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水》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背诵全文
4.理解课文的寓意,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读准字音节奏,熟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 解题:《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标题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意思是秋天的洪水。
二. 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见《点拨》第141页
三. 结合书下注解和《点拨》,给下列字注音,并了解其意义:
泾:():自流的水波 涘():水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旋:( ):转过 殆( ):危险
四.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2.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五.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六.当堂练习:
1.填空:
(1)《秋水》是一篇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名____,____中期____国人,著名____家,____家。是__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一同被世人并称为“____”。
(2)《庄子》不仅是一部论述精到的________,而且也是一部文采绚烂的________。是__家经典之一。具有________的艺术风格,今存三十三篇。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泾流():________ 两涘():________
渚崖( ):________ 则殆矣():_______
3.找出文中含通假字的两个句子,并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文句,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一课时的作家作品和生字通假字。
二、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三、对照书下注解和〈〈点拨〉〉,疏通文句。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1.词语:
时:按时灌:注入于是:在这个时候以:认为美;美景
尽:全部东行:向东走至于:到达东面:面向东,东:向东,朝东
端:尽头 始:才若:传说中的海神名闻:听说知道 以为:认为
若:及比得上 谓:说 且夫:况且而且闻:听说 少:认为……少
闻:学识轻:认为……轻者:……的人始:起初,开始孚:不
子:你,对对方的尊称穷:穷尽殆:危险长:永远,长久见笑:被耻笑
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方:道
2.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闻道百:听说,知道,动词
闻 且夫吾尝闻:听说,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孚信:开始,起初,名词
3.古今异义:
至于 古:到达 今: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 古:面朝东 今:东边
河 古:黄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
4.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词活用为动词,按时
顺流东行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朝东
天下之美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美景
5.特殊句式:
(1)莫己若:倒装句,即“莫若己”: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2)我之谓也:倒装句,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状语后置句,即“吾长于大方之家见笑”: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四.脱离资料,用自己的话准确翻译全文。
五.当堂练习:
1.选择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秋水时至(按时) 百川灌海(注入)
B.泾流之大(直流的水波)两涘渚崖之间(水边)
C.东面而视(东边) 不见水端(尽头)
D.闻道百(听说) 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认为……少)
2.翻译重点句子: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________________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理复习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词多义:
若 闻
始
古今异义:
至于 东面 河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理解课文,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字词、句子翻译。
二、熟读课文三遍。
三、结合《点拨》第141页(三),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和中心思想。
四、结合《点拨》第141页(四),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五、人物形象分析:
课文通过对河伯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河伯这一鲜明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是骄傲自满,但是善于思考和自我反省。
六、后世由本文引申出的两个成语: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七、背诵课文。
八、当堂练习:
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文中写黄河水流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河伯善于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文蕴涵的道理,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的自知之明是可贵的,但随后的妄自菲薄并不足取。
B.人应该正确评价自己。
C.看到他人的伟大,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D.学,然后,知不足。
4.你知道出自文中的两个成语吗?请写出来,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完成《点拨》第143页到145页的作业。
《秋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品味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的特点。二、教学重难点:1.......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秋水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秋水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秋水《庄子》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2、学习对比的方法。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4、背诵课文。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