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_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0:28: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秦岭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周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假如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又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三儿子 D、二儿子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血缘 D、信仰

3、与分封制相比,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创新是()

A、皇位世袭 B、神化皇权 C、统一文字 D、推行郡县制

4、古代所谓的“位列三公”意指位高权重,那么“三公”指的是太尉、御史大夫和()A、禁军统领 B、丞相 C、九门提督 D、军机大臣

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B、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C、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和()三个阶段。

A、监察制 B、俸禄制 C、征召制 D、科举制

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那么,清朝设置军机处()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标志丞相制度的废除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8、下列古代政治人物与专制制度的组合,错误的一项是()A、秦始皇——皇帝制度 B、唐太宗——刺史制度 C、明成祖——内阁制度 D、雍正帝——军机处

9、《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D、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10、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政策

A、自由贸易 B、利益均沾 C、瓜分占领 D、门户开放11、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设立行省。A、新疆 B、陕西 C、青海 D、甘肃

12、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中法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13、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C、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1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方针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全面抗战路线 C、国共第二次合作 D、百团大战

15、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B、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16、2007 年,在中国举行 12.13 —— 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产经新闻》 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这些材料应包括()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②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 ③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④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7、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一二九运动发生 D、国共合作的完成218、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19、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A、马克思主义 B、全面抗战路线 C、毛泽东思想 D、武装斗争20、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0分).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江泽民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胡锦涛

材料三: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

材料四: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某报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了多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随)、共工(功)、华佗(拖)……材料五:(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神社院内有一个“宝物遗品馆“,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武器,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

(1)根据材料一,列举“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哪些侵华战争?(至少两例)(6分)

(2)试列举侵华日军所犯罪行。(至少三例)(6分)

(3)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有人说,国民党一直是消极抗日,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抗战是次要战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2分)为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怎样的世界意义?(4分)(5)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0分)(6)材料五说明了日本政府什么样的历史态度?(4分)(7)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提示:从科举制开设的时间,实施的目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等方面来谈。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全面)

秦岭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5:DCDBC 6-10:DABCD 11-15:AABAB 16-20:CABCD21、(共40分)

(1)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6分)(2)略(6分)

(3)不同意。(2分)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4分)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4分)(5)①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②国共两党配合,协同作战,这是抗战胜利军事上基本保证;③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发动和组织了广大人民群众,使抗战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和支援,是加速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10分)

(6)说明:靖国神社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者张目,否认侵略历史。(4分)

(7)反对侵略,珍爱和平;民族团结,民族振兴;正视历史,警惕右翼;发展经济,振兴国力。(4分)

22、(酌情给分,共20分)

A.积极性: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笼络了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通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B.局限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

西藏林芝一中_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 选择题(满分75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3分,满分75分)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_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巴市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史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第П卷答......

江苏省连云港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8

宣化四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总分:100分 时间:90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25分钟)一、单选题(20×2分) 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纪念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

下载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