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公开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开课教案历史”。
第13课 明朝的统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史实,了解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
②通过对朱元璋加强皇权措施的分析及学生对这些措施产生的弊端的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课文、观察插图、课堂讨论等多种手段,理解加强皇权的弊端。②通过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明朝统治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基本原因。
③通过分析朱元璋加强皇权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④通过讨论,指导学生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明朝统治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朱元璋加强皇权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学习八股取士的弊端,结合学生实际,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摒弃死读书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安徽民谣《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①在这首歌谣里提到一位皇帝——朱皇帝,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朱元璋)②他建立了哪个朝代?(明朝)③他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
请学生朗读P72文字,教师补充:朱元璋是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④朱元璋真如《凤阳花鼓》所唱是一位昏君、暴君吗?(答案是否定的)
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徙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勤政廉政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称帝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造轿子时,按规定应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朱元璋还在宫中命人开了一片荒来种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此制衣服所遗,用缉为被,犹胜遗弃也。
打击贪官
首先,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其次,从自己身边“高干”(中央各部官员)开刀。第三,朱元璋利用残酷刑法处置贪官,采取“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
第四,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干部决不姑息迁就。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第六,允许民间百姓上访。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朱元璋以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震慑作用。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忧劳而逝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下遗诏: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历代评价
康熙帝:立碑“治隆唐宋”赞誉朱元璋。还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毛泽东:“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秀英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详,是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露出马脚
传说元朝、明朝初期妇女均是小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而 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未经缠裹的大脚。原因是马皇后在幼时深得养父母的宠爱,坚持不肯缠足,长了一双 天足,人称“马大脚”。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皇后深居皇宫,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有一次,马皇后乘轿到 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 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当前,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 露马脚”。
贴“福”的传说
有一年正月,朱元璋微服出访,在一个镇上看见许多人围观一幅画,画上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意思是取笑淮西妇女大脚(因古代中国妇女以缠足为美)。朱元璋看后,以为是百姓有意讥笑他的大脚马皇后,因马皇后也是淮西人。他回宫后,吩咐军士们到镇上去调查:那幅画是何人手笔?哪些人去围观过?规定凡是没有围观和讥笑的人户,一律在其家门口贴上“福”字。好心的马皇后知道后,为消除这场灾祸,命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都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御林军据此前去抓人,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竟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人抓起来,准备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赶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了“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求纪念马皇后。
怀饼救夫
据《 明史·后妃列传》和《 明史演义》说:马氏的义父郭子兴有两个儿子,忌恨朱元璋,于是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图谋反叛。郭子兴把元璋关了禁闭,郭子兴的儿子想从此除了朱元璋,就告诉人不给朱元璋饭吃。马氏知道以后,在厨房偷了刚烙好的 烧饼放在怀中偷偷给丈夫送去。刚出厨房,恰巧与郭子兴的夫人张氏撞个满怀,马氏害怕义母张氏瞧透机关,忙将烧饼放在自己怀中,一面向张氏请安。张氏看见马氏神情慌张,就故意与她说长论短,马氏勉强应答,言语支吾;后来疼的流泪说不出话来,张氏把马氏扶进屋里,叫奴婢都出去,仔细询问马氏。马氏才伏地大哭,说明苦衷。张氏赶忙叫马氏解开衣服拿出烧饼,那烧饼还热气腾腾,粘着乳头,好容易将烧饼除下,肉差点焦烂了。张氏也不禁泪下,一面命人给马氏敷药,一面叫入厨子,速送食物给朱元璋。当晚,张氏便进谏郭子兴,劝他不要听信儿子的话。郭子兴立即命令将朱元璋释放了。
勇救朱元璋 据《 明书·懿文皇太子纪》记载:朱元璋与 陈友谅对战时,曾被对方追击受伤,马氏背着伤重的朱元璋逃跑,最后成功逃脱。
因病去世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马皇后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总结: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朝代,明朝。板书:第13课 明朝的统治
(二)学习新课:
1、明朝的建立:
①背景:元朝末年,统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②明朝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他就是明太祖。
③元朝灭亡:1368年秋,明军北伐,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2、朱元璋强化皇权: ①政治措施(强化行政权):在地方废除行省机构,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取消中书省,朝廷政务分交六部。②军事措施(强化兵权):在中央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管军队。③特务机构(建立厂卫制度):设立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开创了明代特务政治的先河。以后统治者又设置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
3、八股取士——明朝科举:
①概况:明朝时,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论述内容必须遵循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
②危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历史公开课教案课题: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做课人:王法连做课时间:2017年4月12日做课地点:九(5)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2、识记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历史公开课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记住孔子的姓名、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2、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
历史公开课教案(2011-05-17 15:14:34)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 开城中心校历史 复习研讨课2011历史热点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时间:2011年5月17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904班 执教......
《走向整体的世界》说课稿四川省达县第三中学 唐海川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看到画面上这些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出了今天我给大家说的题目是《走向整体的世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