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性别歧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刘丽娟
(闽江学院08中文1班,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几千年来,女性的地位始终处于低下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得到了较多的尊重,但是汉字中所体现的性别歧视始终是对于女性群体的蔑视,通过对汉字的进一步完善,使男女地更加平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关键词】:性别;歧视;文化;平等
在现实社会中,歧视无处不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不同地域之间的歧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歧视等等。
这些观念借助功能强大的媒体、文学作品、社会舆论以及人际传播,歧视的态度和情绪被强化并推行开来,更加剧了这些不平等的隔阂和隔离。歧视和偏见作为偏离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在社会文化中,人们选择一种说法,排斥另一种说法,是由于主流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的形成被经济上政治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所掌控,与权力有关。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文化霸权。福柯(Foucaul)的著名权力理论也指出,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语言是一个充满压迫和斗争的场域。语言里面出权力,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语言中的各种歧视实际是社会现实中阶层歧视、文化歧视、民族歧视的表现。
美国著名的书痴安妮·法迪曼在《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中曾深入讨论过“他/她问题”,这篇文章谈到英文中词汇的性别倾向,法迪曼说“我的女权主义思想来自男女平等的简单要求,在各个领域都是如此。”她还提到一些单词,比如“mankind”“to each his own”,还有一些明显女性化的比如“authore(女作家)”“sculptre(女雕塑家)”。法迪曼说,“他们的眼中确实没有女人,而他们的语言便强化并反映了这一盲点。
但是英文中已经在慢慢地纠正一些具有太强烈性别意识的词汇,比如说不再有“policewoman”和“usherettes”这样的词,而用一些没有性别之分的词代替,法迪曼说这是进步,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进步。”
汉语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汉字也因其独特的像意功能而被某些专家认为是中国人比欧美人更聪明、更容易成功的重要语言思维模式因素之一。但汉字词素和词汇中,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了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即汉字中许多贬义词都是女旁的现象。
为此我特意把女字旁的汉字都翻了一遍,不出意外发现很多带着强烈性别歧视意味的词。比如 “奸(姦)”,意指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行为,这和淫(古体为“婬”)、媚、妖等以女字为部首具有贬义的字一样,据学者统计,《辞海》中所发现的女旁字共有257个,实际褒贬评价的有100个,含贬义评价的有35个,(包括“奸,娼,妓,婊,嫖,姘,奴,婢,妒嫉,嫌,妖、婪、妄、嬖”等,),褒义评价的47个,褒贬参半的18个。很显然是将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勾当的责任统统推向了女人一方。潜台词便是“是那个女人勾引我的!是她诱惑我的!谁让她那么风骚来的!我也不想这样„„”诸如此类。另一类带贬义的,如妨、嫉、妒、婪等,则是把人类中的性格弱点全栽赃到女性头上。潜台词是“女人最碍事!”“你们这些妇人又小心眼又爱吃醋!”“最贪心的就是女人”等等。如“耍”字从“而”从“女”,它的本义是玩弄女性,因为“而”是象形字,指男人的胡须,“而”与“女”合起来表示是男人把胡须垂到女人的脸上,对女性进行戏弄;“妥”字从“手”从“女”,指男人以手,即以武力驯服女人;“妾”从“立”从“女”,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立”字像一把倒悬的刀,一把刀始终悬在女人的头上,随时有可能落下来,可见女人处境的低下。
有的字表现了对女性道德上的贬抑,如妖、奴、奸、婪、妄、妒、嫉、婊等等,甚至出卖色相的男性,也被称为“男妓”。有些明明是男人的恶行,却要加上“女”字偏旁,如“嫖”、“嬲”。笔者还注意到,“懒”在未简化以前竟然也写作“女”字旁。当然,许多褒扬之词也都有女字旁,如好、妙、娆、妩、姣、婷、娴、嫩、婉、娇、婧、妩媚等等,不过这些美好是说明女性具有被观赏的身体与面容,而真正的观赏者和评判者是男性。
不独称谓词,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词语也在将女性丑化,这正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居高临下和歧视,如“妇人之见”、“婆婆妈妈”、“女流之辈”、“最毒妇人心”等,而对那些不被男人群体接受的男人的评价却是“女里女气”、“娘娘腔”、“脂粉气太浓”这类与女性相关的词语。
女人的价值似乎与男人联系在一起,与青春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女人似乎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身价大跌,成了令人生厌的人。于是,女人被描写成“人老珠黄”、“见弃”、“失宠”等。
一旦男女间发生了越轨之事,女人则首当其冲地成为被咒骂的对象,折射出了严重的男权文化烙印。而同样是品行不端,男子则被轻描淡写成“情场老手”、“风流才子”,甚至还有几许恭维之意。
谚语和俗语中的例子也不少,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惟小人和女子难养”、“养男不养女,养女要受苦”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造字之初及其演化和应用过程中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
这就是完全不带有任何掩饰的歧视。在使用语言、使用汉字的过程中,这一歧视却被视作是传统及合理的存在,这实在是很荒谬的事情。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汉字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而女人,作为社会人类的生产者之一,也应当受到尊重。现实生活当中,对于比较明显的性别歧视,绝大多数女性能够做到愤而勇争,争的结果当然是对这种歧视的消除,比如家庭暴力、劳动争议、社会偏见等等,这得益于法律赋予的男女平等。但是,也有很多女性对自身地位的弱势予以认同,即总是无意识地承认或者默许性别歧视的存在。很多时候是女性自己的无意识,造成或者纵容了某些“细枝末节”的性别歧视。这也是缘于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因此,追索汉字中所隐含的社会歧视,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安妮·法迪曼著:《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 陈至立主编:《辞海》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茶文......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荣风静,肖征(山东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摘要: 关键词:中途分类号:文献标志码:一、引言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是指一种女性受歧视的现象。社会成员一......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中文摘要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
广告传播中的性别歧视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张祺副研究员指出:电视广告中存在着过分突出女性性特征的现象,说明我国电视广告中存在着性别歧视问题。在抽取了北京、上海、......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Sexism in English Vocabulary 学 号: 姓 名: 院(系): 专 业: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