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优质课评比》学习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科学优质课评课”。
《河北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优质课评比》学习笔记
这几天有机会去聆听了《河北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优质课评比》,聆听十几位我省优秀科学教师的讲课以及专家点评。获益良多。将其中部分学习笔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对《动物运动会》的点评:此课的教学重点为动物的运动方式。由于教育的主线不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导致后面的一系列活动比较散。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没有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没有把握住难点,设计的比较肤浅。能不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是看能不能在教学中体现内容的多样性,能不能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沟通、生生交流。
对《保护我们的听力》的点评: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明确,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也是准确的。该教师在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时候选择使用主题网站,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适时、适度。存在的问题:教学主线不明确,主要是体现在主题网站中。《浮与沉》:探究能够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思路比较明确。该教学通过试验获取基本的事实,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体现了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主体,不断创设情境,通过变换不同的形式关注学生的注意。能够关注教学的细节。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质疑。引导学生交流呈现活动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使得学生认识更加深化。
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定位存在问题(学生已经学过)。导入环节:七分熟三分生。Vn图中的部分内容未能体现(交叉部分)。本课由于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学过,所以教学的重心(重点)应当后移。另外本课没有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因为本次的优质课评比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所以选课尽量不选实验课(以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为主的课程)。《种类繁多的动物》:
点评1: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处理的很好。在第二个环节常见动物分类处理的不是很好,教师未对学生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生生之间的互评也不存在。教师设计的第三个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未形成合作,也未形成观点。另外既然是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应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点评2:本节课的特点有3个。
1、信息的多样性。包含了图片、文本、音视频等
2、功能的多样性。学生能够获取多样的信息。
3、能够利用网络交流展示。所以教师应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让学生来认识动物系统关系。重点处理的比较好。存在的问题:
1、教师应当让学生形成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
2、材料的选择上出现问题。材料过多。学生归纳演绎的难度较大。教师必须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3种或3种多一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典型的材料进行归纳演绎,最后形成概念。
3、容量过多、内容重复。
《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对孩子的激励措施不够。《恐龙》:本节课的特点:
1、教师的素质较高。
2、教学过程中阅读资料、整理资料、形成基本知识的教学思路比较明确。
3、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高。问题:
1、环节1让学生制作档案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恐龙的多样性。此环节设计的小环节过多。应当在说、写、播放此三个小环节中做出取舍。第2个问题就是猜想。猜想的基础是什么?此环节缺乏猜想的基础。恐龙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食物、水、空气等)。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恐龙生存的基本条件为基础进行猜想,生存的基本条件的变化导致恐龙的灭绝。这样学生的猜想就有了基础。第3个问题: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知识。这种类型的课采用讨论的方法比较好,应当通过学生讨论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地震》:
优点:
1、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理解深刻。
2、导入部分利用地震视频导入,形象、直观、生动。
3、指导具体。对学生做了具体的指导。
4、能够完成教学任务。问题:
1、教学环节设计的琐碎,在40分钟内处理18个环节,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很短,没有充分的思考交流。
2、一堂好课应当有一条教学主线。包括提出问题、阅读材料、整理材料等。教学中还应当突出一个面(教学重点),包括认知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考过程)。一个主题一条线一个面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3、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引导学生归纳,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后面没有做到交流归纳。
《细菌和病毒》:本课对教材进行了充实和整理较好的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最为突出的优点是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实用的课堂网络应当具有教学的一般特征。本课的课堂网络内容多样、有层次。充分的利用网络进行归纳、总和、分析资料。利用网络进行评价。存在的问题:有些内容设计的难度过大。部分评价标准不够明确。
在对此课进行点评时,专家提到了教师讲课的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教师讲、学生听。第二个层面:将授课内容变成学生活动。
第三个层面:思维层面。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四个层面:就是创新能力。这也是教师讲课的最高境界。
《地震》(秦皇岛杨悦):优点:语言表达有特色,语言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能够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有归纳的意识。避震环节设计比较到位。缺点:由于设计的环节琐碎,重点未能突出。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地震的成因上。模拟实验没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想象猜想的作用。
《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地形的变化》:专家观点:教材本身存在问题。《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优点:阅读指导比较到位。提供给学生比较有特色的阅读材料三维图片。教学的思路比较清晰,信息量丰富。缺点:教学设计的主题不够明确。怎样设计?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设计的技法。哪个学生设计的更好,教师应当给出一个评价标准,一题一设多题多设。教师应当对专题网站的内容进行修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教师应当让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还应当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能力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归纳总结感兴趣的一种或两种资源,而不是不分差异的统一规定学生只归纳一种资源。《抵抗弯曲》:专家观点:教材自身存在问题。所采用的信息技术作用不大。=========== 专家答疑
一、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1、静态的文本资料变为动态的资料。
2、能把宏观、微观的物体显性化。
3、教材中单一的资料变为多样的资料。
4、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向交流。
二、科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第一是科学知识,具备全面的理科知识。第二是应当具备理解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第三是应该具备学科的基本技能。第四是能够了解学生能够把握学生。
三、关于教材中的错误: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灵活的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作为一种资源,教材中的错误应当予以纠正,按照正确的知识去讲解。
四、科学阅读课的一般流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阅读资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4、整理资料。
5、抽象概括整理知识。
6、运用知识。
小学科学阅读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五、阅读的几个环节。
1、筛选资料
2、浏览。怎样快速的去浏览和整理资料
3、划分。划分出中心句。
4、解释。用中心句试着去解释问题。
沂水小学科学、品社策略学习心得体会武台中心校 咸维清我非常有幸在2011年10月7日至2011年10月9日在临沂沂水县参加学习了科学课的学习,我在期间共学习了小学几位优秀教师的......
有感于《河北省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教学评比活动》田虹为期三天的河北省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经久不衰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我们一行八人在2011年第一场雪的陪伴下紧紧......
本节课包括反比例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两大部分内容。概念的形成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着重体现把握同事物的本质进而抽象、概括、下定义、符号化的过程,采用对话形式展开,促......
观摩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之说课2012年11月24日,两年一度的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在大连第79中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37名优秀代表参加本次比赛的角逐。11......
目录概述 ................................................................................1 1 信息技术及教育应用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