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09化教096607501046郑家栋
摘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实验性实施后,由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差异、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本文主要针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这一论题进行讨论分析。关键词 初中 高中 化学教学 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记得我在高要实习的时候,就听到很多来听课的化学老师说:现在的高一的化学不好教,很多明明初三已经讲过的基础知识,学生就是不会。到现在就是高三的化学老师怨高二的化学老师没教好,高二的化学老师就怨高一的化学老师没教好,高一的就怨初三的化学老师没教好,初三化学底下没了,没得怨。其实,学生不好教固然有基础太差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在初高中化学的差异这一问题上。据对上海某区高一化学老师的调查显示:学生中87.6%认为高一化学比初三化学内容多、要求高、课时少、进度快;35.7%感到学习中常有听得懂、记不住的情况;与高一其他学科相比,认为化学“很难学”的约占12.1%、“较难学”的约占21.0%、“容易学”的约占17.9%。教师中几乎100%认为,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习得(例如物质的性质)习惯了依赖记忆背诵,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太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化学的差异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原因调整初高中化学的教学来改善学生这一状况就显得很重要了。那如何调整呢?下面我们便针对这一原因来进行分析:
二、分析与思考
仔细研究高、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部分不同类型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上述问题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引起的必然结果。
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差异较大
初三是学生学习化学科学的起始年段,化学对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启蒙学科,化学教学处于启蒙阶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怀着对化学的喜爱步入新的科学殿堂。因此,初三化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小,教学内容大多形象、生动。学生从模仿、记忆开始渐渐入门,较易完成学习任务。
高中年段的化学进入了系统学习,学习内容涉足化学学科的核心领域,凸显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学科特征,理论性增强,综合性提高。从高一开始,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容量就大为增加,导致学生听课方式的不适应。学生不仅需要有对化学科学持续的兴趣,而且需要提高学习能力,逐步把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习要求也提高了。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就必然会引起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知识靠逐步积累,学习能力需循序渐进提升。如果高、初中年段化学教学没有依据其不同的特点做合理的调整,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学与教的矛盾就会十分突出。
2.初中阶段学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对教师依赖过大的现象
在现行的化学教材中,初三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记忆型的知识占一定比重。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反应现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仪器的名称、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1﹞
量、大气中各种气体的成分等。有不少理解型知识点,也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来理解掌握的。如:燃料、材料、食盐、金属的活动顺序等知识点。初三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对教师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因此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地进行学习。由此造成学生不同程度地缺乏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在课程编排中,初、高中的化学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在初中课程迈向高中课程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跨了一个较高的台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与初中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化学学科学习后不久,就有一种难以适应的感觉。据观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引起学习方式的不适应;(2)高中阶段的教学,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加大,导致学生听课方式的不适应;(3)相关知识点所涉及的问题难度增大,学生又不能自觉地将初、高中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和应用,造成解决问题的不适应。
3.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足,应有的学习能力不强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进步、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化学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形形色色的实验现象里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奥秘,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学生本应对化学学习充满好奇。可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我们看到,现在有太多的学生把化学仅仅看做是一门“必须学”的课程,把学习化学作为是应付升中考试。这除了与我国当前整个教育现状有关,也与当前化学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初三学生虽然初学化学,但是学习不满10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师生双方心理压力大,无形的弦绷得很紧,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情绪,以致教学中急功近利倾向比较严重。于是新授课时间被大大压缩,本就不多的学生实验更为减少,不少演示实验被课件所替代,复习课时数大大增加,仔细讲、反复练成了实际存在的主要教学模式。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成了忙碌的初三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久而久之,十分容易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习惯不佳,学习能力不强。
4.高一教师往往容易拔高教学要求,忽视初、高中的衔接
刚踏入高中大门的高一学生,学习压力不大,虽然思想活跃,但是比较松懈,原有学习习惯的惯性很大。高一任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刚送完高三学生的教师,从工作心理来看,他们需要“喘口气”;从工作特点来看,他们习惯了高三密度大、节奏快的课堂教学,习惯了面对知识基础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高三学生,最熟悉的是应试能力的培养。高考的内容和要求深深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很容易带入高一的教学活动中,自然拔高教学要求。如果疏忽了对自己教学对象的研究,就容易形成教与学之间的反差。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知道,高一的教学无疑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理念的更新、教学的创新乃是关键的关键。我们采取研究领先、实践为本,强化交流,促进反思等手段,以用好高一化学新教材为抓手,采取四项对策,架好高、初中化学学习的桥梁。
三、对策与实践
1、要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内容的变化
理念的更新离不开学习和研究,解决来自课堂实践真问题的研究始终对广大教师充满着吸引力,为此,我们把研究的起点放在对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读上。要做好初高中新课程化学的教学,首先要从整体去把握初高中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与初高中教材的变化,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
全体高一任课教师有计划地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读高一教材,明确高一学段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研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细读初中教材,对比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教学特点、教材特色的区别和联系,寻找高一与初中化学教学衔接﹝2﹞的瓶颈所在。在对文本进行研读的同时,采用座谈会、谈心等方式,积极开展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及水平、知识技能储备、学习化学的情感以及学习困难所在等等。以教研组或区域小组的形式定期研读,定期交流。区化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学员作为核心成员,分组及时对研读成果进行归纳、梳理,提出教学建议。
2、要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话对于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同样适用。通过仔细研读新课改后初、高中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教师要在通览初中教材的过程中,研究新课标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在讲授新课以前应该复习并加深的知识点,甚至找不同层次的高一新生了解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制定自己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教学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作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使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有机统一,这是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确保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3、教学中如何做好知识的衔接
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高中化学的内容大多是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展和提升。通过仔细分析教材,我们也不难发现,作为《化学1》的第一专题,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这是本专题编写中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化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少坡度。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凡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在高中将氧化还原反应扩大到虽然没有得氧、失氧关系,但只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
因此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讲授和衔接等,找到必修一化学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与生长点,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跟学生对比初高中概念的区别,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的合理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阶段有些概念或原理就不一定能够成立。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4]
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并在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5]。
例如关于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由于初中科学教材中,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分开教学的。在讲授氧化一还原反应时,如果直接向学生说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在初中课本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不正是分开学习的吗?所以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有必要先复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引起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回忆,再通过比较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其次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仅仅是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建立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已经不适用了。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与得氧、失氧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铺垫,进而再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概念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这才是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
4.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在初三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记忆型的知识占一定比重。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地进行学习,对教师具有明显的依赖性,由此造成学生不同程度地缺乏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高中化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高和拓展,这些学习方法已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和创新的要求,所以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①坚持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如: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②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将各专题内、各专题间的各个知识点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联线结网,久而久之,使知识网络化、立体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③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5.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也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化学课堂运用较多的还是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在学生由“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主阵地。如: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是中学化学教师就都或多或少地思考过,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出新教材的特点,也尽量研讨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从初中学习方式融入高中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 叶佩玉.架起初高中化学学习的桥梁新教材的关联分析.上海:普陀区教育学院,2000
[2] 施寅和.初、高中化学相关知识点教学衔接的初探.北京:理大附中
[3] 王心琦,王晶,李文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7.P30-32.[4] 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 郝崇斌,柴勇.探析氧化还原反应[J].高中数理化(高一版),2007,(01).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贾汪教研室梁青2010/9/26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至......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 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xiaomi8710”为你整理了“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杨小英(陕西省洛南县西关......
初高中衔接教育一、走好高中生活第一步,高一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准备和调适对入学一个月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在开学一个月后尚不能完全适应新的......
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钟润良(江海区礼乐中学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教学质1,关健之一就是街接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