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科学金属教案”。
第1节课(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金属工艺学的概念; 2.了解主要的工艺方法;
3.知道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2.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3.发展现状和趋势; 4.本课程的特点;5.学习方法; 6.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 1.主要的工艺方法; 2.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原则、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0 3.发展现状和趋势;4.本课程的特点;5.学习方法;6.重要性。
六、布置思考题
1.试述金属成形的主要方法。
第2节课
(第一章 工程材料基础知识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强度和塑性指标的符号、单位及意义;
2.掌握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测定原理、方法、符号及应用。3.了解拉伸试验方法和拉伸曲线图; 4..了解多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强度指标; 2.塑性指标; 3.硬度; 4.冲击韧性; 5.疲劳强度。
三、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的概念 难点:疲劳强度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强度指标;15 2.塑性指标;10 3.硬度;10 4.冲击韧性;5 5.疲劳强度。5
六、布置思考题
1.一铜棒的最大拉应力为70MPa,若要承受2000kg的载荷,它的直径是多少?
第3节课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2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纯金属结晶过程,过冷度与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细化晶粒的措施,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2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3.掌握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4.了解铁碳合金状态图各相区的组织及性能,以及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同素异晶转变; 3.铁碳合金状态图;
三、重点、难点
重点:铁碳合金状态图。
难点:铁碳合金的凝固过程分析。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授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10 2.纯铁的晶体结构5 3.同素异晶转变;5 4.铁碳合金状态图;25
六、布置思考题
1.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5钢和T10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2.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
第4节课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3 工业用钢)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碳钢中常存元素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2..基本掌握碳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3.了解选材的一般原则。
二、教学内容纲要 1.钢的分类; 2.碳素钢; 3.合金钢;
三、重点、难点
重点:钢的分类及牌号 难点:合金钢的牌号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钢的分类;
2.碳素钢;
3.合金钢
4.零件选材原则。10
六、布置思考题
仓库中混存了相同规格的20钢、45钢和T10钢,请提出一种最为简便的区分方法。
第5节课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4 钢的热处理
一、整体热处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求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普通热处理的工艺特点; 2.掌握防止淬火开裂和减少变形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热处理概念; 2.退火和正火; 3.淬火和回火。
三、重点、难点
1.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方法; 2.几种热处理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热处理概念;5 2.退火和正火;20 3.淬火和回火。20
六、布置思考题
1在普通热处理中,加热后进行保温的作用是什么?
第6节课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5 钢的热处理
二、表面热处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钢的表面淬火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2.了解表面化学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表面淬火; 2.化学热处理。
三、重点、难点
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2.钢的渗碳。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表面淬火;2.化学热处理。25
六、布置思考题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否需要保温?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有何特点?为什么?
(第二章 铸造生产 §1铸造工艺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影响充型能力的各种因素;
2.了解凝固与收缩、内应力、变形和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3.了解铸件质量控制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液态合金的充型; 2.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3.铸造内应力、变形与裂纹; 4.铸件质量控制。
三、重点、难点 1.充型能力。2.内应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原则、讲解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液态合金的充型;15 2.铸件的凝固与收缩;10 3.铸造内应力、变形与裂纹。15 4.铸件质量控制。5
六、布置思考题
1.提高浇注温度可以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但实际中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2.试述防止铸件变形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8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2常用合金的铸件生产
一、铸铁件生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求掌握铸铁的分类;
2.了解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基本掌握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成分、组织、性能、牌号及用途。
二、教学内容纲要 1.铸铁的分类; 2.铸铁的石墨化; 3.灰铸铁; 4.可锻铸铁; 5.球墨铸铁;
三、重点、难点 1.灰口铸铁;
2.石墨化及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铸铁的分类;5 2.铸铁的石墨化;10 3.灰铸铁;10 4.可锻铸铁;10 5.球墨铸铁。10
六、布置思考题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并说明石墨形态对铸铁的性能影响?
第9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2 常用合金的铸件生产
二、铸钢及铜铝合金的生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铸钢的分类及牌号; 2.了解铸钢的生产特点;
3.了解铸造铜、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 4.了解铜、铝合金的生产特点。
二、教学内容纲要
1.铸钢的分类及牌号; 2.铸钢的生产特点;
3.铸造铜、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 4.铜、铝合金的生产特点。
三、重点、难点 1.分类及牌号; 2.铸造工艺。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铸钢的分类及牌号;5 2.铸钢的生产特点; 15 3.铸造铜、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10 4.铜、铝合金的生产特点。15
六、布置思考题
制造铸铁件、铸钢件和铸铝件所用的熔炉有何不同?所用的砂型又有何不同?为什么 ?
第10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3砂型铸造常用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的常用方法; 2..了解浇、冒口按放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手工造型方法; 2.简介机械造型方法; 3.浇、冒口的设制。
三、重点、难点
1.常用手工造型方法; 2.浇注系统设计。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简介手工造型方法;25 2.简介机械造型方法;10 3.浇、冒口的设制;10
六、布置思考题
1.请说明模型、铸件、零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11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4 砂型铸造工艺
一、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浇注位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并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浇注位置的选择; 2.分型面的选择;
三、重点、难点 工艺条件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浇注位置的选择;20 2.分型面的选择;
六、布置思考题
1.试述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第12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4 砂型铸造工艺
二、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铸造工艺图的绘制及标注方法;
2.较熟练地运用浇注位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来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
1.铸造工艺图的绘制方法; 2.铸造工艺图的标注方法。
三、重点、难点 工艺条件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铸造工艺图的绘制方法;25 2.铸造工艺图的标方法。20
六、布置思考题
图示铸件有哪几种分型方案?在大批量生产中该选择哪种?(P69 C图)
第13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5 特种铸造
一、熔模、金属型、压力和低压铸造方法及应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工艺方法及应用; 2.了解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工艺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熔模铸造; 2.金属型铸造; 3.压力铸造; 4.低压铸造。
三、重点、难点 1.熔模铸造原理。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熔模铸造;15 2.金属型铸造;10 3.压力铸造;10 4.低压铸造。10
六、布置思考题
什么是熔模铸造?试用方框图表示其大致工艺过程。
第14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5 特种铸造
二、离心铸造和其它特种铸造方法及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离心铸造工艺方法及应用; 2.了解其它特种铸造工艺方法及应用; 3.掌握常用铸造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离心铸造
2.其它特种铸造方法; 3.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
三、重点、难点
1.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离心铸造;15 2.其它特种铸造方法;15 3.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15
六、布置思考题
下列铸件在大批量生产时,以什么铸造方法为宜?
铝活塞
缝纫机头
汽轮机叶片
气缸套
车床床身
摩托车气缸体
汽车喇叭
大口径铸铁污水管
大模数齿轮滚刀
第15节课
(第二章 铸造生产 §6 铸件结构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2.了解铸件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其质量与成本的影响。3.掌握铸件壁厚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4.了解铸件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其性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如何使铸件结构便于起模; 2.分型面尽量为平面; 3.少用型芯。
4.合理设计铸件壁厚; 5.铸件壁的联接; 6.防裂筋的正确应用。
三、重点、难点
1.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 2.结构与铸件性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如何使铸件结构便于起模;7 2.分型面尽量为平面;8 3.少用型芯。5 4.合理设计铸件壁厚;10 5.铸件壁的联接;7 6.防裂筋的正确应用。8
六、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进行铸件设计时,就要初步考虑出大致分型面?
第16节课
(第三章 金属压力加工 §1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变形机理;
2.掌握金属常温下塑性变形时组织性能变化,3.掌握加工硬化现象的利与弊及如何消除; 4.了解影响可锻性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纲要
1.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
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金属的可锻性。
三、重点、难点
1.加工硬化、再结晶; 2.纤维组织。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15 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5 3.金属的可锻性。15
六、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铁丝能在反复弯曲后而折断?
第17节课
(第三章 金属压力加工 §2 锻造)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基本掌握自由锻造主要几种工序的定义和应用; 2.能合理地确立锻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了解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锤上模锻、胎模锻造工艺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自由锻; 2.模锻; 3.胎模锻;
4.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5.锻件结构工艺性。
三、重点、难点 1.锻造方法;
2.锻件结构工艺性。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自由锻;10 2.模锻;10 3.胎模锻;5 4.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10 5.锻件结构工艺性。10
六、布置思考题
1.“趁热打铁”的含义何在?碳钢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是如何确定的?
第18节课
(第三章 金属压力加工 §3 板料冲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基本掌握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
2.掌握凸凹模间隙及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3.了解拉伸系数的应用; 4.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分离工序; 2.变形工序; 3.冲模简介;
4.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三、重点、难点 1.分离与变形机理; 2冲压件结构工艺性。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分离工序;15 2.变形工序;15 3.冲模简介;5 4.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10
六、布置思考题 1.什么是冲压?
2.冲压用的原材料是什么? 3.冲压属于热变形吗?。
第19节课
(第四章 焊接 §1 电弧焊)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手工电孤焊电孤的产生、构造、极性及应用; 2.基本掌握焊条的要求、组织、分类、牌号及选用; 3.掌握手工电孤焊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焊接电弧;
2.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3.焊接应力与变形; 4.焊条电弧焊; 5.埋弧焊; 6.气体保护焊。
三、重点、难点 1.电弧焊;
2.焊接应力及变形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焊接电弧;5 2.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10 3.焊接应力与变形;10 4.焊条电弧焊;10 5.埋弧焊;5 6.气体保护焊。5
六、布置思考题
1.焊接电弧是怎样的一种现象?电弧中各区的温度多高?用直流和交流电焊接效果一样吗?
第20节课
(第四章 焊接 §2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金属的可焊性概念及金属材料的可焊性;
2.了解焊接缺陷种类、特征、产生原因及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3.了解铸铁、铜、铝及其合金的焊接。
二、教学内容纲要 1.金属材料的可焊性; 2.碳钢的焊接;
3.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4.铸铁的补焊;
5.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
三、重点、难点
1.金属材料的可焊性; 2.铸铁的焊接。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金属材料的可焊性;10 2.碳钢的焊接;10 3.合金结构钢的焊接;10 4.铸铁的补焊;8 5.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7
六、布置思考题
1.某种钢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0.12%,Mn=1.5%,V=0.15%,Mo=0.5%,试分析其焊接性及焊接时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第21节课
(第四章 焊接 §3 焊接结构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接头型式和接头位置; 2.基本掌握焊接结构的工艺性。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 2.焊缝的布置;
3.接头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4.坡口形式; 5.接头过渡形式。
三、重点、难点
1.焊接件材料的选择;
2.接头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10; 2.焊缝的布置;10 3.接头形式的选择与设计;10 4.坡口形式;10 5.接头过渡形式。5
六、布置思考题
1.如图所示三种焊件,其焊缝布置是否合理?或不合理,请加以改正。(图P169)
第22节课
(第五章 切削加工 §1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刀具的结构与材料; 2.了解刀具角度与切削加工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切削运动; 2.切削用量; 3.切削层参数; 4.刀具材料; 5.刀具角度; 6.刀具结构。
三、重点、难点 1.切削用量; 2.刀具角度。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切削运动;5 2.切削用量;10 3.切削层参数;5 4.刀具材料;5 5.刀具角度;15 6.刀具结构。5
六、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不宜用碳素工具钢制造拉刀和齿轮刀具等复杂刀具?为什么目前常采用高速钢制造这类刀具,而较少采用硬质合金?
第23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2 金属切削过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金属切屑的形成过程;
2.了解积屑瘤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及如何控制; 3.了解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方法;
4.了解切削热和刀具耐用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切屑形成过程及切屑种类; 2.积屑瘤;
3.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5.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
三、重点、难点
1.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2.切屑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切屑形成过程及切屑种类;10 2.积屑瘤;5 3.切削力和切削功率;10 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10 5.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10
六、布置思考题
1.何为积屑瘤?它是如何形成的?对切削加工有哪些影响?
第24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3 机床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2.重点了解机床的机械传动; 3.简单了解机床的液压传动。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机床的类型; 2.机床的基本构造; 3.机床的机械传动; 4.机床的液压传动。
三、重点、难点
1.机床的基本构造; 2.车床的机械传动。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min)1.机床的类型;2.机床的基本构造; 10 3.机床的机械传动; 20 4机床的液压传动。
六、布置思考题
1.机床机械传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优缺点?
第25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4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一、车、钻、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车、钻、镗、刨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2.钻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3.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4.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三、重点、难点 1.应用; 2.工艺特点。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15 2.钻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10 3.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10 4.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10
六、布置思考题
1.加工要求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的紫铜或铝合金轴件外圆时,就选用哪种加工方法?为什么?
第26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4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二、刨、拉、铣、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拉、铣、磨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2.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3.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三、重点、难点 1.应用; 2.工艺特点。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5 2.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20 3.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20
六、布置思考题
1.磨孔和磨平面时,由于背向力的作用,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形状误差?为什么?
第27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5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各种加工面的加工方法;
2.能对典型表面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较合理地按排加工方案。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外圆面的加工; 2.孔的加工; 3.平面的加工; 4.成形面的加工 5.螺纹的加工; 6.齿轮齿形的加工。
三、重点、难点
1.各种典型面的加工方案; 2.齿轮齿形的加工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外圆面的加工;5 2.孔的加工;5 3.平面的加工;5 4.成形面的加工;10 5.螺纹的加工;5 6.齿轮齿形的加工。15
六、布置思考题
1.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什么常把粗加工和精加工分开进行? 2.车削螺纹时,主轴与丝杠之间能否采用带传动?为什么?
第28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6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工件的安装和夹具)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 2.初步了解工件的安装和夹具的概念; 3.初步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2.生产类型; 3.工件的安装; 4.夹具简介;
5.定位基准的选择。
三、重点、难点
1.工件的安装与夹紧; 2.六点定位原理。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8 2.生产类型;7 3.工件的安装;10 4.夹具简介;10 5.定位基准的选择。10
六、布置思考题
1.何为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加工时,工件是否都要完全定位?
第29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6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二、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
2.能编制简单的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工艺文件的编制;
2.轴类零件的工艺过程编制示例; 3.套类零件的工艺过程编制示例; 4.箱体类零件的工艺过程编制示例。
三、重点、难点
1.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 2.箱体类零件的编制。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工艺文件的编制;5 2.轴类零件的工艺过程编制示例;15 3.套类零件的工艺过程编制示例;10 4.箱体类零件的工艺过程编制示例。15
六、布置思考题
1.拟定零件工艺过程时,就考虑哪些主要原因?
第30节课
(第五章 切削运动 §7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零件的结构的好坏对于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能对简单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概述; 2.一般原则; 3.实例分析; 4.讨论。
三、重点、难点 1.一般原则; 2.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 1.概述;5 2.一般原则;5 3.实例分析;20 4.讨论。15
六、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在零件设计时要考虑其结构工艺性?
《金属的性质》复习教学设计杞县一高附中 孙岩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一些物理性质。2、认识常见金属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的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
金属工艺学教案绪论一、为什么要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是一门传授有关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它主要传授各种工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1.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永宁县王团回民小学 谭新伟 【教材分析】:《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是在学生认识了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