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样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课例第7课”。
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案例格式要求
1.纸型:A4纸,行距1.5倍。2.字体:
(1)大标题:宋体4号居中,加粗;(2)单位与作者:宋体5号居中,加粗;
(3)版块标目(设计意图、活动案例、反思与观点聚焦、资料库):宋体小4加粗;
(4)活动案例标目(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实录与分析):宋体小4加粗;
(5)设计意图正文:宋体小4;
(6)活动案例:大环节用一、二、三,小环节用1.2.3.环节文字宋体小4,实录文字楷体小4,分析文字楷体小4加粗。
3.示例:
《胆小的老鼠》第一课时(大班)教学活动案例
湖州市第一幼儿园 许芳芳
【设计意图】——观点呈现与教学材料特色分析
我们研究的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是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
猫和老鼠是幼儿熟悉的角色,生活中有关猫和老鼠的认知经验和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有关内容为幼儿阅读《胆小的老鼠》奠定了知识经验的基础。《胆小的老鼠》是一本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图书,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营造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封面上,在猫的阴影笼罩下,小老鼠探着脑袋,传达出紧张的情绪。前环衬是淡绿色的墙面,投影出猫蹑手蹑脚觅食的动态,紧张感在延续。扉页上,画家用蓝色渲染出气氛,浅蓝色的门下面开了个小口,里面探出一只老鼠的小脑袋,楼梯的一角和小老鼠的身形也构成强烈的反差。正文更是以多变的情节吸引着幼儿的视线,让幼儿始终关怀着小老鼠的遭遇和猫的结局。后环衬仍然是淡绿色的墙面,不同的是,猫的影子走出了画面——故事结束了,小老鼠的恐惧也烟消云散。对于这样一些画面唯美、内容精致、寓意深远又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图画书,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的。我们采取了分步阅读的教学策略,让幼儿从观察画面入手,到自主表达图意,到系统编讲故事,再到欣赏文本故事,了解有关文字或符号的意义,最终表现作品,整个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学会看书。本课时是第一次阅读,我们称之为“进入式阅读”。【活动案例】 活动目标:
1.了解图书的基本内容,愿意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2.感受图书前后联系的结构特点,体验老鼠的胆小行为。3.对猫和老鼠的关系有好奇心,有继续看书的愿望。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图书,PPT课件
活动实录与分析:——环节清晰,情境描述生动,实录过程详略得当,分析深刻细致
一、出示图书,观察封面封底
1.教师逐次出现图书的封面和封底,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封面、封底上有什么。(有小老鼠、猫的影子及垃圾桶)。
2.教师以神秘的表情缓缓地展开封面和封底,使之以连页的形式呈现,请幼儿猜一猜,也许书里会讲什么事。
幼:也许是两只小老鼠看见了猫的影子很害怕的事?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很害怕的? 幼:小老鼠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师:嗯,有道理。我们来做个紧张害怕的表情。幼:(幼儿做瞪大眼睛害怕状)幼:可能讲了猫抓老鼠的事情。
师:你们猜的都有可能,书里就是讲了猫和老鼠的事情。3.提取原有经验,交流幼儿所了解的猫和老鼠的关系。幼:他们每天都喜欢追来追去。师:谁追谁呢? 幼:猫追老鼠。幼:猫要抓老鼠的。
(此环节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导入环节,由观察封面、封底入手,猜测图书内容,引发幼儿的阅读愿望。从观察与猜测中,幼儿了解到图书的主要角色,急切地想要知道角色间发生的事情。教师同时利用幼儿原有的对猫和老鼠的认知经验,引导幼儿有目的地阅读图书,为自主进入图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受图书
教师提出阅读任务:书里讲了猫和老鼠的什么有趣的事呢?请小朋友到书中去寻找答案,找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待会儿与大家分享。幼儿从椅背的布袋中取出书,安静地看书7分钟左右。
(带着对图书的猜测,幼儿立即进入安静阅读的状态。凸显了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希望在书中找到能验证原有经验的依据。此时幼儿的阅读是自主的,状态是安静的,是探究式的阅读。因为每个人理解和阅读的速度不同,所以教师的任务是促成幼儿浏览全书,只是关注幼儿的阅读状况,不做任何提示和引导,给幼儿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幼儿以自己的速度进入到图画书的内容与画面中,体现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
三、集中交流,分享个体信息,帮助幼儿理解易产生认识分歧的画面。1.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喜欢的画面,其余幼儿翻至该幼儿介绍的相应页面,边看书边听同伴介绍,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幼1:我喜欢22和23页。小老鼠拿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在猫的身体上跑来跑去,然后把猫拴住了,小老鼠就在猫的肚皮上开心地吃它们偷来的东西。幼2:可爱的小老鼠看见一只大猫,它就拿了绳子,叫了很多小老鼠把它捆牢,猫很惊讶。小老鼠把偷来的东西拿出来,然后在猫身上吃偷来的东西。师:(作奇怪状)真奇怪呀,老鼠居然把猫捆住了!
幼3:我请大家翻到第10页。有一只玩具猫在可爱的老鼠后面,老鼠姐姐说:“原来是一只玩具猫呀。”老鼠弟弟就跟着姐姐走了。师: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只玩具猫呢? 幼3:上面有字。
师:哦,原来你认识字。这些字是谁说的话呢? 幼:老鼠姐姐。
师:哦,原来文字也能帮助我们看懂图书。
幼4:我想说第16页。两只小老鼠从桌子上偷了一块巧克力蛋糕,还有两只小老鼠已经偷好了,跑到地上了。
2.重点观察第16页,到底有几只老鼠在偷蛋糕? 师:请大家仔仔细细看16页,这里有几幅图? 幼:有3幅图。
师:你认为有几只老鼠在偷蛋糕?说说理由。
幼1:有6只小老鼠在偷蛋糕。冰箱上面有两只老鼠,垃圾桶上有两只老鼠,下面有两只老鼠。
幼2:我认为有2只小老鼠在偷蛋糕。它们先从冰箱上跳下来,跳到垃圾桶上,然后跳到地上。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同意有六只老鼠的请举手(数后确认17人);有两只老鼠的请举手(数后确认3人)。那么到底是几只老鼠在偷蛋糕呢?请看一段动画(播放flash课件,展示两只老鼠偷蛋糕的动态过程)。现在看清楚了吗?是几只小老鼠呢? 幼:两只。
师:(风趣地)看来真理掌握在少数的三个人手里呀!它们是怎么偷走这块蛋糕的?
幼:它们偷偷地爬到冰箱上偷了一块巧克力蛋糕,再“扑通”跳到垃圾桶上,再“扑通”跳到地上,然后“嗨哟嗨哟”搬回家了。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句好听的话。(师幼共同讲述并辅之以动作表演)(让幼儿在自主阅读图书后从书中寻找自己喜欢的画面,教师及时提取幼儿个体的阅读信息并组织集体交流活动,幼儿发现什么,教师就和他们讨论什么,而且点到即止,不做深入分析,要求所有的幼儿随着同伴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和补充,时时呼应幼儿的需要,实现跟进式教学,促成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当幼儿产生意见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帮助幼儿解决阅读连续画面产生的认识分歧,感受图画书在一个页面中利用一连串动作画面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积累阅读经验。)
四、再次阅读并交流,引导幼儿关注易忽略的画面,帮助幼儿形成对整本图书内容大概的了解。
1.教师布置再次阅读的任务:猫怎么会被老鼠捆住呢?小老鼠在遇到真猫以前还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幼儿再次安静阅读,从书中寻找相关信息。
(教师将幼儿自主阅读中发现的信息进行梳理,形成新的阅读任务并交给幼儿,使阅读要求的落实来之于幼儿,又回归于幼儿,激发了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
3.集中交流,了解老鼠遇到真猫前发生的奇怪事。提问:哪一页表现的是小老鼠遇到了真的猫?
幼:17页。小老鼠在吃蛋糕的时候,有一只老鼠说:“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次不是玩具猫,是真的猫的影子啊!救命啊!救命啊!”
师:你怎么知道这只猫的影子就是真的猫呢?哪一页告诉我们这个秘密? 幼:在18页,真的猫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睁着扑过来,小老鼠吓得撒腿就跑。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猫的样子(幼儿尝试睁一眼闭一眼的动作);小老鼠吓得……(故意拖长口气)幼:(接话)撒腿就跑。
提问:在遇到真的猫之前小老鼠又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呢?
幼:第4页和第5页,姐姐对妹妹说:“我发现了很多好吃的,我们快去偷吧,要不然就被猫偷去了。”妹妹说:“如果猫发现了怎么办啊?”姐姐说:“我拿个毛线球捆在你腰上,如果你看到猫来了,就绕着它跑来跑去,这样就把猫捆住了。” 师:原来,老鼠抓猫是有预谋的!哈哈,真有趣!还有吗? 幼:14页,小老鼠看到一个鸡毛掸子。师:请大家找一找,还有哪一页也有鸡毛掸子? 幼:在13页。
师:小老鼠以为是什么?它怎么啦? 幼:小老鼠以为是猫,吓得逃跑了。
师:(播放PPT:13页、14页翻页及大小结构的完整图)原来,这本书里有很多的秘密,前面好像让我们猜个谜语,翻到后面会告诉我们谜底。所以,看书时要前面看看,后面看看,才能把一件事看懂呀。让我们下次再来看这本书,再一起找找书里的秘密吧。
(此环节是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进行阅读后的信息反馈,还是从观察图画入手,引发语言表达,注重引导幼儿了解画面的前后联系,即了解图书的结构特点,使幼儿逐渐具备观察图示和关注图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好奇好问的兴趣和学习行为,并保留继续阅读的愿望。)【反思与观点聚焦】——反思围绕观点而展开,有核心观点聚焦
第一阶段的阅读是进入式阅读。即对书本特点的了解性阅读。教师始终让幼儿自主阅读图书,从书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或有疑问的画面,获得与自己经验碰撞的焦点,进行集体交流,促成生生互动。整个流程是:幼儿浏览图书——寻找最喜欢的画面——集中介绍。教师的任务是促成幼儿浏览整本书,对书中的角色、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幼儿发现什么,教师就和他们讨论什么,而且点到即止,不做深入分析,实现跟进式教学,是整个阅读活动的热身环节。整个活动对教师自身有着很高的要求,要善于倾听,不放过幼儿提供的任何信息,并及时提取有效信息引发幼儿集体讨论,营造外松内紧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图画书的特点,我们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二是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象形态的生动性、色彩的鲜明和协调性;三是书本结构的精美完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注重让幼儿观察表述图意,了解书的文学性特点外,还尤其注重让幼儿了解图书的结构特点和美术特点。在《胆小的老鼠》这本书中,了解前后页大小图的独特结构就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而这些经验是无法通过自由阅读获取的,所以在教学中单独设立,引导阅读。当然,第一课时不必求取完整的情节段落,只需幼儿有对此结构的关注即可,为第二课时理解情节段落抛砖引玉。【资料库】——提倡可操作性、可借鉴
1.把所选用图书原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给与标注。2.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具拍成照片或给与制作图示说明。3.提供与教学活动案例配套的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
找准切入点 长文也轻松 ——河大版《社戏》教学实录隆尧职教中心 王春华一.教材分析《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
教学课例(精选15篇)由网友“viole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学课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篇1:《on the farm》教学课例 一、教学内容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29.《on the fa......
礼仪教学课例《文明小乘客》【适用范围】幼儿园4—6岁幼儿 【活动内容】《文明小乘客》【设 计 者】秦皇岛市卢龙县幼儿园霍红梅 付丽鸽 邮:066400 【 导 读 】活动背景:包括......
多元识字教学案例上允镇中心完小 刘国莉【背景】:我在2016年6月13至14日聆听了澜沧县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网络研修与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整合成果展示课。这次展示课有低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