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探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胡采华
[摘要]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反映。本文将从词法、语序、用词与称谓、语义等方面揭示英语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并探索其根源。
[关键词] 英语
性别歧视
现象
原因
一、英语中歧视女性的主要表现
1、词法上的性别歧视。从英语的构词就可看出对女性的歧视,代表人类和人类经验的似乎只能是男性。整个人类只属于男人:mankind;国家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英国也曾有女人统治,却没有queendom);从政的是男人:statesman, chairman, etc;有职业的还是男人:salesman, fireman, milkman, postman, busineman, policeman, etc;同族、同胞也只有男人,没有女人:kinsman, countryman;许多国家只有男人存在:Englishman, Frenchman, Irishman, Dutchman。此外,英语中有不少女性名词是由男性化通性词甚至男性词派生而来的,这主要体现在某些职业名词和人名名词中。职业名词本是不带性别标志的词,但后来许多词词义男性化,如governor(州长), major(陆军少校), actor(演员), waiter(服务员),等。若女性从事此类职业,就得在这些词后加上后缀-e,-e,-ette 等作为性别标志来避免误会,如governe(家庭女教师), majorette(军乐队女队长), actre(女演员), waitre(女服务员)等。与职业名词相似,人名名词也存在着女名派生于男名的现象,即一些女名是在某些男名的基础上加上后缀-e,-ie,-ine 等构成的,如女名Louise(路易丝),Stephanie(斯蒂芬妮)就分别派生于男名Louis(路易斯),Stephen(史蒂芬)。反之,基于女名的男名则实属罕见。女性名词派生于男性化通性词或男性名词的现象反映了女人通常被视为男人的附庸的社会观念,性别歧视昭然若揭。
2、词序上的性别歧视。传统观念认为,不论体力还是智力,都是男强女弱,男性应保护女性,女性只能被男性保护。于是,当两性同时被提及时,词序上总是男前女后,并且不能倒置。如人们常说husband and wife, king and queen, men and women, he and she, Adam and Eve等,很少倒过来说,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些词语要是和good and bad, rich and poor, day and light, life and death之类的词语相联系,那就不只是简单的前后位置的问题,其男尊女卑、对女性的歧视可见一斑。客套话“Ladies and gentlemen”是个例外,这是在某些社交场合中使用的固定词序,但它并不意味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古时候,达官显贵们相聚总有夫人陪同,夫人们被视为柔弱之辈,进门出门时男士们总是让她们先走,从而出现了“Ladies first”,后来进而在祝酒或演说时使用“Ladies and gentlemen”。显然,这不过是社交辞令。事实上,人们(包括女性自己)一接触到实质性问题,便把男人摆在前面,让其占主导地位。
3、用词与称谓方面的性别歧视。代词是语言中最有社会意义的词语,也是女权主义者首先发现性别歧视的领域。英语中缺少一个男女兼指的单数人称代词,当泛指男女两性单数时,人们常将阳性人称代词泛化。如:
(1)Everyone has his own right to vote.(人人都有选举权。)(2)Every man has his fault.(人孰无过。)类似的语言现象还表现在当泛指男女两性时,或性别不明时,人们通常使用阳性词。如:
(3)Like other mammals, man nourishes his young with milk.(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人类也用乳汁补养后代。)(4)Jane Johnson and her brother Howard both serve as chairman of major committees.(简.1 约翰逊和她的兄长霍华德一同出任大会主席。)显然,第三人称单数男性代词的通行化用法在语法上涵盖女性,在文化上又排斥女性,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
另一种表现就是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即指代上的“不对称”现象。女性结婚以后,不仅失去了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家族姓氏,甚至连自己的名也经常一起丢了,要随丈夫姓,特别是在较为正式的社交场合,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就是 Mrs.+丈夫 的名+丈夫的姓,如 Mrs.Harry Smith,这表明女性处于无主体的文化语言之中,一切都被纳入男性秩序之内,其价值的存在完全取决于男性的认同和确证.4、语义上的性别歧视。人类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男女角色进行了再分配: “男主外,女主内”,妇女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失去.男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中都占着绝对的主宰地位,而女性的天地则缩小到家庭。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当男性变成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时,自然形成了传统中男性的统治地位和女性的附庸地位。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把男人放在了统治地位,女子则附属于“他”而存在。这一点在《圣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男人创造世界,女人只不过是男人身上的一块肋骨(rib),可见女人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
女性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附庸地位,也就造成了许多“褒阳贬阴”的词汇。譬如bachelor(unmarried man):(快乐的)单身汉/spinster(unmarried woman):(冷漠、古怪、不近人情的)老处女;governor : 统治者、掌权者、总督/governe(受雇于人的)家庭女教师;mister先生,丈夫/mistre受人供养的女人、情妇;warlock巫师(不含贬义)/witch(带有“丑陋、行为古怪”等贬义的)巫婆;sir冠在姓名前为尊称/madam(常用来指妓院的)老鸨;king可引申为有成就的巨子,如钢铁大王/a steel queen其贬义也指妓女。
即使是同一个词,指男性时为褒义,而指女性时就可能变成了贬义。如:profeional指男性时是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而指女性时则可能含有street girl之意;easy指男性是“容易相处”,而指女性则是“水性扬花”。形容同样性质的人,只是性别不同,用的词汇也会不同,如描绘一个要求严格的男性经理用hard task master,而描绘同样性格的女性经理则用hard to work for;指某个男士易动感情,就说他only human,但如果此人是女士,则用emotional;说一个男士行事果断,用decisive,而一个女士如具有同样的性格,则用stubborn来形容她,等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男女语言的差异,形成了所谓女性语言的特点。一些专门研究女性语言与男性语言的语言学家指出:由于妇女多愁善感、捉摸不定,性格平淡浅薄,说话声调高尖,没完没了,谈论的内容也大都属于dirty diapers stuff, 因此,把她们的聚会称为hen seions。从语义看,这些词汇中所包含的性别歧视是一目了然的。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分工原因
人类早期社会普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妇女的社会地位比男性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劳动从捕鱼、狩猎转向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男子在体力上比女子强,加上妇女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儿女,于是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获得支配权,而妇女的地位与男子相比越来越低,不得不依附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终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这种历史演变必然要反映到语言文字中来。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语言与妇女的地位)一书中,Layoff曾作过如下评论:最终结果是妇女被剥夺了拥有权利的资格,理由是妇女在她们的言谈举止中处处表现出她们没有掌握权利的能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妇女自己也以为她们的智力或受教育程度不如男性,该受到如此对待。因而,Ronald Ward 2 Baugh认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其说是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历史分工问题更确切些。
(二)社会文化伦理因素
上帝夏娃带到亚当面前时,亚当说:“这是我骨中骨,肉中肉,我将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的体内取出来的。”(This is now bone of my bone and flesh of my flesh;she shall be called „woman‟, for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因此,女性从一开始就是从属于男性的,所以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将阳性置于首位。夏娃不仅自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而且还给其丈夫亚当吃,违反了上帝的禁令,结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因此,夏娃对人类的堕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古希腊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报复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创造了美丽动人的少女潘多拉。潘多拉打开了神赐予的装满灾难的禁盒,释放各种罪恶贻害人间。夏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教义中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她们都是万恶之源的形象。
在英美国家,晚会上妇女常常被问道 “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你丈夫是干什么的?)但是决不会有人冒昧地询问一个男子 “What does your wife do?(”你妻子是干什么的?)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被询问的男子一定会很惊异地回答说:(她是我的妻子,妻子就是她的职业)。这说明在西方妇女被放到从属地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男子接受这种文化现象,女性也从心理上接受了这种从属地位的事实,即使事业上与男性同样杰出的许多女性从心理上讲也是把第一性让给了男性。
(三)政治经济原因
1、经济上妇女有赖于丈夫。在欧洲贵族社会里,贵族们信奉传统的女性有闲论,认为妇女不必工作,她们通过婚姻使自己依附于男子,依靠丈夫的成就建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这一传统观念在工业化后的欧美仍很盛行。欧美进入工业社会后,大多数社会成员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收入都必须在工业化、机器化、大集团作业的大社会协作中取得,传统的家庭专业和手工作坊所给妇女的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被取消。这样,多数妇女只好呆在家里,依靠丈夫的经济收入生活。一小部分妇女从家庭转入社会,从事某些工作,但就业机会有限,经济收入微薄。时至今天,一些地位较高和待遇较好的职业依然由男性垄断,妇女的职业地位和待遇大都远逊于男人。更有甚者,有的丈夫不允许妻子外出工作,要她做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与贤妻良母。于是,不少妇女主要充当了性伙伴、生育工具和家庭保姆之类的社会角色。
2、政治上仰鼻息于男人。妇女们由于成了家庭主妇或缺乏经济实力,因而远离政治生活。在男人们制定并颁布施行的美国宪法里,有关众议员、参议员和总统竞选资格的条文起初全用的是。因为宪法里没有,所以当1888年第一个妇女参加总统竞选时,人们觉得无法接受,认为政治应该让女人走开。事实上,在女性人数现在几乎占半的美国,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寥寥无几,不但迄今也没有出现过女总统,就连女众议员、参议员亦少之又少。
女性经济政治地位低下必然反映到语言上,大量性别歧视语也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说,女性低劣的经济政治地位是造成英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3、婚姻人身原因。在婚姻家庭中,不少妇女迄今仍居从属地位,在许多方面都附庸于丈夫,在姓氏使用上就是如此。女性婚后一般从夫姓,如夫死未嫁仍用夫姓,再嫁后又得改用后夫之姓,并被称为某某(夫姓)夫人或太太,即使是名门闺秀也不例外。一些妇女试图自由选择姓名,但常会受到司法部门的阻挠或新闻媒体的非难,即使获准可以不用丈夫之姓,也会因此遭受种种不公正的社会待遇。更为头痛的是,她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向其亲友解释自己为何要反对这一习俗。至于婚生子女姓氏,几乎全部生来就随父姓。事实上,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只有附庸于男性时才会获得社会地位,而且附庸关系越是法定的,其社会地位就越牢固,即使不是法定的附属关系,有总胜于无。譬如做某个男人的妻子就强于做情妇,而情妇的社会文化意义好于(老处女),因为被人视为在身心某方面不健全。由于现实婚姻 3 中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它自然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从而也形成了不少性别歧视语。
三、结语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并不是单独地存在于语言之中,而是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秦秀白,1996:23)。所以,要完全消除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是相当难的,因为作为一种观念,一旦形成了文化价值和传统的一部分,就具有长期的影响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将会逐步改变。同时也应看到,作为反映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语言,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会较长期地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 Kram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 2000.[2]R.A.Hudson.Socio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2000.[3]R.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Third ed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2000.[4]白解红.语言多层面上的性别差异[J].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5]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J].外国语,1983,(6):1-5.[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7]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8]秦秀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J].现代外语,1996,(2).[9]汪榕培,卢晓娟.新编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浅谈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产生的原因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刘长连内容摘要:语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一些奥妙。语言中性别歧视指......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中文摘要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Sexism in English Vocabulary 学 号: 姓 名: 院(系): 专 业: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 词汇 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精选6篇)由网友“Hanni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1: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