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讲教案”。
晨曦文学社五月讲堂
汉字,神奇的精灵
课型设计、执教者:江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与演变及几种简单的造字法
2、通过拆分汉字体会汉字的深刻含义
3、感知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
教学重点:通过拆分汉字体会汉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感知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授时间:2014年5月27日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课程导入:
上个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今天,我们在汉字这个精灵的王国里,不妨依着它们的翅膀,作一次理想的遨游。
二、图片欣赏
1、汉子变形图,反映汉字的本义:哭笑写壶雨
2、汉字艺术图:快乐王子
3、中央电视台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标志由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彰显汉字的文化魅力。汉字书写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文”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5、biang字图
三、篇章一
汉字的演化与发展
1、甲骨文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2、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3、楷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4、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5、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四、值得探究的汉字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许慎
意思是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文的本义是纹理、花纹);随后又造出(会意字)、形声字,以增益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字”的本义是生孩子的意思)。也就是说“文”是最初的象形字,“字”好象这些象形字所生的孩子。孳乳:繁殖,派生。浸:逐渐。浸多:越来越多。
1、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字
人、山、羊、齿、燕、网
摩其状,象其形,可谓象形。亦有表实物相关的概念。
(2)会意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苗、采、囚、从、林
2、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即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1)“栗”字说文解字
栗树的果实呈球的形状,上面密密地长着刺,正像甲骨文字形所描绘的那样。果实成熟后,在有刺的外壳里面,就是黄色光滑的果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栗子了。栗子一般煨在火里爆裂后食用,栗子煨熟、外壳突然爆裂,带给人以惊骇,故有“栗骇”、“战栗“等词,表示惊惧、害怕的意义。(2)“杳”字说文解字
由木、日两个字组合而成,日上树梢表示明亮,日落西山则表示幽暗,“杳“字以太阳在树底下表示天完全黑了,用来指昏暗、幽暗的意义。如杳冥、杳杳、杳无音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中,杳杳,深远的样子。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中,杳杳,深远的样子。
崔颢写有著名的《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来就用成语“杳如黄鹤“来比喻一去不见踪影。
(3)白
“身死而名弥白 ” 意思是(指君子)穷困时名声也不会被埋没,而发达时名声会显赫,死了以后名声会更加清白高洁。——《荀子-荣辱篇》(4)保(5)安
五、篇章三
值得把玩的汉字
中国的方块字以其独特的构造、深远的意境而特立独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加以深入的学习探讨,也难领略其神韵和精髓。,所以中国人喜欢在文字上做点功夫。
1、神奇的同音字(1)施氏食狮史
语言学家赵元任偶一为之的语言实验,其文如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同一个字音,声调不同,文字不同,巧妙地组成了一个能让学生觉得兴味十足的夸张的传奇故事。
(2)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2、国字的演变与意义
(1)远古诸侯纷争,分分和和,国无定形,故而国字无边框。(玉)
(2)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字变有了边框,但国内战争不断,故国字里边有戈。(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成了方正威严的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玉居其中,乃富强之相。(国)
(4)有人侵吞国家财产,还自我安慰,说国家不差这一点,岂不知国家少了这一点,国将不国。太平天国之所以未成气候,不是只差这么一点么?
3、汉字家庭的趣味对话
(1)“巾”对“币”说: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2)(2)“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3)“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4)“王”对“玉”说:该丢弃一点,你就舍不得!所以,啥时候也成不了王!
4、汉字趣解(随字会意,意随字生):
中国的方块文字智慧灵秀,奥妙无穷。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汉字还闪烁着哲理之光,给人以睿智、启迪和教益。解析汉字,可以领略她独特的神奇魅力和深邃哲理。富——一半是福,一半是灾
矗——群体都是正直的,自然会高耸直立了。悲——心头想入非非,结果必然可悲。
赖——懒汉不用心,不思进取,只想不劳而获
趣:走过了一段旅程,才能取得成果,这也是一种乐趣。
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嫁,女人长大了,要出“嫁”,就组成了自己的“家”。值,正“直”做“人”,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忌:心中已被“己”占得满满,哪还能容得下别人呢? 衅——形体告诉人们:挑衅,引起争端,多“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诱——秀美的身影,动听的言辞,温柔的陷阱
虽然有点不太严肃的调侃意味,但不失生动、形象、风趣吧?
六、写作体验
biáng biáng 面的传说
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疾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步进去。
只见......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一面写一面歌:“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
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1、创作要求:
1)根据给出的开头和结尾,请同学们合理发挥想象,补写故事的主体部分。2)请大家端正态度,绝对原创。
2、创作提示: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传神地表现人物。2)点缀细节描写、景物烘托,丰富人物形象。3)情节合理,大胆创作。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
《雨说》教案【教材分析】《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温情的倾诉,是诗人用拳拳之心为我们谱出的一曲爱之歌。这首诗清新明丽,节......
《马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词语,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十五课 说“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汇,正确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3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体味文章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重点:1体味......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教材分析: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最简单的是质点模型,二、学情分析:质点模型是高中提出的第一个模型,比较抽象,学生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