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学笔记总结”。
1.美的形态有那些类型?
答:美的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形式美。
①其中,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其实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包含原生态自然的美、人文景观的美,其特点是丰富多样性、易变性、侧重形式美。
②社会美是一种现实的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其特点有:社会功利性、社会伦理性和社会差异性;其审美标准是:真、善、美。社会美包括:社会主体美,社会活动美和社会景物美。
③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包括:实用艺术美,造型艺术美,表演艺术美,语言艺术美和综合艺术美,共同特征是形象性和意蕴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情感性。
④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组合后产生的美,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形式美是人们长期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审美规律。其主要法则(形式美的表现)有:单纯齐一美,对称均衡美,调和对比美,比例和谐美,节奏韵律美,多样统一美。2.比较评价朱光潜与李泽厚对自然美的理解。
答:朱光潜:主客统一说。朱光潜认为自然美是人的主观与自然的客观相融合后产生的美感,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认为自然美与艺术美一样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实为雏形起始阶段的艺术美。
李泽厚:客观社会说,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李泽厚认为自然的美在于自然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认为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也不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而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李泽厚认为自然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人通过生产劳动的实践改造了自然界,人在这个人化的自然中看到的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就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样就产生了美感,所以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3.你如何理解社会美的标准?
社会美的标准是真善美,社会美和真善美紧密联系着。真是感受社会美的前提和基础,真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及客观存在规律。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的目的。因此,人类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于相关规律的认识。
善即目的的功利性,善的东西是益于人的价值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对客观现实与主观目的的关系的认识形成善的观念。一般来说,在实践上符合人的实践的东西就是善的。在社会美中,以善为核心,社会美以善为前提,并且归根到底应符合和服从于善。
美作为人改造世界的能动创造的生活表现,从其历史发生和起源来看,把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作为前提,就其历史结果看,与真是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历史成果、作为客观的对象来看,真、善、美是同一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地联系在意的三个方面。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它体现客观规律或符合客观规律的方面去看是真,就它符合一定时代阶段的利益、需要和目的的方面去看是善,就它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量的客观的具体表现方面去看是美。4.你如何理解崇高美的本质?
答:①(定义)崇高美是指对象特别伟大、出众、能引起人的赞叹或敬仰,它是一种庄严的美,圣洁的美,雄浑的美。
②(原因)崇高美是人对严峻的矛盾斗争的一种情感肯定,是人对自然改造中的情感肯定,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美。
③(特征)崇高美的形象在形式上表现为巨大、雄伟,是一种充满矛盾冲突中由不和谐走向和谐的动态美。
④(审美功能)崇高美的东西能引起人一种悲壮的美感,一种崇敬、崇拜的美感,能让人感到人格和精神的升华。
⑤(表现)生活中崇高美常表现为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在艺术中崇高美则得到最集中、真实的反映,如《敕勒歌》,徐悲鸿的《奔马图》。5.你如何理解悲剧美和喜剧美?
答:悲剧美是崇高美的艺术形态;悲剧美与悲观、悲惨、消沉等是不同的范畴;类型有:英雄悲剧美、普通人的悲剧美、旧事物旧制度的毁灭、社会主义在社会中的悲剧美;它的审美功能是:在快感中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动、鼓舞人们的精神。
喜剧美的特征是在倒错的形式中显示矛盾和意义、在错位中展示荒唐可笑的事物、在夸张中凸显错误和丑陋;类型有:讽刺式的、幽默式的、歌颂式的以及悲喜剧美;它的审美功能有:使人获得惊喜美感,具有娱乐功能;使人获得自我肯定的美感;使人获得对人生的顿悟式的发现美感。
6.你怎么看待优美的本质?
答:优美是美的一种范畴,是指事物的各种关系处于一种相对统一的状态。优美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偏重于静态的美。优美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主客体在实践中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是一种情感状态的和谐。优美能够让我们产生平和、愉悦以及喜爱亲近的情感肯定,强调真善美。其形式上常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7.你如何理解美的鉴赏的条件?
答:主观:(1)健全的审美感官(2)健康的审美趣味(3)必备的审美修养(4)具备一定的审美心境
客观:首先对象必须是美的事物。(1)具备生动鲜明的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感到愉悦(2)具备形象的完整性:审美对象有时候也不尽完整,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想象进行弥补,这也是一种完整(3)具备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合规律性是指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性,合目的性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8.你如何理解美的鉴赏标准问题?
答:差异性、共同性、尺度、审美标准,所谓美的标准就是人们在长期美感实践中共同形成的,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尺度。其中包括:
A客观真实性:生活的真,符合规律性的情感抒发,即情真、理真 B目的功利性:“善”,有益于人类价值,在社会美中,要以“善”为核心
C形象的完整性:形象本身的完整,主体形象与构成它的环境形成一个统一整体。9.你如何理解建筑艺术美的历史底蕴?
答:1)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
2)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3)建筑形象具有象征性和形象美,表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4)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时代的面貌。
5)建筑可以说是一种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反映了人类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的规律。
6)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基础,可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如中国古代颜色鲜艳的琉璃瓦,西方教堂的彩绘玻璃。
7)优秀的建筑艺术,其材料能够排列出一定的风格和情调。如欧洲中世纪的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让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无限性和超越性;中国封建时代的四合院则渲染出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和安静、迟缓的生活节奏以及自给自足的生活情调。
8)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艺术家因地制宜,从整体格局出发,对自己的艺术构思做出调整。如悉尼歌剧院坐落在大海之滨,周围环境也是建筑本身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10.你如何理解服装艺术的得体美? 答:包括:气质、体形、职业、年龄、环境、季节协调一致
(1)服饰与人的形体的得体美:服装要适合人的体形;标准:衬托人体,修饰人体,美化人体;穿衣:弥补形体不足,扬长避短
(2)服饰与环境的得体美:职业环境、交际环境、年龄环境、季节环境
(3)服饰与服饰的得体美:服装总是与服饰连在一起,服饰是服装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得体美能对艺术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服饰的品种多,领带、胸花都能对服装美起到点化作用;简洁、精致、合理是服饰与服装搭配的原则。11.比较分析中西绘画艺术美的审美特征。
1)中国绘画讲究笔墨,探究笔墨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色彩,追求形色美。
2)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创造综合美,西方传统绘画则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展示独立美。
3)在中西绘画创作中,中国水墨画注重媒介特征:毛笔、宣纸、水墨,注重诗书画结合,擅长写意特色;油画则更注重色块组合表现,光影与色彩的透视处理,以细节的真实性表现生命的本质美。
4)中国的绘画中多以山水花鸟为主题,人物则处于从属地位,自然本为主义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色;在西方绘画中人物占据了核心地位。西方绘画以人为主要描绘对象,追求造型的准确、质感、光感。
12.为什么说舞蹈具有“活的绘画”“流动的雕塑”之美誉?
答:(1)舞蹈艺术是以表演者的形体动作为手段,通过人体造型以及有节奏、有韵律的活动来表达情感的艺术; 抓住瞬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运动的变化,是动态的时空形象,具有造型美、节奏美、意境美(2)三者都是体现了艺术的造型性,舞蹈是动态的,绘画和雕塑是静态的,绘画和雕塑都是以特定的造型画面表达情感,而舞蹈是一个个动作、姿态、造型、画面的联络、更迭、变化,体现表演者的情感,因此。。13.你如何理解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答:美的创造:人类在一般实践创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的审美理想、指导下,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不是自由劳动,是劳动者失去了劳动的兴趣,是劳动者创造力受到压抑和扼杀,所以异化劳动使劳动者无暇顾及到美的创造
(1)异化劳动不是自由劳动,但它也以创造使用价值为目的(2)异化劳动也体现审美。异化劳动虽然是强制性的,但一定程度上在劳动产品上体现劳动者的主观性和审美理想。
(3)异化劳动从劳动分工开始,为美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总的来说,异化劳动不利于美的创造。14.比较分析中西方美的创造特征。
答:西方:(1)美的类型大整合,将各种艺术特征融为一体(2)美的结构大开放,有单一方面变为多元立体(3)美的技巧大超越
15.你如何理解美的创造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关系?
答:美的创造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合目的性平衡律与合规律性协调律。
①首先,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个自然而存在,同时,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这样,人类为了维护个体和整个族类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同周围的环境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这就是合目的性平衡律的基本含义。
②其次,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地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要取得积极的效果,还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各种规律,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就是现实美创造中的合规律性协调律。
③上述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合目的性平衡律只有在合规律性协调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合规律性协调律必须符合合目的性平衡律的要求才有意义。16.比较中西方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之异同。
答:西方:(1)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本质;(2)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探讨美的本质(3)从社会生活探讨美的本质。美学家探讨美的本质基本上是与哲学相联系的,根本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只是强调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而离开了其社会性。
中国:古代(1)从“功利性”角度:研究人的“内在美”(2)从艺术的角度:美是主客关系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的风格(3)现实生活角度:刘勰:美是自然之道、刘禹锡:美在于有形的客观物质
西方:形而上的探讨,对美的探讨是对世界观的探讨,理性的 ; 中方:直接结合审美对象的探讨,形而下,感性的。17.比较分析我国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及其美学观。
答:①以高尔太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认为美是人的观念,不会物的属性);
②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论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③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认为只有在主观与客观产生关系后才能产生美; ④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学说(认为美在于客观事物所包含的社会性,客观事物有了人的痕迹才叫有社会性)。
18.作为一位将来的文秘人员,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美学修养?
(一)仪表美
仪表美常以端正的面孔,匀称的体态,优雅的风姿显示出来。是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的,仪表是秘书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在别人心目中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秘书这个职业已不仅仅是局限在公司里面,逐渐出现在外交场合,所以不仅代表自身的形象,还代表单位的形象,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以及行为。
(二)语言美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作为一个秘书人员语言美很重要。向上司报道情况、撰写文书、向客户介绍自己的公司项目的时候就需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人格美
秘书的人格美即内心美,是做好秘书工作的根本保证。秘书只有具备了美的内心,才能自觉地追求秘书工作中的完美性,内在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要通过与人的接触才能慢慢发掘,是一种不同于着意修饰的天然形态,对于人来说,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美,它显示着秘书的才能,修养和性格。
(四)工作才能美
秘书工作处于一个繁杂多变的环境中,秘书的工作才能直接影响秘书的工作效率。因此,秘书要想自如地应对秘书工作,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19.谈谈孔子(或老子、蔡元培、朱光潜等)的美育思想。
孔子:美育思想以“仁”为核心,认为美育是造就仁人君子的必要途径。他把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本质思想是奴隶制的伦理教育思想。他非常注重文艺作品的审美功能,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孔子重视诗乐,更是看中他们的教化作用,看中它们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的影响。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育思想在荀子和孟子身上得到发扬光大,更注重人的内在修养。除此以外,孔子还注重从自然美中进行审美教育。
20.你认为当前高校的审美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1“感性学”的意义 第一,心理结构与人类知识体系的健全。 知——理性——逻辑学 ;意——意志——伦理学 ;情——情感——美学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理性的历史:“爱智者” →柏拉......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体育美学的建立 1.什么是体育美学 体育美学是探讨人在体育领域内如何进行审美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是体育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体育美学运用美......
一、美学学科的建立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1.审美意识的形成(1)审美意识是一些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形态。(2)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悠久......
填空1.著名人物关于美的定义。 古希腊到中世纪:柏拉图感慨“美是难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认为美是和谐;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认为美是快感; 美学学科诞生后:鲍姆加登“美是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老子美学思想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