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立法之我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食品安全立法”。
食品安全立法之我见
[摘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包括体系不够完整、内容不够全面、职责不够清晰、法律责任规定不严等。各方呼吁尽快出台一部可行性强的《食品安全法》,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理食品安全事故问题。显然,食品安全立法迫在眉睫。
[关键词]食品安全 立法 缺陷 完善
一、我国目前的食品问题
瘦肉精、毒奶粉、回收色素馒头,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每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可是,除了谩骂、诅咒、哀叹、牢骚、绝望,似乎并没解决任何问题。对于政府而言,每次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都会立即表态: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不管有什么背景,一定要严办!可是,食品安全问题却愈演愈烈,大有毒遍大江南北之趋势?何故?
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就食品问题发表谈话:毒奶粉等食品事件表明社会道德严重滑坡。该谈话内容部分摘录: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温家宝表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温家宝特别强调,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联系上述食品问题,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靠道德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能依靠法律的约束,而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存在着几个问题:
(一)体系不够完整
从总体相关法律上看,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制尚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种植、养殖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尚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调整。有的环节存在交叉,如在流通领域有农业、卫生、质检、商务等多部门参与。
(二)内容不够全面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空白。缺乏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让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及食品服务组织等参与食品管理活动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氛围。
(三)要素多有重复
目前,在食品生产领域实行的是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两要素管理,而这两要素均包括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在结果安全方面,《食品卫生法》规定为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等;而《产品质量法》规定为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等。而从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的具体内容或者标准来看,两者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属于重复管理。
(四)职责不够清晰
目前在食品管理体制上,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食品药品、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而且不同部门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形成了“多头分散、齐抓共管”和“多头有责、无人负责”的局面,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
(五)法律责任不够适应
从打击目前猖獗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迫切要求来看,《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还缺乏应有的力度,法律的威慑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此外,现行法律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以及食品安全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
(六)诸多食品产生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共有的社会经济现象;二是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滞后;三是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统一;四是缺乏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督公众渠道;五是社会整体城信资本的缺失。
食品安全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与社会公共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鉴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现状,一方面,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责任必须进一步增强,政府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公共政策,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制;另一方面,从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包括社会公众、行业组
织和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的治理活动中来,通过构建多中心治理框架,与政府形成在食品安全治理活动中来通过构建多中心治理框架,与政府形成在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上的协同作用和整体合力。
二、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点观点
具体而言,我个人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条应对策略,下面简要列举几点我个人的观点: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
创新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指挥系统。在各级政府的统领下,充实和完善现有市、县(区)和乡村三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形成坚强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决策指挥系统;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健全并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指挥有力,工作到位。二是建立主题明确的综合协调系统。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只能,发挥其作用,除对食品安全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查督办之外,应赋予其综合执法职能,负责重要行动或重大案件的执法查处工作。三是建立统筹协作的技术检测系统。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实施食品质量抽验工作计划、经费分配、项目安排、部门分工、采样方法和结果分析、资料汇总、信息发布“八统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加快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二)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以国家及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
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的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度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绿色”工程。贯彻“绿色”理念,积极采取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首先,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强化食品污染源头治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要原理工矿区,脱离棉产地并在蔬菜地设立监测站,对水源和土壤环境及蔬菜农药残留进行严密监测。才去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组织现有分散的蔬菜种植户共同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逐步在乡镇以上所在地和水源地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推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人蓄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在水源保护去周边划定产棉、采矿选矿和畜禽水产规模养殖禁止区域,严格防止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水源和种植养殖基地的污染。
其次,发展“绿色”食品市场。把创建“绿色”食品市场列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尤其对农贸市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改造布局、统一清理整顿,使之净化、美化、有序化。按照谁建设、谁收益的原则,支持市场投资主体公开招标,选择谨管理、有信用的经营者管理市场;推行农贸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所有经营户都要挂牌营业;在农贸市场建立质量安全检测室,安排专门力量对蔬菜、肉品、水产和干货等进行重点检验,发现不合格和假劣食品要就地销毁并公之于众,情节严重者依法查处。规划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批发(配送)中心和畜禽屠宰中心,实事统一的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再次,倡导“绿色”食品消费。消除“眼不见为净”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不良消费观念,增强买放心肉菜、用安全餐饮意识,将不合格食品拒绝与学校食堂、宾馆、饭店和家庭餐桌之外。严格规范食品和保健食品广告刊播,坚决取缔误导和抗害消费者的各类非法广告。
(五)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中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去啊面加大食品安全中大事故的督察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察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保障能力。
(七)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检制度;建立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八)大力发挥新闻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一,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及部门网站和报纸、电台、电视台舆论宣传阵地,有计划报道食品安全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其二,有步骤的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在每个社区、乡镇、行政村、学校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其三,在市、县(区)及乡镇成立食品安全资讯投诉和救援中心,开通举报热线,负责受理有关食品安全的咨询、投诉、和应急救援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耳目和帮手作用。其四,定期召开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向人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揭露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制售假劣食品的“黑名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总结
维护食品的安全,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管机制是一项复杂、曲折、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边学边干,边干边创,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第一代创业人和铺路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食品安全一定会令我们放心的!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之我见院系:文法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08511学号:105080540044姓名:代颖舟1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之我见内容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类生......
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是供人们食用的所有加工、半加工或未加工过的物质,包括饮料、口香糖以及任何在“食品”加工、生产或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物质,但不包括化妆品、烟草或仅作药用......
食品安全征文比赛稿件食品安全之我见 根据《眉山日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的冒出来了„„我们都知道,在2......
食品安全之我见09 生本1班 何健强 2009574171引言:在一桩桩食品卫生事件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黑色交易。有多少人成了交易的受害者,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重复着怎样的一件又一......
食品安全:中外立法比较(一)2011年中国食品安全事故1、大陆企业“瘦肉精”事件(双汇集团);“地沟油”事件(京津冀);蒸功夫“香精包子”事件(肉味香精,“蒸功夫”包子铺);小肥羊“卫生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