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外交历史”。
2008中国外交:困难与挑战共生 信心与责任同在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冉):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置身于全世界的聚光灯下,中国外交经受住了一个又一个的严峻考验,在世界外交舞台上越发显示出理性与自信,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与您一同回顾2008年的精彩中国外交。
“2008年对中国来讲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对外交工作来讲是一个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克服了重重困难、闯关的一年,我们通过艰苦的努力,赢得了外交的又一个丰收年,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对2008年中国外交的高度概括。他说,2008年对世界来讲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人类社会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但挑战也是空前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对全人类的发展都构成了威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外交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8年5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胡锦涛和福田康夫在签署文件后握手。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摄
全方位外交彰显和谐理念:
★ 暖春之旅开启中日友好新篇章
★ 周边互访提升中国外交新高度
★ 亚欧合作携手共创和谐新世界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梦想与激情交汇的一年,是泪水与感动交织的一年。中国外交排除干扰,顶住压力,确保了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和周边环境的基本稳定。一年来,中国领导人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近40个国家,既有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有美、日等发达国家;既有双边访问,也不乏国际与地区间的多边对话。
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说,和谐世界的理念在2008年的中国外交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中国在多边外交舞台上越发彰显大国风采。郑启荣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一个有影响的大国,中国的发展跟世界的发展是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跟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日益紧密结合,这就决定了中国外交必须在多个领域、多个层次全方位地展开。”
首先,大国关系态势良好。中日关系的发展可谓2008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的首次访日,短短5天,胡锦涛出席了55场活动,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局面。人们有理由期待,中日关系将春暖常在。胡锦涛说:“我这次访问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可以说是一次暖春之旅,我衷心希望两国人民的友谊春暖常在。”
2008年,中美关系的全方位发展也为今后的中国外交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美两国元首通过首脑热线保持密切沟通;部长级互访频繁;刚刚在北京落幕的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战略对话,在美国政府权力交接之际,无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所坚信的,中美关系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王岐山说:“我们期待着与美国新一届政府继续开展坦诚务实的对话,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我坚信,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不可逆转,中美关系的明天会更美好!”
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一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年3月,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强化了相关各国“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识。
年中,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这是他今年2月就任韩国总统后的首次访华,两国决定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年末,中日韩领导人聚首日本福冈,三国领导人就中日韩合作、国际经济金融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三国决心密切合作,促进亚洲各国为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现亚洲自身可持续增长做出努力。
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指出,如此高密度、高级别的互访,反映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中国外交重要的战略依托。他说:“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中国本身发展离不开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的环境,所以在中国的外交布局当中强调周边外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说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处在一个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先哲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在睦邻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远在亚欧大陆尽头的欧洲朋友和大洋彼岸的拉美兄弟。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是2008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之一。来自亚欧两大洲45个成员的领导人和代表齐聚北京,围绕“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就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以及深化亚欧区域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议通过了3项成果文件,提出了17项合作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说,亚欧携手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加强和发展同亚欧国家友好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坚持同亚洲国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继续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互利合作,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亚欧会议进程,为推进亚欧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仅有请进来,还有走出去。岁末年终之际,胡锦涛主席踏上了远赴拉美的友谊合作万里行。秘鲁、古巴、哥斯达黎加……往访国政府和人民给予胡锦涛主席最高礼遇和热情接待,引起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外交部长杨洁篪指出,胡锦涛主席此访对推动中拉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12月13日,备受关注的北川新县城选址近日确定,预计2009年
2月底前开工。图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参观者点香献花悼念。
危机外交凸显自信 奥运外交履行承诺:
★ 沉着应对 力挽狂澜 西藏事件凸显中国外交成熟魅力
★ 以人为本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彰显中国外交开放务实
★ 气势恢弘 精彩难忘 奥运盛会打造中国外交难忘盛典
2008年的中国经受了接踵而至的考验:冰雪灾害;境外“藏独”分子和反华势力破坏奥运火炬境外传递;“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面对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外交沉着冷静,化挑战为机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强大自信的中国形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说,08年的中国外交在应对危机方面更加注重国际参与,实现了重大突破。他说:“我们现在解决危机不仅是关起门来去独自处理,同时也是采取国际协调的路线。加强国际协调可以说是我们应对危机外交一个重要的内容,让很多国家觉得中国应对危机的外交(手段)更灵活了,中国外交更加富有弹性了。”
特别具有开创意义的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迅速将救灾信息公开化,并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争取、接受了最大规模的国际援助。在抗震救灾中,迎来了新中国历史上接受的第一批外国救援队,甚至接受了外国军用飞机入境运输救灾物资。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决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普遍赞誉,也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8月8日,奥运圣火在鸟巢点燃,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共有204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本届奥运会,来自五大洲100多个国家的80多位外国政要来到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如此众多的外国政要云集北京,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奥运赛事紧张有序展开的同时,各国政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见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奥运期间,中国领导人与来华的各国政要总共进行了100多场会晤,达成了许多新的重要共识。
奥运盛会举世瞩目,外交盛典令人难忘。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搭起一座大舞台,显示出中国开放、自信、友善的形象。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表示,这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也是世界对中国的赞赏和尊重。郑启荣说:“中国充分利用东道主这个身份开展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外交活动,而且在礼宾礼仪上也做到了热情、友好、周到、细致,充分展示了中国友好合作的形象,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赞誉。奥运外交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为中国今后外交工作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新的基础。”
2008年10月9日,一名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工作时擦拭额头。由于信贷市场依然紧缩和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打压金融和能源板块,以及通用汽车股价跌至58年来新低,9日纽约股市再次暴跌,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
650点,收于8600点以下,标普跌幅也超过7%。新华社/路透
多元外交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坚定信心 共同应对金融风暴
★ 劝和促谈 积极斡旋朝核问题
★ 勇挑重担 努力推动世界和平
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发端于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海啸,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面对这一严重挑战,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了积极努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等等。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为使朝鲜半岛核问题和平解决,2008年,在中国政府继续积极斡旋之下,六方分别于6月和12月两度回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六角形谈判桌前,为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正如中方代表团团长武大伟所称,会谈“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
回头望,2008年的中国外交,是在危机与挑战、考验与机遇中走过来的。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站在国际外交的大舞台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重视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愿意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说:“2008年可以说它是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年份,是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也是在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成人礼,中国外交经历了一场大考,走向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时代,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地。”
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外交第八讲 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背景:2月6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月6日至8日赴俄罗斯索契出席......
中国外交 ————中国迈向更强大的第一步030=石XX论文摘要:随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分歧中日关系不断恶化且美日军事同盟的不断加强等外部问题,我们的外部仍存在危险的挑战,同时......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摘要: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和今年“两会”结束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着眼长远......
中国外交一、简答题:1、“亚罗“号事件2、契约华工在古巴3、中印边界问题4、中日关系正常化三原则5、中美“上海公报“二、问答题: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及其意义。2......
中国外交中国外交中国主张(1)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积极推进核裁军进程。(2)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切实减少核武器威胁。(3)巩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防止核武器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