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猜想假设: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基本概念:物距像距焦距二倍焦距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蜡烛火焰高度25cm。(体现控制变量法)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及时记录数据)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记录表格的设计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分析论证: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 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 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一倍焦距分虚实)
③ 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一倍焦距分正倒)(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④ 像距和物距凸透镜成等大实像时物距和像距什么关系?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哪个比较大?
(物与像同向移动,像距越大像越大)
评估与交流: 思考:
一、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可能是什么原因? ① 蜡烛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② 成虚像
③ 像距太大像成在光具座以外。
二、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导致像向哪移动?如何调节才能成在光屏中央?
火焰左偏像的火焰往哪偏?(向上移动,凸透镜下移。。)(右偏,倒立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三、实验过程中遮挡部分凸透镜,还会成完整的像吗、像会怎样啊?
光屏与蜡烛互换位置后还能否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画图说明
①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
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际光线会聚的实像.②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③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从图上很清楚地看出:发出的这两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以后,不能会聚成实像了.我们只能看到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成为虚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板书设计】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第五章 凸透镜及其应用(一)教学 目标知识点:了解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讲授法、分析法,比较法,模拟......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认为,要突破这个难点,并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