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课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班化教学课题”。
“小班化教育课题”之“小班化教学学习心得”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头脑风暴,从阅读《小课堂酝酿大革命——“课堂在转型”专家研讨会综述》、《后“茶馆式”教学:颠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等材料,到观摩王燕老师、姜艳老师、彭华老师的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精彩课堂,无不感受到教育变革、课堂转型的需要与必要,也被上课老师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的勇气与精神深深折服。
两节语文课都是在基于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法指导,让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既有“兵帮兵”的同伴互助,也有教师精当、适时的点拨指导,课堂上让学生学的时间多了,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再赘述,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润物无声地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也能总结提炼出学法。数学课则是以“学案”贯穿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目标、有方向,从而探究出方法。
虽然两位上语文课的老师还是觉得自己说的过多了,但是我认为课堂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上课老师们的思维方式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从以往的关注自身的教,变为了现在关注学生的学,这是一个飞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有可能会暴露哪些问题,怎样让学生通过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教师通过何种形式、何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这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立刻达成的,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
就课堂转型,我把目光聚焦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
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时间是放在课外还是课内,预习是否一定需要预习单,怎样处理减负环境下既不在课外增加学生负担,又能达到良好预习效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学案
学案的重点我认为应放在“导”上,导学,如何引导、如何指导,既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又能导在点上,准确、适时、适度地导,怎样处理学案的设计和学案的运用之间的关系。
三、小组合作
课堂转型最为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而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习准备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老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讨论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让学生教学生、帮学生,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听——梳理——点拨——讲评”,实现针对
性教学。展示则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和核心,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环节。小组间的竞争、抢答、质疑、补充、争辩,是展示时常见的镜头,老师意想不到的思路、被学生难住的情况时有发生。小组学习同传统教学相比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中,成员间是互相依赖的,教师又是以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从而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是不是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就一定是最好的呢,我觉得也不竟然。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
1、分组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在:①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②分组过大,不方便交流,一个小组内4个成员为最好;③对于一个小组,组内的成员只是硬性的按照不同能力相互合作兵教兵的模式组合在一起,教师较少考虑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性格、文化背景,致使某些时候学生的合作交流出现问题,最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影响。
Z4 e2、同学关系不协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有效进行。
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很多学生趁小组合作交流之际聊天,脱离课题闲聊,做小动作,尤其是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差。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小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这些都导致小组合作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4、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在教学实践中,大家有可能发现:好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参与的更多,有的时候,一个好学生可能一节课发言达十多次,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还有自信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且好学生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致使他们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
5、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重视总体,忽略了个体,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困难学生。
还有就是,是不是每篇课文、每堂课都要用到小组合作呢,是不是老师觉得此时要小组合作了就让学生合作一下了呢?怎样基于学生的立场,让小组合作真正发挥其作用呢?
四、学法指导
我们老师尚且一课一得,学生一课一法能掌握并能运用便足矣。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贪多势必嚼不烂,倒不如仔细研读文本,抓住核心问题,学会一种方法,然后推荐几篇相似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运用学会的这种方法来学习、讨论、交流,这样就经历了一个由学到用的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定能
得到提高。
五、课堂模式
课堂转型没有统一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
就语文而言,我觉得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套用到所有的课文中,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从内容逻辑和形式逻辑去梳理出明晰的方向,初步确定每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
语文有很多课型,如拼音教学系列课型、习作教学课型、课外阅读教学系列课型、学科综合活动系列课型、识字教学系列课型(其中又可以分为归类识字课型、随文识字课型、自主识字课型、识字复习课型等),还有基于主题类课型(其中又可分为神话类课型、寓言类课型、童话类课型、写景类课型、写人类课型等)等等。我以神话类课型为例,简述一下我们教师可以研究的几个方面:
1、明确神话类课型的价值追求。
2、梳理出12册书中的神话课文,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神话课文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能级目标。
3、结合神话类文本育人价值和内容结构的分析,确定基本教学流程:第一步:课题导入、感受形象。第二步:梳理文脉、明细形象。第三步:品读文字,凸显形象。第四步:感悟道理,总结形象。第五步:续编故事,丰满形象。
4、神话类课型的教学建议。
研究课型的过程中还要关注三个问题,找准这类型课学生的起点,关注这堂课的提升点,选择教学的策略点。还要处理好几种关系,预习、新授、复习的关系;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关系;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以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感。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研究的探索龙居真中心小学 课题组一、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的背景和意义社会在进步,技在发展,随着农村农民工进城打工新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带领......
“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从19世纪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像工业化大生产的车间型“大班”教育一直是社会所普遍采用的。“大班”教育讲究的是教......
《小班化教学研究》实施方案——郎家营小学一、课题提出意义与研究价值实施“小班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
洞头县小学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会暨后续研究推进会活动方案一、活动总目标:1、通过系列活动,丰厚而又新颖地回顾洞头小班化教育实施5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示学校、教师、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小班化教育》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