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研究初探~牛山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自我管理初探”。
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研究初探
牛山林1付振
2(1安徽新华学院 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88,2浙江省义乌市祥胜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我国民办高校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增加竞争力,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及学生特点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已经成为决定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使民办高校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方式,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体系
一、前言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截止2008年,全国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有640所,占普通高校的28%左右;在校生达到了400多万,占普通高校人数20%左右。但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2010年各高校招生工作就面临了生源严重紧缺的问题,民办高校如何将教育达到人民满意的目标,如何在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如何谋求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管理已经成为决定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在实践中,民办高校对学生管理缺乏高度重视,学生管理仍然停留、延续过去的传统方式,缺乏创新转变。如何应对教育大众化、生源特殊化、信息网络化、管理人本化、需求多元化等诸多挑战,如何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民办高校必须积极更新管理观念、切实转变管理方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特征及其心理特点
民办高校学生相对于公办高校学生有其特殊的特征:
1、民办高校是在与公办院校和其他民办高校的竞争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导致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管理难度大;
2、民办高校学生普遍优越感强、自我意识强。尽管贫困生也不在少数,但普遍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因此学生优越感、自我意识、自我表现能力较强;
3、学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学生缴高额费用上学,学生与学校关系变换成了消费者与提供消费的关系,学生心态变化迫使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学校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
4、民办高校学生尽管不乏佼佼者,但普遍学习基础差,存在偏科现象,自律能力不强,造成了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足。自觉性较差、学习上的自卑与生活上的优越性交替存在,使很多学生存在学习上的自卑情绪,对自己没信心,导致学生心态变化动荡较大、稳定性差。
5、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在学生管理模式上更倾向于严格管理,尤其强调纪律管理和卫生管理。
三、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
安徽新华学院建院十年来,目前学生已达两万多人,有本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学生学习问题一直较为突出。经过几年来的各种调查和跟踪分析,就我院学生总体情况而言,大校级项目:校级教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jy020)
作者简介:牛山林(1985.12-),河南周口人,现为安徽新华学院 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部分同学能够努力学习,学习成绩逐步上升,但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概括如下:
1、学习基础差,入学分数低
本院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三批层次,入校时与本科一批、二批相差分数较大,但本科四年里仍要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和要求,因此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过程较为吃力,通过对部分学习成绩较低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问到“高考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时,大部分回答为不努力学习、偏科和学习不得法,这就给上大学后的学风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2、学习不努力,学习自觉性差
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努力的表现比较突出,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严重,甚至出现因抽烟、喝酒、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的,追其原因主要是散漫成性、缺乏自觉。
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
学生上大学后普遍有一种“上大学,松口气”的心理情绪,这样他们上大学的真实学习目的也就“暴露”得十分明显。学生学习目的已趋于多元化,仍有多数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找工作,但也出现了不少学生是为了拿一张文凭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认为是为报效祖国、争第一的却寥寥无几,更甚者根本没有目的,可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的紧迫性。
四、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国家实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人才越来越多地面向市场,市场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有关专业的设计和研究,能够独立地处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比较熟悉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成为在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而大学时代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则是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
从中学步入大学,学生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学习特点、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父母的呵护、老师的监护,许多学生学习和生活陷入了茫然的境地。如果不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其陷入生活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的境地。而且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喜欢独立地思考问题,在许多场合喜欢自我表现,思想上也较超前。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管理不能再因循传统的死抓硬管的模式,尤其是民办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在进行学生管理中更不能唯管理而管理,而应该在学生工作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校、院只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即可。
五、自我管理办法的实施与对策
1、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有效地调控和管理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对于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究竟是服务学校还是服务学生,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到高校教育目的、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是以社会本位为指导,以服务学校为工作导向,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学生对教育的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管理有了多元化的需求。因而,民办教育应破除传统观念学校与学生处于控制与服从的对立格局,变管理为引导,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和归宿,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接受教育、通过自我管理学会自律,最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
民办高校自我管理通过从一个专职教师到学生干部再到普通学生的运行机制为基础进行
[1]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
并在各个年级学生中成立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团总支、助理团、班委会、楼工委及餐饮会等学生自我管理机构,还应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组建各类社团,开展同学们喜欢的各种活动。
根据学生工作具体情况成立评优小组、文明宿舍评定小组、党小组等机构,并推选表现突出、威信高、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这些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具有比较严密的管理系统,各部门、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是相对独立,又是一个整体。
学生会组织在学管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定期组织会议,总结前段工作的经验得失,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下一段的工作,定期召开班长、团支书例会,并经常深入到班级同学中间,了解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及时反映学生群体的呼声与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因而,通过学生团体活动,逐步上升为所有学生的群体行为和意识,使学生们在工作中、活动中增强责任感、义务感与使命感,不断规范自己,逐渐克服懒散、被动、消极的一面,不断适应增加自己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促进学习良好氛围的发展。同时活动的开展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也使他们从参与管理中受到了锻炼。
因此,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实际上是通过学生组织这一途径一贯而下,纵向进行,横向展开,所以,学生自我管理工作能否做好,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3、管理体系的自我教育
(1)思想的指导
各项管理体系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大学生社团活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动活泼的学生活动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更好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对高校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培养。
(2)继承与创新
大学生社团活动要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已取得的良好经验,比如,组织志愿者服务,通过公益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公德意识和奉献精神;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元旦晚会等文艺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要结合最新的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以纪念会、座谈会、报告会、人文讲座等形式,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通过大学生科技节、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报告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
4、学生管理体系的自我管理
(1)科学引导学生团体发展,突出各自特色
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学生,针对不同的团体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始终以素质拓展为主线,积极发挥各类团体的作用,促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比如:对于读书协会等理论学习类社团,要以此类社团为龙头,带动其他社团的理论学习氛围,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和塑造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倡导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大力发展,比如说科技协会,要以专业为品牌特色,利用专业知识为同学们服务,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社投身科技学术活动的热情。对于志愿服务类社团,引导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思想和
[2]意识。
(2)建立稳固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全面调动各成员积极性,促进成员间交流。
加强内部的制度化管理,使学生组织工作流程更规范更具体,并制定规章制度,实现有序管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干部培养,量才录用,加强培训,确保学生团体负责人高素质和领导能力。最后,应该对学生进行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相关知识普及与培训,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团体的发展方向,并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3]生活,也使他们从参与管理中受到了锻炼。
5、大学生管理体系的自我服务
(1)完善服务职能,发挥大学生团体在学校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理念,扎根于广大同学之中,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多为学生干好事、办实事,成为学生意愿的代言人,学生合法利益的维护者。要增强大局意识,发挥上情下达的作用,及时将党的指示精神和学校有关情况传达给同学,并做好解释、协调等相关工作,巩固党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做到学生利益、学校利益的统一。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有关
[4]事务的管理,对学校进行民主监督。大学生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学生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学校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加深对大学生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新认识,学会调整自我,修正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更好的服务同学、学校、社会。高校大学生管理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舞台,民办高等学校在引导大学生管理体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5]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大学生管理体系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加强高校大学生管理体系建设,使大学生团体系朝着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北京: 中国青年研究, 2006.6.[2] 钟国芳, 王健.论学生社团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其作用发挥途径[J].江西: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3] 杨喜添.浅议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J].广州: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5.[4]吕晓娟,李泽林.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J].广州:成人教育,2005.1.[5]林峰.民办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5.2.项目来源:校级项目--校级教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jy020)
作者简介:牛山林(1985.12-),河南周口人,现为安徽新华学院 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 邮编:230088 邮箱:nsl20080808@126.com
民办高校学生园区管理归属感构建问题研究摘要学生生活园区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建立和谐的园区文化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园区归属感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
农村频发山林火灾的原因及防范策略作者:会仙真人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严防山林火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估的内容1.主客体评估指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评估指标包含主体评估指标和客体评估指标,分值25分。主体评估指标包括主......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建设随着民办高校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民办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高校组织层级结构末梢的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刘志远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和完善着学校的整体管理,起到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的作用。同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