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奇偶性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函数的奇偶性优秀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形与数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函数奇偶性概念及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这种“对称美”在数学中也有大量的反映.让我们看看下列各函数有什么共性?
(幻灯.翻折片.)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总结各函数之间的共性(图1).
生:函数f(x)=x2是定义域为全体实数的抛物线;函数f(x)=|x|-1是定义域为全体
图象关于y轴对称.
师:那么究竟什么叫关于y轴对称?
师:(幻灯演示)将f(x)=x2在y轴右侧的图象,沿y轴折过来,我们发现它与左侧的图象重合了,这说明我们刚才的观察结果是正确的.既然图形是由点组成的,那么,让我们在直角坐标系中,观察一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幻灯演示)我们在函数f(x)=x2位于y轴右侧的图象上任取一点(x,f(x)),通过沿
标有什么关系?
对应的函数值相等.
师:看来具备此种特征的函数还有很多,我们能不能用定义的形式对这类函数做出刻划呢?
生: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当学生的表述不完整,不准确时,教师可做适当的提示和补充.)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定义.定义中“任意一个x∈D,都有f(-x)=f(x)成立”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f(-x)与f(x)都有意义,即-x,x同时属于定义域,因此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师: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偶函数的什么条件?
生: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必要条件.
师:那么定义的实质是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一下偶函数的定义.
生:当自变量任取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值时,对应的函数值恰好相等.
师:下面我们看几个习题.
(幻灯)
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偶函数.
(1)f(x)=x2,x∈[-1,2];
生:函数f(x)=x2,x∈[-1,2]不是偶函数.因为它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
于原点对称.
(对于本题,学生很容易提取分子中的公因式x2,进而化简成f(x)=x2,从而得出该函数是偶函数的错误结论.)
(多重复合幻灯)
2.判断下列图象(图2)是否是偶函数的图象?
师:首先,我们取几对相反数检验一下(复片1).当自变量取±1这对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f(1)与f(-1)恰好相等;当自变量取±3这对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f(3)与f(-3)也恰好相等;当自变量取±4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类似的相反数还可以举出很多对.由此,是否就能判断该图象是偶函数的图象呢?
(有的学生认为能判断,有的学生认为不能,当学生发表完意见后,教师总结.)
师:当自变量取±2这对相反数时,我们观察到f(2)与f(-2)并不相等,这就违背了偶函数定义中,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即不能使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所以该图象不是偶函数的图象.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观察一组函数的图象,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
(幻灯.旋转片)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总结各函数之间的共性.
生:各函数之间的共性是它们的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
师: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关于原点对称呢?
师:(幻灯演示)将f(x)=x3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绕着原点旋转180°,我们发现它与f(x)=x3在第三象限内的图象重合了.这说明我们刚才的观察结果是正确的.那么一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一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即:当自变量任取定义域中的两个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也互为相反数.
师:我们能不能用定义的形式对这类函数做出刻划呢?
生: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师:定义中“任意一个x∈D,都有f(-x)=f(x)成立”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f(-x)与f(x)都有意义,即-x,x同时属于定义域,因此奇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师:由此可见,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个定义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当自变量任取定义域内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值时,对应的函数值也互为相反数.
师:我们现在已接触过偶函数、奇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非奇非偶的函数,那么有没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呢?
生:有.函数f(x)=0,x∈R就是一个.
师:那么这样的函数有多少个呢?
生:只有函数f(x)=0,x∈R一个.
师:再想一想.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呢?
生:函数的三要素是对应法则、定义域和值域.
师:对.可见三要素不同的函数就是不同的函数.
生: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无数多个.虽然解析式都为f(x)=0,但取关于原点对称的不同的定义域,就可得到不同的函数,例如:f(x)=0,x∈[-3,-1]∪[1,3];f(x)=0,x∈[-5,-2]∪[-2,-5]等等.
师:所以函数按奇偶性可分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既奇且偶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lg(4+x)+lg(4-x);
分析:先验证函数定义域的对称性,再考察f(-x)是否等于f(x)或-f(x).
解(1)f(x)的定义域是{x|4+x>0且4-x>0}={x|-4<x<4},它具有对称性.
因为 f(-x)=lg(4-x)+lg(4+x)=f(x),所以f(x)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2)解法一:当x>0时,-x<0,于是
当x<0时,-x>0,于是
综上可知,在R-∪R+上,g(x)是奇函数.
这两条曲线(图4)关于原点对称,因此函数g(x)在R-∪R+上是奇函数.
例2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的解x析式是e,求F(x)在R上的表达式.
解 任取x∈(-∞,0),设 P(x,y)是函数 F(x)图象上的一个点.由于F(x)是奇函数,-y=e-x→y=-e-x.
上式就是点P(x,y)的坐标满足的关系式,即x<0时F(x)的解析式.
当x=0时,F(-0)=-F(0),即F(0)=0.所以奇函数
(今后遇到函数奇偶性这类的问题时,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方法,“定义法”是基本方法.)
练习(幻灯)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1.f(x)=x2+3,x∈[-10,20];
2.f(x)=x3+x,x∈[-2,2);
3.f(x)=0,x∈[-6,-2]∪[2,6];
5.f(x)=|x-2|+|x+2|;
6.f(x)=|x-2|-|x+2|;
7.f(x)=5;
生:1.f(x)=x2+3,x∈[-10,20)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因此是非奇非偶函数.
2.f(x)=x3+x,x∈[-2,2)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也不对称,因此是非奇非偶函数.
3.f(x)=0,x∈[-6,-2]∪[2,6]是既奇且偶函数.这是因为f(-x)=f(x)且f(-x)=-f(x),定义域关于原点也对称,所以是既奇且偶函数.
点也对称,所以是奇函数.
5.f(x)=|x-2|+|x+2|是偶函数.这是因为f(-x)=|-x-2|+|-x+2|=|x+2|+|x-2|=f(x),且x∈R,所以是偶函数.
6.f(x)=|x-2|-|x+2|是奇函数.这是因为f(-x)=|-x-2|-|-x+2|=|x+2|-|x-2|=-(|x-2|-|x+2|)=-f(x),且x∈R,所以是奇函数.
7.f(x)=5是偶函数.这是因为f(-x)=5=f(x),且x∈R,所以是偶函数.
=lg1=0,即f(-x)=-f(x),且x∈R,所以是奇函数.
师: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注意要与函数的单调性加以区分.我们在记忆奇函数与偶函数定义的基础上,还应加以理解,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作业
课本P52练习第2题,P59习题五第8,9,10题.其中第10题加一问“为什么?”
补充题:
1.设f(x)在R上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试问:当x<0时,f(x)的表达式是什么?
(解 当x<0时,-x>0,所以f(-x)=-x(1+x).又因为f(x)是奇函数,所以f(x)=
-f(-x)=-[-x(1+x)]=x(1+x).)
2.若奇函数f(x)在[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x)在[-7,-3]上是().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答B.)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我们可以根据定义来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也可以根据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的特征来判断它的奇偶性.反过来,我们若已知一个函数的奇偶性,也可以推断它在整个定义域内的图象和性质.可见,在“函数的奇偶性”这一节中,“数”与“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没有一上来就给出定义,而先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寻找它们的共性,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个直观上的认识.为了引导学生由图形的直观认识上升到数量关系的精确描述,先提示学生图形是由点组成的,找出其间的关系后,再提示学生“具备此种特征的函数还有很多,我们能不能用定义的形式对这类函数做出刻划呢?”然后,引导学生表述定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
函数的奇偶性授课教师——李振明授课班级——高一(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1.3.2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
函数的奇偶性廖登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函数奇偶性的简单应用知识与技能:(1)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以及奇偶函数图象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2)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会运用函数奇偶性求函数值和参数.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过程与方法】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单调性来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