重读。
“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可用叙述调读而略带感情色彩。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但欢中有悲,因为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其下两句也是有主有宾:“主人”句为宾,宜轻读;“径须”句为主,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态如见,直重读。读后应稍作停顿,为结尾的抒情高潮蓄势。
原因: 作者其实要借曹植自比,都有才,好饮,怀才不遇。
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
比较感受:杜甫《梦李白》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不同之处:
第五位学生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评价标准:反客为主 夸张狂放之极 愁之广,愁之深 愁跨越时空 永恒
结尾前三句当快读,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不是一般的儿女愁情。
原因:《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应该客随主便,有些矜持,但以李白的个性,此举不足为怪。
比较感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不同之处:借酒消愁 依然豪迈 不是缠绵悱恻,凄凉愁苦
二、品味全诗,赏析探究
1、“钟鼓馔玉不足贵”表现了什么?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何区别?
明确:前者侧重表现对腐败的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和摈弃,有些深沉;后者侧重表现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维护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较为昂扬。
三、拓展阅读
(通过对诗歌句意的解释,让学生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怀才不遇的情感,进一步感受李白作品中那豪迈奔放的特点。)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解析】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五、作业:
1、2、熟背全诗
请从诗文中寻找文人与酒的关系,并从中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白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在李白的思想中,儒、道两家兼有。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然而受到其师隐士赵蕤的影响,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在李白的思想中也埋下了深深的根。这两种思想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理想,想当一名纵横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狂放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他的艺术个性是儒家和道家的统一体。
伊尹遇商汤,姜子牙遇周文王,乐毅遇燕昭王等毕竟是少数情况,明君贤相政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把偶然当必然肯定会失落或愤激的,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决定的。讨论李白的饮酒:
①思想性格使然:儒、道、侠三家兼有。杜甫《饮中八仙歌》曾言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更是俯拾即是,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李白的好
饮性格也许与生俱来,但后天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在《大鹏与希有鸟赋》一文中,以大鹏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当政治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放狂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正常人,他不能没有惆怅。
②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肃宗时,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了,并自比谢安,辅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乱,当永王篡权的叛乱被镇压后,自己也身陷牢狱被流放,险些丢了性命,后经亲友的全力营救遇赦才脱险。李白的梦想和希望从此彻底破灭了。这次也使他认识到了当时的统治者颠倒是非,宠爱佞臣奸人,排挤打击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现实。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
六、板书设计:
将进酒
时光易逝 及时行乐 酒酣意浓 借酒消愁
悲壮 欢乐
愤激
狂放 比兴 夸张 用典 反客为主
将进酒教案将进酒李白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2)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一、新课导入中国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诗人与酒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古来文人骚客,凭酒赋诗,留下......
编号15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劳燕翔 审核人李碧玲 包科领导 郑文斌 日期 2009-5-21《将进酒》教案【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了解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
《将进酒》教案【摘要】本文对《将进酒》进行了教案分析,旨在把握诗人情感发展变化进而认知李白的浪漫情怀,培养同学们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关键词】《将进酒》;教案 【中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将进酒》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