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_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5 20:33: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刘志远

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和完善着学校的整体管理,起到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的作用。同时学生自我管理也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尊重学生核心, 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本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完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机制,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自身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调配自我资源,有效地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各种教育管理手段,开展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简单地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是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高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而是将管理这把抓手放在隐形地方,强调学生自治,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社会发展目标、学校教育目标、个人学习目标和个人有效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有机的统一。其中,个人学习目标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个人的有效行为则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具体实践。现代教育强调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精神的人,强调学生要具备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意义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自我评价、控制能力增强,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体验日益丰富, 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 他们已具备了较强的自我管理、民主自治能力。在这样的客观现实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各级各类的高质量人才。现阶段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到工作岗位后“不适应”的问题。他们往往在具体的工作面前束手无策,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弱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方面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与他们在校期间缺乏应有的实践锻炼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需要从多种渠道入手。实践表明,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便是其中一项有效的途径,它对促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满足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 现阶段,高校扩建、后勤社会化, 大学宿舍呈现出社区化趋势,学生住宿分散, 班级的概念逐渐模糊和淡化, 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开展, 使得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控能力有所下降。同时网络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工具, 为大学生提供了空间上的无边界, 时间上的无限制, 伦理观念上的无约束的环境, 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 人格向着非常规的方向发展。加之相当部分高校管理模式和思政工作人员的数量及质量问题变化不大,旧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工作发展的新需求。因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对适应思政新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满足大学生差异化培养需求

随着学生在校人数增加迅速, 个体间的差异日益明显, 并出现了一些特殊群体, 如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家庭背景、民族状况等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现今的大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习惯了由父母包办的生活, 习惯了中学老师的指挥棒, 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缺陷。升入大学后, 他们脱离了各方面的监护, 相对开始独立自主地生活,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机制,对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尽快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对策

1、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从学生思想意识层面入手,利用和谐校园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元素,结合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工作内容,积极宣传自我管理,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其自身发展的现实作用和潜在意义。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激起他们积极进行自我管理的动机和需要,增强自我管理的原动力。其次要合理引导思想。学生工作部门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关心的热点和碰到的困难问题,以此为突破点,合理引导学生思想朝着有利于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间接达到管理的预期目标。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要使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实行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而必须有一些制度作为底线,否则,难以把握大学生的发展方向,违背高校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起着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总之,大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3、加强学生组织建设,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生组织主要是指校、系、班级的学生会或班委会、团组织和其它社团组织。这些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 也是学校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学生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理论、时事政治、业务知识, 通过举办演讲会、座谈会、报告会, 组织学生参观、访间、调查和参加劳动等活动, 帮助学习共同探讨理想与现实、自由写纪律、民主与集中、权利和义务、学习与工作, 事业与爱情、个人与集体等方面的关系。依靠正确的导向, 在学生中形成追求进步, 关心集体的舆论, 形成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良好的学风, 形成遵纪守法、讲究道德的文明环境。

4、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校应积极制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办法,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机构的建设,吸纳学生参与学校和相关的民主管理实践过程。同时,将有关学生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自我管理的结果等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公开,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加强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引导中,定期举办

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用科学的管理理论解决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难题。

5、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生在学生时期思想可塑性大,在没有外界约束、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因此,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要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要促使学生及时地、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要求来调控自己的行为。此外,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积极开展目标教育,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充分相信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当今学校部分学生面对学习目标的缺失无所适从。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目标辅导,培养他们的目标意识,让他们学会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只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我管理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管可行性。

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的,是新时期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新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对于优化高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大学生自我管理

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以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大学生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这一工作......

大学生自我管理方案

培养大学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

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生自我管理心得体会

大学生自我管理心得体会......

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对普通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下载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