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必须“防患于未然”班级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班级管理要防患于未然”。
班级管理必须“防患于未然”
唐诗有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淮南子·说山训》中说:“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疾小不加理,淫沮将遍身。”
这些名句古训说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即人要有点忧患防范意识,这对我们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也不无启迪。
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着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压缩和简化管理过程,过分重视和扩大管理的始态和终态。
很多班主任在开始时罗列出班级管理条例一二三,要求学生严格对照执行,然后即高枕无忧,到一定时候不出问题则罢,一出问题就手忙脚乱地去处理,对出问题的学生则怒气冲天地执行所谓的处罚条例。
这些班主任都忽视了出现的问题往往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荫发和扩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某个阶段,这个问题的雏形(即隐患)是可以发现和排除的。更有甚者,少数班主任明明对某个问题已有察觉,由于此时问题还比较隐蔽,比较单纯,没有足够的理由和把柄去教训学生,所以就孰视无睹,任事态发展。
有时为了急于将有关学生“绳之以法”,甚至还故意制造事态发展的环境,犹如监考老师明明已看见某个学生有作弊动机,却还故意把目光移向别处,装出一副漫不经心、放松警惕的样子,等那个学生真的作弊了,突然将其抓住,人赃俱获一样。
以上这些做法的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造成甚至促成了隐患成为大患,而且还留有后患。
要使班级无患,必须勤治“无患之患”。
首先,班主任要强化优患防范意识,不能满足于班级中暂时的平静现象,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居安思危。
第二,要善于发现事故或问题的隐患,识别藏在表象下面的某种潜流。这就要求班主任能置身于学生之中,做学生的同学,做学生的朋友,甚至可以做学生的学生。班主任应稚化自身的思维过程,完成心理换位,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
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接收学生中的多种信息。班主任应当养成从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异常现象中发掘其隐含的异常信息的习惯,在实践中炼就一双识别事故隐患的火眼金睛。
识别、判断和发现事故隐患的方法有:
1.观察法。即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观察,观察他们在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有无异常;
2.谈话法。谈话应有目的有准备,但外观上应平等随和,对学生偶尔流露的负性情绪应注意捕捉和引发;
3.实验法。有意识地采取某种做法,使学生表现其心理活动和行动,从而判断他有无不良倾向;
4.透视法。即透过学生的某些表面现象,寻求其本质原因。必须指出的是:在识别和判断事故隐患时,千万不能对学生妄加猜疑。否则反而会激发矛盾,引起事端。
第三,应当把握住消除隐患的契机,阻止隐患进一步扩大,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消除事故隐患应尽量无声无息,不要大动干戈,于无声处见成效,要照顾到有犯错误苗头的学生的自尊心,又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也得到相应的正面教育。最好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警示、自我提醒、自我救护,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消除隐患的方法有:
1.暗示法。班主任用自己的语言、眼神或行动等来暗示和阻止学生可能犯的某种错误;
2.疏导法。这种方法常用于有隐性心理障碍的学生;
3.隐喻法。用一个故事或在班上曾发生过的某件事来隐喻某些学生如不“悬崖勒马”的严重后果;
4.活动法。班主任巧妙设计和安排某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听其“话外音”,领会其“言外意”,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
班级管理、科学经营 ——谈对班主任角色的再认识“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因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从这一句......
八(五)班值日班长职责(实行稿)1、每天一个值日班长,值日班长必须在6:40到校,下午5:00离校。2.值日班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公私分明。3、检查出勤,登记迟到、请假名单在《值日日志》 4.记录......
班级精细化管理总结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处可以看出一个管理者的作风;从细节可以看出管理力度与效果;从细节也可以看出一个集体的风貌。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
班级管理(一)我认为,在接手这个班级之前,应该先与之前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对于班级的状况进行基本的了解,尤其对于“重点分子”进行一定的了解,最好再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这样,更利......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班级管理答案是:1.幼儿园班级管理: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等过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