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的挑战_中国外交挑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53: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外交的挑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外交挑战”。

中国外交的挑战

院系名称: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0921 姓名:陆岳

学号:0906100118 不知不觉中,祖国已迈入了21世纪,并且已经悄然走过了本世纪头十年。回首过往、展望未来、环顾四周,不禁感慨万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前所未有的干劲、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成就,将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世人毫不在意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欣欣向荣日益昌盛的全球为之侧目的新中国!其间,伴随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中国外交,也历经了新中国的每一次变革与每一次进步。

今天,当中国再一次面临新世纪赋予的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中国外交也再度成为国人和世人关注的焦点,能否在新的形势下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制定新对策,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能否真正利用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直接影响到中国在新世纪能否真正实现复兴与崛起。

一、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

5年前,对于中国而言可以说是“热闹非凡”。在正面的部分,先是中央一反常规“出牌”,致使国民党、亲民党党魁先后“登陆”,使原本自3月份全国人大颁布《反分裂国家法》以来异常紧张的两岸形势得到了缓和,在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的同时,似乎也使国人看到了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些许曙光;胡锦涛总书记出席莫斯科纪念卫国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从“座次”上网友们似乎也看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虽然还不是强国)应有的“派头”——而胡主席亲自接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苏联老兵,凸显了大国风范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知恩必报的优良传统;中俄边境东段协议的生效,标志着中国与周遍国家所有陆上边境问题的全面解决,也为中国埋头发展与和平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中、俄、印三国互为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展示了中国外交灵活务实的新姿态,也削弱了由于反对日本参与的“四国联盟”关于入常提案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承认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三国为准成员国,从长远来看也值得关注;吉尔吉斯力邀上海合作组织的中国、俄罗斯出兵中亚,也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重要性(虽然本人并不赞成中国出兵,但在关乎中国切身利益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有所作为也并非不可);再有就是中国政府宣布取消84种纺织品的出口税,回应美欧的咄咄逼人,使国人大呼过瘾,而传统媒体及网络均好评如潮;另外,以委内瑞拉的查维斯为代表的拉美左翼相继执政,也为中国外交的全面出击提供了条件。在负面的部分,美、欧、日三方共同发难,使中国外交面临空前的挑战。先说日本,请大家务必注意这些事件的时间。本来,吴仪副总理参加世博会会见小泉是中方事前主动提出的,目的是展示中方对于发展中日关系的诚意,修复中日关系,为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创造条件。但是,5月 8日和16日先后有消息证实小泉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即便是吴仪副总理于17日到访后,小泉仍然表示“将以个人身份参拜„„”5月18日,日本更是变本加厉地说什么有18名日本人的本籍地在“钓鱼岛”、122人的本籍地在“冲之鸟”(礁石耳)!!明眼人用脚指头想想就不难发现,日本这一切的“小动作”都是有预谋的,目的只有一个——试探中国的底线!好在吴仪副总理毕竟是以“铁娘子”著称(年纪稍长的朋友可能不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其担任外经贸部长直接参与中美贸易谈判的雄风!),在中央的支持下,毅然决然地以“国内有事”为由,中止了即将与小泉展开的会面——创造了被媒体形容为“中国新世纪外交标志性事件”。而更打日本脸的是吴仪副总理紧接着就到蒙古访问去了,也就是说根本没什么要务等待吴仪副总理处理——小泉政府能不恼吗?!再看美欧,美国先是大吵大闹逼迫人民币升值,使全世界都认为人民币似乎真的就应该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以美国打先锋而诸多随不明确表态但实际却站在美国身后的态势;再就是纺织品贸易问题,同样是美国打先锋,欧盟及一帮宵小敲边鼓——巴西的变本加厉即可窥其一斑——大伙不健忘的话应该还记得当时APEC峰会时巴西总统对胡主席的毕恭毕敬。无论是人民币升值还是纺织品贸易争端,中国都有足够的但确是有口难辩的理由,是强硬?是妥协?是忍让?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选择性有所作为?这些都是中国外交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中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因而真正的外交从来都是强国才有——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在三分世界的大环境下,积极与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无论是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抑或是拉美人民的反殖民斗争,都留下了中国外交可圈可点的一笔;周恩来总理几度造访非洲,则开创了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不但使非洲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从一无所知变成了感谢与憧憬,而且直接导致了我们1972年顺利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非洲的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在为当时中国政府在自身异常困苦的条件下,无条件援助这些小兄弟感到不解并争论不休,但是你要是看看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与其强大的外交影响力之间的奥妙,则这一切根本无须争论——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诸事如此,外交亦然!)在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内政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则是人所共知的“韬光养晦”政策。对于这一政策,网友们争论的也不少,但是,任何事情包括政策都不能脱离他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二十多年可能是有许多的事情不尽如人意,但是正是这二十多年中国以平均每年9.5%的经济增长率高速发展,而让美日等强国都高呼“中国威胁”!为什么?因为我们确实发展了!况且,即便是“韬光养晦”“忍字当头”,我们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作为——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就是代表!中央机智地采取了“斗而不破”的策略,最大限度维护了国家的利益(限于篇幅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讨论、查资料或看看国防大学乔松楼教授的演讲)!纺织品问题和人民币问题能够引起美、欧乃至全球的“兴趣”,实际上表明的是中国已经“部分崛起”,即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削弱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尽管中国在过去除了近代的一、二百年一直在全球处于支配地位。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遇过反对者,但现在不同的是几乎站在了全球的对立面。这就给中国外交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考验——我们过去外交常用的分化拉拢政策,已经不能再继续照搬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想韬光养晦,似乎也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如果采取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的针锋相对、你反对我就支持的外交方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话,在全球话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虽然发展了但羽翼仍然未丰之际,针锋相对地与欧美发达国家对着干是不可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因而,如何在“合理”韬光养晦的前提下守住底线,做到“退一步进二步”;如何发挥舆论作用让尽可能多的国家理解和支持中国的政策;如何在发生利益冲突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最大限度确保利益平衡,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最近欧盟的动静也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对于中国相对比较友好的德、法政坛相继发生异动——施罗德政府面临失败,而法国由于欧宪公投失利已经迫使总理辞职。而继任的德维尔潘以及德国的下一任政府能否继续延续他们的中国政策仍是一个变数;二是欧宪公投在法国和荷兰相继失利,而英国、芬兰又决定暂时搁置,从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受到了遏制,而一旦欧洲一体化进程终止,则中国面临的就不是欧盟一家而是欧洲列国(当然,老美也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而出现这个局面的可能性现在看来也不十分大)——而且,美、中、欧三足鼎立的态势也将不复存在;第三谈一下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本来随着连宋相继登陆,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转机”,但是由于现在法国、德国因为欧宪等国内自身的政治问题自顾不暇,而7月份之后英国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如此一来,这个问题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在此顺便提一句。

三、中国外交需采取的新对策:既韬光养晦又有所作为 从吴仪拒见小泉和中国取消出口纺织品加税这样的“非常”举措来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似乎已经逐步尝试在坚守了二十余年的“韬光养晦”政策基础上更加灵活的处理问题,而更偏向于有理、有利、有节,偏向于守住底线有所作为,偏向于该出手时就出手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风格。

个人认为,这种外交风格和处事原则,似乎更能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前面说了,中国现在在某些方面已经“部分崛起”,加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不可避免地和西方国家在一些领域甚至包括他们认为是“传统优0势”的领域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的解决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外交手段——既能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又能获得对方能够理解、接受和支持。如此,再像以往一味地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只会被人家视为软弱可欺——美、日最近的变本加厉就是很好的注脚。以纺织品贸易争端为例,如果中央没有在5月底的关键时刻出台外间看来如此“强硬”的政策,那么中国人民面临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共同来算一笔帐,我们有1900万的纺织工人,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按每家3口人算,受到影响的人口将达到6000万——这还不包括与纺织行业相关的其他企业职工受到的影响!这些树以千万计的老百姓生活受到影响,那么中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外贸出口都将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中央断然采取的坚决措施,至少可以舒缓在美、欧合围下原本艰难的纺织行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少有的强硬举措。同样,对于日本,笔者同样赞同中央目前的“强硬”——毕竟我们现在已经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了!而日本玩的那几个花招,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真正的目的是挑战中国的忍耐程度、刺探中国的底线——包括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领土争端等各个方面。以钓鱼岛为例,我们至少在明朝就发现了这个岛屿,而至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海域的勘探,而日本什么时候开始叫嚣的呢?最初是上个世纪90年代,如今中国在先后对“春晓”、“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区块进行勘探,而“春晓”气田又被证明蕴藏丰富油气资源(2003年探明储量已达540亿立方米;而李四光生前预测“中国海上石油远景在东海”的论断已初步得到验证)的情况下,日本再度表现了它的觊觎我东海油气资源的狼子野心!对于这样的挑衅,如果政府不强硬而光考几个热血“保钓”青年是很难维护国家利益的——更何况日本的说法本来就站不住脚!如果我们在东海油气争端和钓鱼岛领土争端上不能很好地守住底线,使之知难而退——那么,日本将难以抑制其继续南下扩张的野心——必然会进一步介入台湾问题,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进而南下染指我们的南海——当前日本在“冲之鸟”这块礁石上大做文章就不难看出日本的野心!就中国目前的实力而言,虽称不上是强国但至少也是一大国——也是“国际班”的“班委”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在经济上,凡是中国需要的物资则全球市场看好;凡是中国出口的商品,则全球价格为之汗颜——中国在“简单”而“平常”的吐纳之间,不知不觉地对世界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政治上,美国等越来越感觉到,许多事情没有中国的参与似乎还真不太好办——看看现在的所谓G8会议;看看朝核问题上相关国家对中国的期待;再看看所谓反恐问题美国对中国参与合作的企盼„„这一切的一切,都向世人表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凡是国际上的重大事务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了!都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再一次站了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部分崛起”已经成为无法掩藏的事实,那么我们也就无须掩盖了——而为了使更多的领域逐步崛起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保护业已崛起的部分,我们更应该拿出勇气、信心、决心和实力积极应对!这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同时,笔者也认为,中国的外交应该是内外兼顾的,“既考虑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又关注全球的人类的生存和命运”——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具备的素质。甚至,个人认为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放弃“永不当头”的原则,该为发展中国家说话就应该在充分衡量利害的前提下站出来——比如此次联合国的改革。

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不出以外,中国的全面崛起指日可待。因而,我们的对外政策也必定会随之而改变,即便是目前我们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忧虑——比如我们现在在没有全面复兴的时候不能过多地树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在的世界已经远非过去“非敌即友”的时代,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一旦关系搞僵并不是绝对的哪一方占便宜——利害之间是相互的。因而我们未来的外交应该是更加全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既要维持友好国家的传统友谊,也要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交流——毕竟发达国家也同样是离不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既要韬光养晦埋头发展,又要审时度势有所作为;既要考虑到当前,也要顾及到未来;既要注重国家自身的利益,也应关注人类共同的需求。说到外交,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的“外交”史如此源远流长,且不说春秋战国“外交家”们的纵横捭阖,也无须讲汉陈汤在西域组成世界上第一支“联军”大败匈奴,更不论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彪炳史册,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外交事件亦不乏可圈可点的神来之笔——唯一让中华儿女汗颜的,无非是近代那苦难深重的一二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弱国从来都没有什么外交,外交从来都是强国之间的游戏。

今天,当我们再度以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信心挺立在东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候,中国外交必将为重拾我中华天威!!

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 中国外交 机遇与挑战并存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之年。这一年中国外交在国际形势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和错综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全面发......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恪守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但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美国已进入新一轮全球战略扩张期,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异常尖锐,世界局势动荡加......

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改革开放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中国外交在更为广阔的国际战略框架中谋划和布局。从国际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

中国外交

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外交第八讲 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背景:2月6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月6日至8日赴俄罗斯索契出席......

下载中国外交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外交的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