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集中居住的曙光村样本_集中居住农民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2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民集中居住的曙光村样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集中居住农民”。

农民集中居住的曙光村样本

最近,黑龙江省庆安县勤劳镇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都隆基十分忙碌,他先是远赴韩国洽谈招商引资事宜,再是奔走于县、乡政府之间,这一切都是在为该村正在进行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努力着。

庆安县勤劳镇曙光村位于欧根河南岸,是一个拥有72年历史的朝鲜族民族村,原辖7个自然屯,328户1348口人,距县城25公里,全村总面积24843亩,其中耕地面积20340亩,全部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15亩。

几年来,该村赴韩国劳务发展异常迅猛,76%的农户、83%的人口离村创业,全村土地以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的318户,真正种自家地、干自家活的只剩10户,全村7个自然屯原有住房172栋,空闲住房90栋,空闲率达52%以上,出现了“人去房空、户离屯空”的局面。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广泛征求民意后,2008年,在庆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曙光村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全力支持的“田水路林村”项目为契机,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建设,坚持撤并自然村,建设社区化中心村,实现农村城市化,建筑风格民族化,人居环境现代化。

曙光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自2008年10月筹划立项,2009年5月开始拆迁,7月住宅楼开始动工,至当年12月农民全部入住,目前正在开展相关后续工作。

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工程的建设,曙光村实现了跨越几十年的历史性变迁。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549元,列居庆安县之首,曙光村被评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等省市领导多次到曙光村参观考察。

为确保曙光村农民集中居住工程的顺利实施,庆安县、勤劳镇和曙光村三级组织完全尊重群众意愿及当地实际,采取的一系列做法十分值得称道。

工作深入细致,方案多样得体

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都隆基告诉《村委主任》记者,在整个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建设中,村两委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民主决策。对需要决策的一般事项,由村两委共同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形成初步方案后,在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上通过,对于重大事项则还必须通过党员大会进行表决,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民主决策。

在工程开始之前,村干部分片包干,深入每一家、每一户,全面摸清土地利用、耕地流转、家庭住房、成员构成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拆迁补偿方案、中心村建设整体方案和新区住宅分配方案。

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在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之上,村两委干部明确了住宅拆迁补偿的6个档次,即根据房屋的不同质量和不同建设年份,对土房、一面青(砖土混合型房屋)和砖房3种类型的房屋分别予以50元/平方米、100元/平方米、200元/平方米、300元/平方米、400元/平方米、500元/平方米等6个档次进行补偿。

经过和广大村民的商讨,村两委干部决定采取先建后拆的方式,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原文化屯(曙光村的自然村)开辟一块地,建设4栋5层小楼样式的住宅楼。

在新区住宅分配方案上,村干部们是这样操作的:楼房建设之前,由村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户型,对于同一种户型住宅位置的分配,村民采取摇号的方式确定。

拆迁补偿方案、中心村建设整体方案和新区住宅分配方案制定之后,村两委干部又将其提交给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过反复修改之后,村民代表大会最终表决通过。

曙光村有个老年人协会,全村55岁以上的老人全部为其会员。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老年人协会负责对建材质量和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建材运到村里之后,必须经老年人协会会员检验之后方可使用。另外,在住宅楼建设期间,老年人协会每天都派人到项目建设现场监督检查,若发现相关问题,老年人协会及时向村两委提出合理化建议。

住房价格低廉,社区服务多样

一般来讲,对于仍处于以务农为主业的欠发达地区来说,两三层小楼加一个小院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最佳模式,《村委主任》记者采访过的江苏省胡楼村以及安徽省宋岗村就是这样。然而曙光村的农民新居全部表现为5层楼房的样式。

“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因为曙光村的大部分村民已经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大都流转出去,二是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的耕种和收割都采用大型机械作业,农民自家的小型工具都被替代,因而就很少占地方了。”庆安县农委副主任宫本旺告诉《村委主任》记者。

据了解,曙光村农民集中居住区总面积为1.6万多平方米,总共4栋楼,190套住房。住宅楼集节能楼房和朝鲜民居的两种风格为一体,分为66平方米、86平方米以及102平方米3种户型,所有户型均为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格局。

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都隆基告诉《村委主任》记者,住宅楼的建设由政府公开向开发商招标,政府与开发商的议定价格为780元/平方米。

据了解,为确保曙光村农民集中居住工程的顺利推进,县里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6535万元投入曙光村,用于农民安置、住宅区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除去农民获得的拆迁补偿之后,平均每户仅拿出3万多元钱便可入住。

为了方便村民生产物资的存放,村里在住宅楼附近专门建设了3排储存室,每间储存室18平方米,每3家拥有1间,每家占有6平方米的空间。在新村东南角建设大型农机具库棚1处,总计400平方米。不仅如此,每家每户在住宅楼四周还拥有一亩左右的耕地,用来种植蔬菜等作物,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除了住宅楼之外,村里配套建设了1188平方米的集办公、社区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六位一体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内部设立环境监管站、医疗计生站、文教体育站、民生信息服务站、社会保障及综合代理站、警务司法站。社区服务中心每周三集中一次办公,为群众提供医疗计生、环境建管、文教体育、社会保障、警务司法和综合代理等六项服务。

村里在住宅区之内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1处,栽植各种风景树17种,花卉2万余株,安装体育休闲器材30件,设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等体育场地。不仅如此,村里还在广场中央修渠引水,建设了2个水上凉亭。这些都大大方便了村民的休闲娱乐。

村里在楼区前建设了集餐饮、娱乐、度假多功能于一体朝鲜族特色住宅一条街,该街充分体现了“四面坡、白灰墙、窗前廊、柱子在外晒太阳”的朝鲜族建筑风格,囊括了朝鲜风格的各种小吃,为本村村民和外来游客提供舒适、温馨的饮食休闲服务,逐步形成了一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民族光、赏民族情”的特色民俗旅游产业。

此外,村里还在住宅区两侧以文化长廊的形式建设小型朝鲜民族风情园1处,园内建有朝鲜族民族特色标志人物雕塑2座,种植金达莱等14个朝鲜族特色植物,让人们走进村庄,就犹如走进了朝鲜族的历史,使这里成为了解朝鲜族民风民俗的窗口。

曙光村村民李镇河说:“真没想到,我们村子的人现在也住上了城里人那样的楼房,平时还可以到休闲广场散散步,到文化活动室里下下棋,集中居住真好啊!”

庆安县勤劳镇镇长运钦镯告诉《村委主任》记者,不管是住宅楼还是其他建筑物,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筑风格都具有朝鲜族特色,因此曙光村的村民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十分认同。

地权农民作主,开发务实高效

一段时期,全国不少地方盛行让农民“上楼”的运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这场让农民上楼运动的背后,实质是把农村建设用地倒过来给城镇用,弄得村庄稀里哗啦。然而,曙光村的情况却与此恰恰相反。

庆安县勤劳镇镇长运钦镯告诉《村委主任》记者,曙光村通过农民集中居住的方式节省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并没有被上级政府拿走,而是全部留在了村里,用于曙光村的各项建设。

他说:“曙光村是一个朝鲜民族村,村民在海外特别是在韩国有很多关系,把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留给村里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村里的招商引资腾出空间。”

建设用地指标的预留,为曙光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村里总共投资了221万元,将原王嘎屯改建成畜牧养殖产业园,规划改造和新建养殖圈舍约30栋,设有黄牛、生猪、獭兔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牛、种猪、种兔繁殖基地,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此外,村里还利用新村后面预留的4栋民房,建设农特产品特色加工区一处,成立了绿色水稻加工厂、绿色豆制品厂、特色泡菜厂、特色打糕厂、特色酿酒厂以及绿色豆油加工厂,发展打糕、米酒、风味泡菜和冷面等民族特色加工业。

畜牧养殖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区都采取集体建设、个人承包方式,集体获得租金收益,承包户获得经营收益。村里用集体积累为村民支付2/3的冬季取暖费用和其他物业管理费用。

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完成后,通过对旧宅基地的复垦,可增加耕地470多亩,对原有废弃的沟渠、道路及零星的荒草地和未利用地进行整理,可增加耕地1200多亩,总计可新增耕地1700多亩,土地利用率增加6%。新增耕地年增产粮食83.79万公斤,年可增收165万元。原有的2013万亩水田通过整理,年可增产粮食201万公斤,年可增收370万元左右,合计年增收530万元以上。

曙光村针对耕地全部为水田的实际,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发展绿色无污染的水稻种植,积极推广机器插秧、测土施肥等农业新技术。与此同时加快了农业园区建设。曙光村先后建立了1000亩水稻施肥对比试验园区、500亩种子对比园区和2000亩机插园区。

“由于是绿色食品,曙光村产出的大米价格每公斤要比一般的大米贵出15元。”勤劳镇镇长运钦镯告诉《村委主任》记者。

新居的建成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于是,村两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依托在外成功创业的家乡人,建立了劳务输出外埠基地和联络站,主动与省国际经济技术公司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域外乃至国外的用工信息并传递给村民,源源不断地将本村劳动力先后输送到内地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打工。据了解,由于懂韩语,曙光村外出务工的村民大都去了韩企,单单打工这一项,平均每人每年就可获得数万元的收入。

政府支持到位,部门资金整合和安徽省的宋岗村一样,曙光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庆安县农委副主任宫本旺告诉《村委主任》记者,为了确保曙光村农民集中居住工程的顺利推进,庆安县确立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乡村负责、部门协助”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多元投入、多项推进”的工作机制。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纪委书记、农业副县长前线指挥,县农委、民政局、林业局、卫生局等16个部门全程参与,乡村干部具体操作,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目标,实施项目同步推进。一是房屋拆迁与土地整理同步推进。对拆迁完的大块宅基地,实施机械作业,进行土地平整,拆一块推一块,推一块平一块,平一块修一块。具体由国土部门负责。二是发展生产与新村建设同步推进。在新村配套建设的同时,由农业技术部门负责,组建大棚育秧小区,继续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第一产业收入。三是新村建设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组织强有力的作业施工企业,在房屋拆迁和新村建设的同时,全面铺开以农田水利、生产道路为重点的土地整理,确保不误农时、不误生产,保障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完工,同时验收。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大力宣讲项目意义,合理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督,公平公正地分配住房,这一切做法打消了农民顾虑,形成了和谐拆迁、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按照“两条腿走路”、“多轮转动”的办法,县委、县政府多渠道、多层面筹措资金。2009年以来,县里总共投入曙光村建设资金6535万元,其中争取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资金4242万元,庆安县广忠集团捐资800万元,省新农村办连续两年奖励400万元,县政府支持590万元,县直部门扶持156万元,乡里配套100万元,农民自筹247万元,所有资金用于农民安置,中心村4栋5层住宅小区建设、自来水井房、取暖锅炉房等配套设施建设等。

县民政局、林业局、卫生局等l6个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大开“绿灯”,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中心、小区绿化等工程建设。2009年以来,全县各职能部门共投入的帮建资金以及免收的各种费用达到300多万元,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跟进。

(本稿采访过程中,得到了黑龙江省委巡视组副厅级巡视专员李克军和庆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春辉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农民集中居住得失

农民集中居住得失本文见《财经》杂志2010年第22期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共有7条点评农民放弃了宅基地,最终能够得到什么? 《财经》实习记者 潘国建 记者 姚佳威在山东、河......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

 楚国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2011-09-07 23:35:24作者:楚国良来源:作者赐稿点击:2866评论:0条【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0 摘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

关于印发袁庄镇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袁庄镇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党(总)支部,各村委会,各单位:《袁庄镇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管理办法》经镇党政联合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各村、各单位认真......

宿舍集中居住管理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

农民集中居住背景下村落熟人社会的转型研究

摘要:农民集中居住解构了传统村落熟人社会的基础,极有可能促成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成为一个陌生人的社会。现代社会逐渐蜕变为市场化的、陌生人的风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下载农民集中居住的曙光村样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集中居住的曙光村样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