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腋目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腋目录”。
《诗韵合璧》中咏史诗腋目录
历朝
秦
227 汉
227 蜀
227 魏
227 吴
228 晋
228 宋
228 齐
228 梁
228 陈
228 隋
228 唐
228 后梁
229 后唐
229 后晋
229 后汉
229 后周229 宋
229 南宋
229 元
230 明
230 明季
230 六朝
230 帝王杂伯附 吴太伯 230 越王勾践230 秦始皇 230 汉高祖 231 汉武帝 231 汉光武 231 汉昭烈 231 楚项羽 231 南越王赵佗232 魏武帝 232 梁武帝 232 隋炀帝 232 昭明太子232 唐玄宗 232 宋太祖 233 宋高宗 233 吴越王钱穆233
历史人名一 孔子
233 颜子
233 傅说
233 伊尹
234 太公
234 伯夷
234 管仲
234 百里奚 234 子产
234 申包胥 235 伍子胥 235 介子推 235 范蠡
235 烛之武 235 平原君 235 信陵君 235 苏秦
236 荆轲
236 宁戚
236 屈平
236 吕不韦 236 豫让
236 毛遂
236 颜烛
237 鲁仲连 237 蔺相如 237 刘向
237 许慎
237 郑康成 237 范增
237 贾谊
238 朱买臣 238 周亚夫 238 苏武
238 董仲舒 238 司马相如239 班超
239 严光
239 邓禹
239 耿弇
240 陈平
240 张良
240
冯异
240 萧何
240 曹参
240 马援
241 诸葛亮 241 周瑜
241 韩信
241 樊哙
241 叔孙通 242 陆贾
242 李广
242 东方朔 242 关壮穆 242 赵云
242 张飞
242 吕布
243 邓艾
243 李陵
243 程不识 243 刘璋
243 扬雄
243 祢衡
244 历史人名二 顾荣
244 潘岳
244 李密
244 陶侃
244 刘琨
244 羊祜
245 陶潜
245 王濬
245 王粲
245 张翰
245 王猛
246 谢安
246 祖狄
246 殷浩
246 庾信
246 阮籍
246 王导
247 王羲之 247 石崇
247 裴度
247
韩愈
247 魏征
247 薛仁贵 248 张九龄 248 李靖
248 郭子仪 248 张巡
248 南霁云 248 李泌
249 姚崇
249 宋璟
249 狄仁杰 249 哥舒翰 249 李白
249 杜甫
250 王维
250 贺知章 245 张志和 250 白居易 250 孟浩然 251 贾岛
251 李朔
251 王勃
251 刘禹锡 251 王彦章 251 寇准
252 范仲淹 252 赵鼎
252 宗泽
252 韩世忠 252 岳武穆 252 狄青
252 赵普
252 吕端
252 司马光 252 苏轼
252 文天祥 252 贾似道 252 林和靖 252 方孝儒 252 于忠肃 252 杨继盛 252 赵南星 252
1释道
老子
252 庄子
252 梅福
252 葛洪
252 陈抟
252 钟馗
252 王乔
253 西王母 253 吴彩鸾 253 费长房 253 闺阁
姜女
253 息夫人 253 西施
253 曹昭
253 张丽华 253 公孙大娘253 梁夫人 253 湘娥
253 康成诗婢253 漂母
255 李夫人 255 文姬
255 杨太真 255 昭君
255 二乔
255 卓文君 255 木兰
256 邓曼
256 谢道韫 256 燕姞 256
赋汇录要目录
天象部 天地
267 乾坤为天地268 碧落
268 天行健 268 披雾见青天269 炼石补天269 观象
269 管中窥天270 三无私 270 历者天地 之大纲 271 五六天地 之中和 271 齐七政 272 新浑仪 272 太衍虚其一273 光
273 气
273 空
274 日
274 庆云抱日274 寅宾出日275 日浴咸池275 黄云捧日276 日五色 276 日载中 276 日中有王字277 王者宜日中277 黄人守日277 二黄人守日277 太阳合朔 不亏
277 日中乌 278 日月如合璧278 野人献日278 海日照 三神山 278 登天坛山
望海日初出279 冬日可爱279 秋日悬清光279 日升月恒280 日重光 280 日方升 280 月
281 初月
281 玉钩
281 月中桂树281 姮娥奔月282 破镜飞上天282 月照寒泉282 瑶台月 283 明月照高楼283
月临镜湖283 新月误惊鱼283 涟漪濯明月284 海上生明月284 华月照芳池284 月映清淮流284 月明星稀284 明月照积雪285 五星同色285 北斗
286 众星拱北286 斗为帝车286 春阶六符287 紫薇垣 287
二气合景星288星回于天288 老人星 288 槎客至斗牛289 天上种白榆289 明河
289 秋河
289 天河
290 曙观秋河290 白云无心290 白云照春海291 山川出云291 五色卿云291 春云
292
夏云多奇峰292秋云似罗292 勤政楼视朔 观云物 292 南至郊坛有司 书云物 293 南至云物293 余霞散成绮293 晴虹
293 风
294 云上之仙风294 风不鸣条294 快哉此风294 南风之熏295 凉风至 295 风过箫 296
瞽者告协风296 初雷起蛰297 喜雨
297 雨不破块297 密雨如散丝298 五色露 298 清露照荷珠298 湛露晞朝阳299秋露
299 秋露如珠299 金茎
299 霜降
300 秋霜
300 小雪
300 残雪
300 雪影透书帏301 岁时部 春
301 春色
302 江南春风302 立春出土牛302 土牛
303 元日观
上公献寿303 元夕
303 上元
304 中和节百辟 献农书 304 清明日恩赐 百官新火305 取榆火 305 春傩
305 读春令 305 登春台305 五丝续宝命306 麦秋
306 大暑
306 七夕
307 长至
307 大傩
308 圣人以
四时为柄308 天道连行 成岁
308
2闰
309 律中黄钟309 黄钟管 309 黄钟养九德309 黄钟宫
为律本 310 律吕相生310 律吕相召310 律移寒谷310 邹子吹律311 葭灰应律311 钻燧改火311 悬土炭 311 刻漏
312 漏
312 地理部 盖地图 312 山呼万岁312 泰山
313 日观
313 回雁峰 314 芙蓉蜂 314 衡岳
314 华山
315 华山仙掌315 仙掌
315 掌上莲峰316 晨光丽仙掌316 巨灵擗太华316 恒山
316 嵩山
317 燕山八景317 愚公移山318 登吴岳 319 禹鏊龙门319 庐山
319 罗浮山 320 五丁力士 开蜀门 320 九华
320 黄山
321 金山
321 焦山
322 北固山 322
虎丘山 322 浮沤
338 游天台山323 尺波339 雁荡山 323 冰339 吴山
323 水始冰339 禹穴
324 初日照冰池339海门山 324 冰池照寒月340 小山
325 兵将释34 群玉山 325 冰泮曲池340 群玉峰 325 履春冰340 瀛洲
325 阳冰341 林表吴岫微326 藏冰241 窗中列岫326 都邑部
顽石
326 王畿千里341 石镜
326 大都342 昆明池石鲸326 北京343 鱼龙石 327 北斗城344 仙石灵台327 华山为城344 溜穿石 327 武关
344 望夫化为石328 河桥
345 五色土 328 题桥
345 珠尘
328 日中为市345 隙尘
329 治道部 海
329 关四门 346 江汉朝宗330 垂衣治天下346 海不扬波330 盛德日新346 海重润 330 君臣问德347 江
331 人文化天下347 浙江
332 人文化成 浙江观潮332 天下
347 黄河
332 圣德合天地347 襄华贯洪河333 圣人大宝 清济贯浊河333曰位
348 洛川晴望334 主善为师348 泾渭合流334 圣人无名348 西湖
334 王者无外348 涨昆明池335 尧舜率天下 秋潭
335 以仁
349 井深不食336 体仁
水彰五色336 足以长人349 止水
336 政不忍欺349 鉴止水 337 君以民为体350 观秋水 337 君者
空水共澄鲜337 以百姓为天350 水城
338
用天下心 3
为心
350 位一
天下之动350 惟则定国350 王者之道 如龙首351 人主之尊 如堂
351 以贤为宝351 瑾瑜匿瑕352 斫雕为朴352 藏珠于渊352 中堂远千里352 学问至刍荛353 天下为一家353 首善自京师353 舜歌南风354 瞬有羶行354 禹拜昌言354 周以宗强35 泰山父老 望登封 355 汉武帝 龙灵台 355 阳礼教让356 政在顺民心356 通其变
使民不倦356 三法求民情357 赏以春秋357 王言如丝357 信及豚鱼358 牛羊勿 践行苇 358 圣人不贵 难得之货358 汉文帝 千里马 358 却走马 359 焚雉头裘359 任官惟贤才359得地千里 不如一贤360 三公调阴阳360 六事廉为本360 贤不家食360 鸿渐于陆361 越裳献白翟361 春秋元气 正天端
361 大礼与
天地同节361 圣人并用 三代礼乐362 五声听政362 礼义为器362 制器尚象363 车同轨
363 徳车结旌363 百工
由圣人作363 耀德不观兵364 铸剑戟 为农器 364 木从绳 346 从谏如流345 折槛旌直臣345 如石投水345 人镜
345 金镜
366 握金镜 366 乾为金 366 金在镕 367 玉烛
367 振木铎 367 进善旌 368 悬法象魏368 无逸图 369 梓材
369 宁戚饭牛369 公仪休焚机370 山公启事370 都堂试才370 射宫试贡士370 乡老
献贤能书371 黄屋非尧心371 入国知政372 复改科 372 樵夫笑士 不识王道372 典礼部 朝会
373 南蛮北狄 同日朝见373 周公朝诸侯 于明堂 374 叔孙通 定朝仪 374 诸侯春入贡374 王会图 375 司空
掌舆地图375 至日早潮375 南郊
376 有事于南郊376 至日园邱 祀昊天 377 大报天 377 园丘
377 园丘象天378 拟北郊 378 迎长日 378 焚柴
379 特郊牲 379 雍时举爟火379 祀后土 380 礼六宗 380 祠灵星 380 南郊享寿星381 东郊朝日381 东郊迎气381 东郊迎春382 青圭礼东郊382 西郊迎秋383 北郊迎冬383 大蜡
383 祭先河 而后海384 四海
以职来祭384 太常
385
黄目樽 385 象樽
386 太羹
386 明水
386 阳燧
387 菁茅
388 庭燎
388 籍田
388 耕弄田 389 千亩望幸390 茧馆
390 帝苑弄蚕390 劳酒
390 贡士谒 文宣王 391 太学
观春宫齿391 养老乞言391 贡举人
见于含元殿392 龙虎榜 392 经筵
392 乡饮
393 大酺
394 饮酬用礼乐394 正月一日含元殿观百兽率舞394 千秋节勤政楼下观舞马 395 祯祥部
汉武帝昆明池见鱼衔珠 395 竹宫
望拜神光396 汉武帝
齐宫产灵芝396 河出荣光396 黄河清 397 瑞应河清397 温洛
397 紫玉见南山398 昆田化为金398 梓潼神鼎398 丹甑
398
仁寿镜 399 西王母
献白玉琯399 白玉琯 399 玉鸡
400 醴泉无源400 神耆立 400 萱茎
401 指佞草 401 朱草合朔401 平露
402 灵芝
402 四灵
402 周以龙兴403 黄龙见 403 黄龙负舟403 西海
双白龙见404 凤凰来仪404 凤巢河阁404 凤鸣朝阳404 龙马图 405 神龟
负图出河405 白乌呈瑞406 京兆府
献三足乌406 延州献白鹊406 白雉
407 天骥呈才407 白象
407 上林白鹿408 白鹿夹輈408 临幸部
驾幸太学408 圣驾幸太学409 阙里诸生 望东封409 驾幸温泉409 温汤御球410 驾幸九成宫410 大驾南巡411 搜狩部 三月三日
4华林园马射411 大猎
412 春搜
413 皇帝冬狩一箭射双兔
413 圣人苑中 落射飞雁413 三驱
414 畋猎非熊414 开网三面414 文学部 学殖
415 学然后
知不足 415 多文为富416 坏宅得书416 汉章帝白虎殿观诸儒讲五经416 太学壁经417 太学
创制石经417 石经
417 五经阁 418 经神
418 诗有六义419 八卦
419 易兼三才419 仲尼为素王420 掷地金声420 六艺
421 书同文 421 蝌蚪文字422 石鼓
422 惜分阴 422 萤光照字423 凿壁偷光423 断织
423 文战
424 解议围 424 五色笔 424 鸡距笔 425 墨池
425 石砚
425 古瓦砚 426 书护 426 獭皮书袋426 卧读书架426 武功部
有征无战427 王师如时雨427 大阅
427 饮至
428 昆明池 习水战 428 聚米为山428 辕门射戟枝429 凌烟阁 图功臣 429 立走马 429 观兵部马射429 射杨叶百中430 贯七札 430 射己之鹄430 射中正鹄430 嬿伯灵台431 性道部
性习相近远431 性犹湍水432 动静交相养432 自诚而明 谓之性 432 一生二 433 有物混成434 太极
434 索籥
435 穷神知化435 三才
435 智若
禹之行水436 公生明 436 谦受益 437 天道益谦437 蒙以养正437 复其见
天地之心437 损先难
而复后易432 履霜坚冰至438
履薄冰 439 夫子之墙439 君子不器439 不宝金玉440 以不贪为宝440 课虚责有441 知白守黑441 曲直不相入441 大匠
悔人以规矩442 水火不相入而 相资
442 韦弦
443 行不由径443 弋不射宿443 富贵如浮云443 驷不及舌443 三复白圭444 知四十九非444 融结为河岳444 义路
445 孝者善
继人之志445 中者
天下之大本445 至诚
尽人物之性446 德至者 色泽洽 446 卮言日出447 慎所好 447 同人于野447 鸟求友声448 松柏有心448 跬步千里448 天秩有礼449 道不远人449 得意忘言449 人不易知450 至人
用心若镜450 至人若镜450 天道如张弓451 天衢
451
荀杨大醇 而小疵 451 农桑部 亲农
452 稼如云 452 多稼如云452 嘉禾合穗453 嘉禾
453 瑞麦
453 揠苗
454 灭裂禾 455 稼穑惟宝455 万宝告成455 水轮
455 水车
455 桑
455 蚕
456 献茧
456 春蚕作茧456 素丝
457 宫殿部
华清宫望幸457 明堂
457 象魏
458 总章右个459 花萼楼 459 广进楼 460 测景台 460 初日
见朝元阁460 石渠阁 461 麒麟阁 461 凌烟阁 461 金马门 462 辟雍
462 孔庙
462 灵囿
462 登瀛洲 462 器用部 度
462 嘉量
462 衡
462 平权衡 462 衡诚悬 463
5欹器
463 扑满
464 金柅
464 宝鼎
464 正考父鼎465 白兽樽 465 欧冶子 465 铸剑
465 秦客相剑466 金耀求为 镆铘
466 斗牛间
有紫气 466 金剑出匣467 昆吾切玉剑468 制种无声468 太阿如秋水468 千秋镜 468 照宝镜 469 镜花
469 屈刀为镜469 山鸡舞镜469 翟扇
470 筹奁
470 锥处囊 471 滤水罗 471 曲水杯 471 盆池
472 舟车部
刳木为舟472 指南车 473 大章车 473 洗乘石 473 音乐部
箫韶九成474 闻韶
474 钧天乐 474 大合乐 475 大成乐 475 洞庭张乐475 君臣相遇乐476 献凯乐 476 功成作乐477 作乐崇德477 九夏
477 太常观乐器478 冬至日陪位 听太和乐 479 乐理心 479 乐出虚 479 律和乐 480 翻乐知政480 无声乐 480 乐德教胄子481 奉制
试乐为御481 宣尼宅闻金石 丝竹之声 481 吴公子听乐482 乐在人和 不在音 482 两阶舞干羽482 国子舞 483 霓裳舞衣曲483 善歌如贯球483 洪钟
484 鼓钟于宫484 六街鼓 484 敢谏鼓 484 谏鼓
485 数里鼓 485 刻铜为鱼 扣石鼓 485 泗滨浮磬486 笙磬同音486 埙
486 埙篪相须486 金錞
487 匏
487 焦桐入声488 无弦琴 488 五色琴弦488 孔子
弹文王操488 钟期听
伯牙鼓琴488 钟期听琴489 朱丝绳 489
昭文不鼓琴490 戴安道碎琴490 笛声似龙吟490 汉宫人 诵洞箫 490 吹竹学凤鸣491 太音希声491 玉帛部 镇圭
492 信圭
492 六瑞
492 珪璋特达493 石韫玉 493 韫玉求价494 治美玉 494 良玉出椟494 良玉不琢494 良玉比君子495 青玉案 495 玉斗
496 攻玉
496 被褐怀玉496 以玉抵鹊496 白环
497 黄雀报白环497 握中有元璧497 虞氏子碎玉498 澹台灭明 斩蛟毁玉498 荆山璞 498 缫藉
499 金精白錬499 披沙拣金500 金受砺 500 河上姹女500 明珠
501 海客探骊珠501 珠还合浦501 商丘开冰河 得明珠 502 西域
献径寸珠502 蚁穿九曲珠502 缀珠为烛503
碎琥珀枕503 琥珀拾芥503 琉璃窗 504 通犀
504 蜀江春日 文君濯锦504 回文锦 504 临风舒锦505 海人献文锦505 冰蚕
503 海人献冰蚕506 海人献冰纨506鲛人卖绢506 服饰部 进贤冠 506 五色比象507 衣锦裘皮507 四域献 吉光裘 507 服苍玉 507 衡牙
508 古君子佩玉508 象环
508 书画部
绘事后素509 谈笔成蝇509 误笔牛 509 巧艺部 独茧纶 510 钓盈舟鱼510 仙释部
列子御风510 求元珠 511 惚忧中有象511 老子礼龙512 览古部 姑苏台 512 铜雀台512 燕昭王
筑黄金台513 登钓台 513 粤王台 514 滕王阁 514 兰亭
514
6沈碑
515 寓言部
草上之风515 风偃草 516 直如朱丝绳516 白受采 516 土积成山517 沧浪濯缨517 饮贪泉 517 水木有本源517 虚舟
518 胡越同舟518 饮马投钱518 管窥豹 519 教猱升木519 游刃
519 目无全牛520 射隼高墉520 鸟择木 521 得意忘筌521 梦为鱼 521 结网求鱼521 烹小鲜 522 蟭螟巢蚊蝶522 以德为车522 炙螺
523 积薪
523 大巧若拙524 工先利器524 运斤
524 攻坚木 525 执柯伐柯525 玉壶冰 525 草木部
松柏有心526 尚书省梧桐526 西液瑞柳527 枯杨生稊527 竹箭有筠527 神蓍
527 江淮
献三脊茅527 拔茅
528 艾人
528
采药
528 鳞虫部
书带草529 黑龙饮渭水541 花果部 叶公好龙541 牡丹
529 蜃楼
542 幽兰
529 巨鳌冠灵山542 水仙花 530 钓鳌
542 莲花
530 鼋鼍为梁543 荷花
530 寅月衅龟543 荷珠
530 临川羡鱼543 庭菊
531 鱼在藻 544 梅花
531 北冥有鱼544 桃花
532 鱼妖龙门544 桂林一枝532 鱼登龙门544 木犀花 532 水母目虾545 蟠桃
533 蝉蜕
545 紫宸殿前 蜩甲
546 樱桃树 533
腐草为萤546 洞庭献新橘533蟋蟀鸣西堂546 鸟兽部
蛰虫始动546 寒梧栖凤533 鹤处鸡群533 晴皋鹤唳534 鲲化为鹏534 燕巢
534 秋燕辞巢535 鸿渐
535
雁阵
535 雁字
536 鹊始巢 536 晚莺
536 莺啭皇州537 反舌无声537 狎鸥
537 一鹗
538
木鸡
538 獬廌
538 渥注马 539 汗血马 539 燕王市骏骨539 万年县
试金马式540 马惜金障泥540
大观区老年大学狐听冰 541
楹联班
7
授课老师
包旭骄整理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2、怀古......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刘禹锡咏史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二节咏史诗 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所以咏史诗又叫怀古诗。怀念对象当然就是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
刘禹锡咏史诗(精选8篇)由网友“竞深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刘禹锡咏史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篇1:刘禹锡咏史诗咏成因 刘禹锡咏史诗咏成因刘禹锡能创作......
刘禹锡咏史诗刘禹锡能创作出大量咏史诗并在中唐诗坛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外,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四溟诗话》有云:“史诗勿轻作,或己事相触,或时政相关,或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