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有所敬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
国旗下讲话稿——《有所敬畏》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有所敬畏》。
有一母亲到一佛寺拜佛去,路过一座神庙,就拐进去烧了三炷香拜了拜。出来后,女儿问母亲:我们去拜佛,您为何进了山神庙?母亲答:神也是佛,佛也是神。在母亲眼里,只要坐在寺庙观里面的,都是神佛,都要拜。
这就是敬畏。
天空闪电雷鸣,孩子很怕。母亲就把他揽在怀里,温柔地说:“孩子,不用怕,我们是好人!”
这也是敬畏。
在西藏的雪域,朝圣的人们,张开手臂拜倒在巍峨的群山脚下,映着神圣明净的山顶的雪峰,表情虔诚而肃穆,那情形让人看了禁不住要双手合十。
这都是敬畏。
这些都是民间最质朴本能的敬畏,若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它不失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约束或者纠正我们参差不一的心灵。
可是,同学们你说今天站在这里的同学们,有多少同学存在敬畏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的升旗礼,你对这个升旗礼在内心里面有敬畏感吗?
——我留意了一下,发现不是个别而是有哪么一部分同学,有的两手插在口袋甚至放在屁股后面两脚成休息状态,更甚者在交头接耳的也有。又或是双手交叉相拥,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心理学上称为自我防御状态—不要搞我~!拜托~!我们是在进行升旗礼啊,你防御个啥?真要是当作是一个负担你就不要出现在这里!
国旗法有明确的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听着,是肃立致敬。我们的同学,你的肃立在哪里?你的致敬在哪里?
回到我想说的,那部分同学的敬畏感何在?国旗法的规定那是外在的刚性要求,而关键是我们内在的对这个升旗礼有没有心存敬畏。
没有敬畏感,人也许就不再是人,至少非君子。在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上批斗活动非常频繁复杂,昨天批斗那个今天批斗这个。一位大妈对儿子说:“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事,我不清楚:现在你都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有一句话我要说给你听,就是你出去后无论做什么,做之前都要摸着心口想一想,所做的这些,十年后能不能见人,百年后敢不敢见鬼?如果不能,不敢,我劝你就不要去做了,头上三尺有神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
大妈这话多么朴素,却是做人的根本。
因为,有所敬畏的人,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有所敬畏,才能有所坚守;有所敬畏,才能让自己在物质诱惑下,葆有纯净的心灵。
同学们,我们学校更名为海珠实验中学,大家知道“实验”两字何解吗?我告诉你:“实验”两字代表先进的所在,“实验”两字代表优秀的标志!
以前,我们的同学总喜欢议论说哪间的学校的同学如何优秀,成绩如何的好,如何的强劲之类的话。今天,站在这里的每一位同学,你们将会换过来,成为其他学校同学口中议论、羡慕、称赞的对象。
同学们,有所敬畏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吧。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完善的一生。那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有所敬畏地看待那些貌似限制了你自由的规章制度吧。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如果准备好了,我要告诉你一句话:你的明天就是先进的所在,你就是优秀的标志,你走出校门就是其他学校同学口中羡慕、称赞的对象!
同学们,努力吧,会有用的!谢谢!今天我的讲话完了,谢谢。
敬畏的力量据说,孔子是个无神论者。孔子很严谨,常告诫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能确定的事情他不会贸然认可,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他很重视祭祀,《论语·八佾......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有所敬畏美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有所敬畏美文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
敬畏篇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敬畏什么的人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