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在中国_女权主义中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3:15: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女权主义在中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女权主义中国”。

中国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这个名词进入中国之后,早已经过改版再包装,Feminism的中国名字叫女性主义,四平八稳,中庸保守,忐忑不安,小心翼翼,生怕激怒男性。

如此翻译Feminism已经显示了女权主义在中国的起跑动作相当缓慢乏力,女性主义在中国行事如此谨慎,她们还是难逃被妖魔化的命运。在不少人看来,它是性别斗争的代名词,即女性将男性打倒,确立自己的至尊地位,或是让男性都变得娘娘腔。也有些人把女性主义看成是旨在培养贤妻良母的理论。国内偏重于就事论事地谈论女性主义,而没有将它同更加宏观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女权思潮与整个社会思潮通常处于疏离状态。不仅仅中国不少舆论和男性中心主义者机械地理解女权,就连女权主义激进派本身也非常机械地照搬理论到现实。比如上个世纪七八年代,一些女权主义的激进派讲求所谓“胸前平等”,把男女的生理差异平等化,自然受到许多人的抵制。而在家庭内部,激进派也机械地运用理论,甚至无故挑起两性战争。实际上,这些都与女权主义者追求的男女平等目标相悖。二十多年前,美国一些女权主义者就曾经组建了一些权力平行的、内部没有等级制的团体,结果这样的团体并不能有效地工作。

为了更好了解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明白到底什么是女权主义?让我们来恢复它被妖魔化的本来面目。这个词来自欧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场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最初它意味着妇女解放,“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称为“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者一开始专注于追求男女平等,尤其是政治上的平等,这一目标在西方社会基本实现后,女性主义者发现女性仍与男性不完全平等,她们认识到这是性别权力的问题,女权主义演变为性别分析为主的理论研究,着力于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权力架构、如何消除这种不平等,等等。

女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应当平等,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她们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诉求妇女的解放,对以后的女权主义运动,这一时期,女权主义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是一些实践活动,象克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的运动,和“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第二代西方女权主义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制度瓦解,各种矛盾从新排队,女权主义在这个大动荡的时期也各树大旗,风起云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妇女的在物质上的地位。而“激进女权主义”和“自由女权主义”却是在“性”方面诉求女性的“解放”。她们挑战的是整个男性社会,挑战“性阶级”体制。后现代女权主义开始于上个世纪60-80年代,她的产生大概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由于60年代的“性解放”和将男女对立起来的女权思想,另一个因素是,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女人占据了政府企业学校传媒的领导地位,引起人们的思考,于是,后现代的女权应运而生。如果说第二代的“现代女权主义”重实践,则第三代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更重视超出女性范围的哲学思考,社会主义和性自由的色彩更浓厚。

与西方女权主义三个阶段的发展相比,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即最初由李大钊、陈独秀等男性推动和倡导。近百年来,经历了数次革命,一种女性主义在中国悄然登场。其最主要特征就是非常务实,不擅理论。它只是就问题说问题,并不去涉及总体规划和前景。它只讲策略,不讲战略;只讲具体,不讲抽象;只讲个人快乐,不讲群体利益;只讲妥协合作,不讲斗争;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她们承认男权制的存在,只求发出自己的声音,做点事来改变它,也希望通过写作表达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所思所想。如今,女性主义,似乎遇到了新问题,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了一部分人陷入了道德真空,某些人看似打着女性主义、性解放的幌子,其实上是某种道德虚无主义,是对女性主义本意的歪曲,实际上伤害了某些女性。因此,如何确定女性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女权主义发展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短期目标看,就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为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正名,反对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价值观念当中的男性沙文主义,反对对女性这个性别的歧视,努力提高女性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领导班子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女性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女性平均收入水平(目前大约相当于男性平均收入水平的70%),提高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全面实现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主张,创造一个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

从长期目标看,应当从争取两性的和谐发展,到性别界限的模糊化,最终使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分层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使所有的个人都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从而不仅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而且实现所有个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个性的差异,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一点压抑。

女性主义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与男性对抗,把男性踩在脚下,由女性来统治这个世界,而是要与男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不再依附男性,不再做男性的玩偶、奴仆。只是与男性和睦相处,达到完美的双性和谐。当今我国的女性主义正在朝这方面迈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女性主义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能达到“双性和谐”这个完美的境界。

中国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摘要:人类文明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之中,绝大部分的社会都是一种崇尚男权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体制下,相当于男性,女性享有更少的权利,位于被支配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古......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摘要:女权主义起源于西方,但在其在中国,这个不同于西方的典型东方国家中,女权主义的发展又有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本文从女权主义在中国的视角着手,研其......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源自西方,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

女权主义~

Women throughout the ages have protested the limitations imposed on their lives by social,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institutions.In the fifth century, Hypatia,......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批评从两性文化的意义上说,西方的文化传统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性作家和女性读者,与男性自古不同。亚里士多德声称,妇女之所以是妇女,乃因她们缺少某些品质。圣托马斯•......

下载女权主义在中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女权主义在中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