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反思小组合作学习”。
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小学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徐晓友 ***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镇第六小学
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它一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
但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有的学校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2.合作频繁,目的不明确。
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为“活动”而“活动”,像这样的合作毫无价值,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上课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3.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教学中也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说出了答案。对于这种现象,老师还让学生照讨论不误,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对于这种个人学习就能掌握的内容,就没必要进行小组合作。
4.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5.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闻不问,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纯粹变成了优生的天下,失去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中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但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非常专注而且有耐心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倾听行为的培养,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发言,做到边听边想,记住要点。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向别人发表意见、解释问题等,学生能否很好地表达直接影响着别人能否有效地获取。培养学生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发言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表达。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 合作学习的一个特征就是合作伙伴之间相互评价,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某一解题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使评价有目标、内容,比如评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允许学生用
一、两句话,慢慢学会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理由。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求助”与“帮助”习惯 合作学习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主要是在学生之间发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通常也是在同学间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达成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礼貌地向同学请教,同时鼓励学生向别人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刘明英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杨廷珠防山镇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防山镇中学杨廷珠一、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1.有效分组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分组时为了方便,常常把......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我们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
班级及教师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反思总结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了,反思本班及自己课堂的小组合作,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一、曾经做过的努力:1、进行了两次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