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挑战,新机遇,消防怎么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兵政治教育教案题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挑战,新机遇,消防怎么干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课题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今天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部分是阐述什么是小康社会,第二部分是分析贵州的小康社会建设情况,第三部分就从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面进行探讨,第四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主要探讨面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我们消防怎么干。下面我们从第一部分开始今天的授课。
“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劳》。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礼记.礼定》中得到较系统的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康社会呢?过去来说,小康社会就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生活状况。那么我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是怎么一种状态呢?我们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讲到“小康之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起初小平同志的理想小康是“七个了”:人民的吃穿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口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人们精神面貌变化了。从这“七个了”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平同志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十分透彻全面,从社会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为了实现这七个了《小平同志提出了高瞻远瞩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到200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从2001到2050年,经济总量翻四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现代化。前两步早在1995年就实现了,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4517亿(当时公布的是4470亿,人均250美元),1987年11962亿,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58478亿,2000年89404亿,2001年95333亿,人均982美元。保持人口13亿情况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高于60%属于贫困;60%--50%属于温饱;50%--40%属于小康;40%--30%属于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农村47.7%,城市37.9%,2001年达到小平所说的1000美元左右。1990小康实现程度40%,2001年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我国从整体上进入了小康。
那么怎么判断小康呢?有没有什么标准?当然。在1982年国家颁布了小康的16大指标,具体划分为全国性指标、城市指标和农村指标。具体为全国性指标:人均收入2400元,住房面积15.5平方米。恩格尔系数47-49%,人均寿命70岁,每日摄入热量2000大卡。城市指标:人均收入5000元,第三产业占三大产业比重40%,恩格尔系数44-46%,住房成套率60%,工作时间每周5天半。农村指标:人均纯收入1100元,恩格尔系数60%以下,电视普及率70%,通话村镇70%。
好,刚才我们对小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那到底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在十六大报告中这样提到:“小康应是全面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再细化一下,有10项指标可以评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人均GDP30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等等,从这10项指标来看,我国还有相当长得一段路要走。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贵州的小康社会建设情况。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过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情况,还提到过恩格尔系数,那么我们先看看最近10年我们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走势,从这张走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在最近10年,全国总体走势平稳,在08年有明显下降,09年开始大幅回升,08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内一些特大自然灾害致使生产停滞。在这先提出了解全国走势是为了让我们做一个对比,了解到贵州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的差距。那么我们接下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情况加以阐述。
先看看横向。这是2011年全国各省市的GDP和人均GDP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GDP总量最高的是广东,最低的是西藏,我们贵州比西藏稍好,是4274万元在全国排名26位。但总量不能说明问题,就和中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一样,总量很大,但一人均就十分落后,人均才是根本指标,那我们看看,贵州人均排名是最后一名,才9214元,连万元都没过,是全国唯一一个没过万元的省份。和第一名上海相比,上海是77205元,相差不到7万元,这个差距,足够我们汗颜。
看到这,可能很多同志会说,那我们贵州是不是经济没增长啊,怎么差距这么大?好,我们接着看纵向对比,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图上是从03年到11年,全国人均GDP和贵州人均GDP情况,蓝线表示全国,红线表示贵州,很明显,贵州这几年经济一直在增长,但和全国水平相比,不论是增长基数还是增长幅度都有较大差距。据统计,在2010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首次突破了60%,但与全国80.1%相比仍至少落后8年,与西部平均71.4%相比至少落后2到3年。这说明什么,说明贵州要想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发展必须大幅提速。那怎么努力,国家在今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就贵州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指导。那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三部分学习,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1月12日,首个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支持贵州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要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见》的出台是贵州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大喜事,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贵州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破浪前行。那么这个文件的意义到底在哪?首先增强了发展信心。胡锦涛总书记在《意见》出台后说道:“尽快使贵州富裕起来,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件关于加快贵州发展重要意义的阐述和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等,使全省干部群众精神更加振奋,信心更加坚定。二是理清了发展思路。文件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缩小和全国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赶”与“转”、“好”与“快”的关系,着力把“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好。只有加快,才能同步;只有发展,才能小康;只有转型,才能跨越。三是明确了战略定位。文件关于贵州“四基地一枢纽”、“三区一屏障”的定位体现了贵州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了贵州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也体现了国家对贵州的期望,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四是落实了支撑条件。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涉及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各个方面,是中央一次全面的“给力”,对我省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意见》出台后,作为我们消防部队这样一支民生部队,在贵州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蓝图中我们扮演了什么角色,应该怎么去做?这就是我们的第三部门,也是本课的重点,建设小康社会,消防怎么干。
近年来,全省消防工作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消防官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消防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面对当前贵州发展的这样一个机遇,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支持贵州小康社会的实现呢?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深化“三访三评”,加强作风建设。我们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深入开展“三访三评”活动为着力点,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构筑防火监督安全屏障。各级部门要通过大力宣贯《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认真总结“清剿火患”战役工作经验,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说理性执法和标准化执法,全力提高社会消防服务水平。当好地方政府参谋助手和“护航手”。
三是加强科学练兵,深化部队建设,打造贵州特色消防铁军。要巩固打造消防铁军的成果,通过深入开展铁军中队创建达标和星级评定活动,深化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百姓在最安全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为实现小康社会助力攒劲。
四是加强装备建设,夯实保障能力。要大力发展配备适合我们贵州地域特点和灾害特点的高新尖装备,坚持平战结合,增强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勤务保障机制化,以装备武装战斗力,以装备保障战斗力,以装备提升战斗力。
我的授课完了,有不当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战友批评指正,谢谢!
“高举旗帜明使命、推进转变当先锋”主题教育(七)教 案题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单位: 姓名:一、授课地点:二、参加人员:三、教育目的: 深入领会党的要根本宗旨,正确认识全面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潘盛洲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在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特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11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以民生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政治民主、科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