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_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51: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钟润良

(江海区礼乐中学广东江门529000)【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教学质1,关健之一就是街接好初、高中的化学教学,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的学习、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该文从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实验教学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初、高中的化学教学的街接。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教学;街接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进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三章第一节化合反一步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应中出现了氧化反应、氧化剂的概念,第二次个高中化学教师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是第六章第二节炼铁的基本原理中出现了还原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衔接好初、反应、还原剂的概念,都只是从得、失氧的角高中的化学教学,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的学度去认识,并且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割裂开习、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笔者就如何衔接好来,分成两个不完整的概念,这是由学生的认初、高中的化学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知能力和学习程度所限定的。而高中化学教学谈体会。则要使其概念完整,要求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衔接实质,如何进行衔接呢?教师可安排预先复习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较,整体来说学初中己经学习过的这方面知识,并以co还原习目的是一致的,研究的对象都是物质的组CuO的反应为例,在堂上提出问题:氧化反应和成、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与化学反应的现象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学生思考交流和规律,高中化学实际上就是初中化学的继后得出结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存在于同一续,是初中化学的深化,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个反应中,是同时进行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较大的差异。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增化还原反应。教师再提出问题:是否只有得氧大了知识的密度,增加了讨论类问题,在研究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回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要求较高,帮助学生初中化学中化合价的含义(在离子化合物中正比较全面地了解化学科学,更好地认识物质世价表示该原子失去了电子,负价表示该原子得界。因此,教师要重视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课到了电子),并以Na与C12及H2与C12反应为程上的异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例,让学生分析三个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解决衔接的问题。如高一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的情况,得出结论: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是氧化还原反应,而这一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收稿日期:2007一04一16作者简介:钟润良(1%6一),男,广东恩平人,从事化学教学工作。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第4卷钟润良: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实质分析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并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使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面。学生由于从已有的化学知识中得到启发,就能比较正确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认识到知识的学习不能只看形式,应抓住本质。又如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模块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教材中有多处出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因此在高中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的教学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初中有关空气污染的内容,并分类制成卡片或PowerPoint课件,并在课堂上宣读或播放,作为新课的引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初高中知识顺利过渡,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消化。

二、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衔接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综合考虑了三个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从编写的形式上看,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有关于化学史、化学成就方面的照片,有示意图、表格、模型图等,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高中化学课时安排比初中少,难度、深度却加大,信息量增多,这就面临着在短期内要容纳更多的高难化学知识,但可用于课上复习消化的时间又比较少的难题。因此教师要重视这种学习节奏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由慢到快地适应。在教学方法上要多运用与初中直观的教学相近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探究性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或简单的PowerPoint课件等),例如在苯的结构的探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苯的分子式C6H6与己烷的分子式C6H14和己烯的分子式C6H12作比较,作出猜想:苯比己烯更不饱和,分子中应该存在不饱和键(双键或叁键),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有:CHZ=C二cH一CH=C=CHZ、CH三C一CH=CH一CH=CHZ„„;再引导学生根据含有不饱和键的乙烯能使澳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质,设计两个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2)向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液,振荡;并进行实验。最后根据苯不能使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验现象,得出苯不能跟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分子中不存在不饱键的结论。整个过程很直观,而且教师参与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构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变得大胆、主动、活跃又富有激情,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一次充满乐趣的成功的科学体验。此外还要顾学生初中常用的一些传统学习方法,尽可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复习和练习,消化新的化知识,也可以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问,教师耐心解答,保护和调动学生学习化 的积极性,逐渐由慢节奏迈向快节奏,把握整体学习课程的计划进度。对于学生能自己 会的就让他们自学或通过互相学习,教师再中做适当的引导、启发。初中化学的思维方式是直观思维为主,辑思维性不明显,但高中化学以抽象思维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如何做好学生思维式的衔接和转变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己有经验和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思方式,这一点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如高一必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结构、组成上进行分析引出碱性氧化物的念,由实验证明(Mgo、Fe203、Cuo、这三种化物都能溶于盐酸),再以C02与Ca(0H)2应为例,对比、分析找出规律,引出酸性氧物的概念,从而为后面学习两性氧化物的概做好铺垫,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新教思路中的精华。利用新教材中图表资料多的点,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律,是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途径48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

三、实验教学的衔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理解化学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思维,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尤为重要。

1、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现代化学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必要的化学知识,因此高中必修模块中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的实验,如浓硫酸与蔗糖的脱水性实验,让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浓硫酸的稀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危险性及紧急处理方法,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意外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另外,出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考虑,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安排了“化学实验安全”专题,比初中化学内容有所增加和提高,包括一些使用常识,化学药品的安全用量,废弃化学药品的处理方法,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用电开关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高中化学教材的这种安排,体现了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2、温故知新,加强能力培养

诸如量筒和滴定管的读数问题,即因俯视或仰视造成与实际体积的误差比较,由于量筒的起始刻度在底部,而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在上部,因此读数时俯视和仰视的结果是不同的,启发学生应从不同角度采用比较的方法看待问题,逐步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新旧知识、初高中知识联系的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实验设疑法,可以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Fe(0H)2的制备实验时,先提出两个问题: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2)你看到的现象与课本图示有哪些不一致?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实验、观察,发现课本示意图显示开始生成的是灰白色沉淀,而实验中开始却见到灰绿色沉淀,对于这一变异,要抓住不放,紧紧设疑: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实验,使其与课本现象一致?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活跃起来,提出许多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总结学生刚上高一,教师就应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下大力气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课堂教学的精讲精练和实施其他教学行为打基础,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总结是分析研究一个阶段内学习、工作的情况和教训,作出指导性结论的过程。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有助于知识的梳理和记忆,而且可以把被动的描述式学习变为主动推理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法常教常新,才能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为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幻刘知新.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 社.1996.

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贾汪教研室梁青2010/9/26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至......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 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更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新课标下的教育理论与学生获得知识......

下载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