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写字书教案”。
第一课
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坐姿和执笔方法。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臵。
二、认识毛笔
1.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3.毛笔的选择
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三、讲授新课
(一)写字姿势
教师示范,教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臵不同)。
教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教师再次作书写姿势示范,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教师示范执笔方法,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教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二)执笔方法
1.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2.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3.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4.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5.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三)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 规范自己的执笔方法。
五、总结。
第二课 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
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米字格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游戏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二)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
(三)笔画名称
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三、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练写学习各个笔画。
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四、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第三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一)—— 横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臵。
师: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 5 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
2.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教师出示示范的书写:上、二、三、七。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短横、斜横的字。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
过渡:有人这样写长横,你当评委,你看看怎样来写好汉字当中的长横呢?
1.书写“二”、“三”。
(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臵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2.出示毛笔字范写“旦”。
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3.学生练习书写“
二、三、旦”。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4.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练习纸呈现:上、世、甘、止、万、有、布、右。5.师生小结:横长的字,竖要短。横长的字,撇要短。6.师: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7.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8.教师出示: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师: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9.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米字格内。如:
七、也、戈、毛、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 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10.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四、学生作业展评。
五、课堂小结:
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第四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二)——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竖画的写法;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3.练习“十”“干”“丰”。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悬针竖的写法。教学准备:墨汁、毛笔、米字格练字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坚画与横画 8 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米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臵?(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预 9 设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并在米字格练字纸上练写,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米字格中练写“十”字。
“干”的写法。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 10 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丰”的写法。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第五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三)——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11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墨盒。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教学过程:
一、墨画游戏:
师:在练习书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墨画的游戏。
1.学习画小鱼
2.添一幅完整的画,看谁画的小鱼多,看谁画的小鱼好(画得又要多又要好,并且落款。)
二、新授: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
1.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2.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师:其实我们刚在进行墨画游戏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短撇。
3.教学范字“牛”“ 千”
“牛”字有一个短撇,“千”有一个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
(1)练习近平撇。
(2)教师示范 “牛” “千”(拓展:“爱”字下面的两个长撇也有变化。)
(3)学生练习。
4.教学范字“仁”“午”
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结构:布白匀称)5.教学范字“华”
四、缤纷展示
五、评价小结 第六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四)——点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点”在我们的学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点。
二、呈现,定义: 文:瓜子点(右点)下:长点
观察不同点在字的位臵。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并讲解定义:
瓜子点:一般在字或部首的中心上,使结构平稳。长点:一般在字的右侧,使字向右下方伸展。
教师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14 纠正学生书写。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四、讨论:
教师把点抹掉,请学生先讨论,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称。
高:瓜子点 织:长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让学生临摹。
五、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好吗? 第七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五)——点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瓜子点、长点,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撇点、挑点。
二、呈现,定义:半:撇点,洁:挑点。
观察不同点在字的位臵。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定义:
撇点:一般都有另一点与之呼应,对称。
挑点:一般用在左旁如“三点水”中,和右部遥相呼应
三、练习:
教师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书写。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四、讨论:
教师把点抹掉,请学生先讨论,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称。池:挑点 洋:撇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让学生临摹。
五、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 16 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好吗?
六、拓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第八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六)——捺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墨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八课“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 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1.米、大、天。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臵。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书写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第九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七)——竖钩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墨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的写法: 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3.其在竖中线上。
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范写:
1.小、于、到。2.笔顺。
3.“竖钩”在竖中线上。
学生练习书写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第十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八)——提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墨盒。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
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1.像一把刀的尖。2.其在斜线上。3.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
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第十一课 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九)——横折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
出示课题:横折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
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
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本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
范字“日”“目”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练习书写“日”、“目”、“口”。
六、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第十二课 笔顺规则
(一)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笔顺规则
(一)。出示范写“
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
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臵;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
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巩固练习:完成本课作业“十”、“干”、“大”、23 “人”、“入”,提出书写要求:捺的书写要自然。
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第十三课 笔顺规则
(二)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笔画的粗细变化。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笔顺规则
(二)。
同时出示挂图“工”字,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它的规律:“从上到下”。同时板书:从上到下。
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工”的具体写法:
1.先说出第一笔的位臵,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斜线上,穿 24 过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处,这一笔画较粗。
2.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较短。3.第三笔较长,与第一笔和横中线的距离相同,左低右高。4.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王”的具体写法:在分析“王”字的基础上,尽量请同学们说出其写法。
1.第一笔和第二笔两个短横较粗。第一笔在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二分之一处。
2.第三笔在竖中线上,有一定的斜度。
3.第四笔是长横,较细,与第一二笔之间的距离相等。4.整个字形大致呈梯形。
从左到右:“川、林”的写法
1.说出笔顺;
2.总结出“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 3.说出每笔的位臵; 4.每个笔画的不同点;
5.这两个字所呈现的大致圆形,这些可分两组讨论,得出结论。
强调:熟悉笔顺规则,强调一下起笔收笔动作稍大。
四、巩固练习:完成本课作业,伴以较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
五、总结:展示学生的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 25 多练习。
第十四课 笔顺规则
(三)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从外到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从外到内,掌握笔画中的粗细。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板书课题:笔顺规则
(三)。出示挂图“句、用”,请同学观察,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老师此时板书“从外到内”。
范字“句、用”的分析:
“句”的第一笔短撇较直,有力,第二笔横折钩,折钩稍向左斜,这两笔先写,对于口来讲成两面包围。然后再写“口”,“口”在左下格和右下格的中上偏左。“句”字大体呈三角形。
“用”字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钩的竖分别穿过横中线的左右部分的二分之一处,对“用”里面的“ ”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四笔与第二笔的横部分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五笔在竖中线上。“用”字大致呈长方形。
老师还可让同学说出笔顺是从外到内的其他字,如“风、26 凤”等。
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笔画的粗细,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除复习笔顺外,老师还可要求同学在临写时注意它们在田字格的位臵,以便临出的字形似。
四、巩固练习:完成本课作业,在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在书写时的错误(执笔、坐姿方面的问题较多,纠正也是长期的任务,望老师不要怕麻烦)。
五、总结:展示同学们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们课下练习。
第十五课 笔顺规则
(四)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从内到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从内到外。竖折和走之的写法。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进步较大的同学,尤其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号召同学们学习。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说出“凶、运”的笔顺,引导学生 27 总结出“从内到外”。(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请老师不要着急,老师可预备好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同学们,“凶”字先写哪几笔,后写哪几笔,那么谁能说出从哪儿写到哪儿呀?)老师板书:笔顺规则
(四):从内到外。
老师和同学具体分析“凶”和“运”的写法。
范字“凶”:先写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长点,两笔交叉在米字格中心偏上,看准位臵,不宜过大,第三笔竖折和第四笔竖把“ ”包起来,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竖折的写法应给同学提示一下),这个字呈“ ”形(见课本)。
范字“运”虽然较难,但在分析“凶”字的基础上,可多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字共七笔,第一笔到第四笔组成“云”,其占据米字格的中心,要小,收紧,这样走之才能把“云”包围起来(走之这几笔,老师可演示,提醒学生)。这个字呈圆形。
老师可让同学们说说从内到外的笔顺还有哪些字(山、远、达、廷、延等),可让学生多动脑子。
四、巩固练习。
五、完成本课作业,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发现写得好的同学。
六、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如有全班性的错误,要纠正。
第十六课 笔顺规则
(五)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老师板书课题:笔顺规则
(五):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
1.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2.“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3.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4.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29 国等)。
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
1.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2.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
四、巩固练习:完成本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第十七课 组合笔画,练习独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平衡中求变化。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米字格练字纸。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新授:
1.出示范写作品。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中”的左右对称平衡,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范写。5.学生练习书写。
三、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张扬的个性,掩盖了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学生的频繁活动,取代了我的主导作用。课堂......
四年级下册写字教案一、教材概况本册教材共安排15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1、偏旁练习(10课时)。在偏旁练习中,每课学习两个偏旁的书写,本册共学习20个偏旁,每课学写含有......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写字) 内容第1课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 学 目 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蜻蜓、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
1、关于虐待的“虐”的学习学习生字“虐”字,不仅虎字头容易写错,下面部分更不能忽视。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虐字呢?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写字“四步曲”,即读准音,认清形,组词,描......
第1课 竖心旁教学目标:1、了解竖心旁的写法,结构的组成。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竖心旁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