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实践报告”。
关注西部农村,支援基础教育
关于西北农村基础教育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宣和镇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公路学院张玉坤
摘要:近年来,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体现的尤为明显。为此我们通过与各方联系,在宁夏省中卫市宣和镇的东台学校进行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支教、支农、社会调研三方面展开。以“关注西部农村,支援基础教育”为主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对中卫市宣和镇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研工作。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人民的生活情况,基础教育情况,还能让我们当代大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祖国,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对支教生活的体验,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并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教活动。
关键字:宣和镇;东台学校;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经济发展
一.宁夏省中卫市宣和镇情况简介
宣和镇隶属于宁夏省中卫市沙坡头区,是宁夏中卫市城区的农业大镇,素以宁夏养鸡第一镇闻名大西北。集镇距城区中心约25公里,地处香山脚下、黄河南岸,与中宁县接壤,同永康镇毗邻。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在7.3~
9.5℃之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为宁夏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宣和镇辖区面积594.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45288人,其中农业人口42719人,回民2523人。耕地面积45525亩。下辖19个行政建制村,其中历史形成的灌排畅通的老黄灌区有12个行政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开发建设的扬黄新灌区吊庄移民村7个。这些移民村自1985年开发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以逐步发展起来。据我们调查,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宁夏的其他地区以及甘肃等周边省份,由于政府的对土地一些优惠政策,开荒来到这里,引用黄河水,将沙漠变成绿地沃田。现在的土地价格是每亩3000——5000元不等。
宣和镇是农业大镇,主要种植粮食,蔬菜,以及枸杞等经济作物,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由于毗邻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的中宁县,宣和镇的枸杞种
植也为地区经济增色不少。枸杞一般由当地的汉人种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枸杞园,这里灌溉引用黄河水,平均十天一次,喷药和施肥采用机械化,品均每月两次。枸杞成品的价格也会随着物价的变化而起伏,约20元左右一斤。枸杞性喜光,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因而这里的光照充足的地理条件也决定了盛产优质的枸杞。除了种植枸杞,苹果,李子,枣等作物也广泛种植,这些果园主要见于山地。远近闻名的“香山硒砂瓜”取得了有机产品转换证书,这被称为“石缝里的西瓜”的硒砂瓜种植已初具规模。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灌溉措施不完善,以及农产品缺乏深加工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宣和镇素以宁夏养鸡第一镇闻名大西北,宣和镇的养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由小规
模散养到科学化笼养发展到现在规范标准的园区规模化养殖,经过不懈努力,养鸡产业已成为镇域特色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疫病防治配套、科技人员常住指导,为加速发展镇域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搭建起了经济腾飞的新平台。宣和禽蛋批发市场,占地41.6亩,是目前西北最大的禽蛋批发专业化市场。使“宣和牌”鸡蛋成为知名品牌,获 “宁夏名牌”和“中国名牌”称号。全镇从事养鸡产业的人员达到8000余人,鸡的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来自养鸡产业的纯收入人均达到1500元左右,占人均纯收入的50%。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煤、石膏、陶土、白云岩、石油、金、铜、石灰石等多种。乡镇充分利用境内丰富优质的石灰石资源大力发展以电石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企业。生产电石的原料主要有矿石,焦炭,白灰,煤等,制成的电石主要用于制乙烯,乙炔,塑料等,销往全国各地。电石厂的建设不仅使当地的工业产值增加,也为一部分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居民收入。
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宣和镇也是一个回族聚居的地方。全镇总人口45288人,回民2523人,占有一定比例。这里的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同时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虽然信徒不多,但也存在于当地。民风淳朴,信徒众多是这个回族聚居区地特点。古尔邦节和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每年这里都会隆重的庆祝。在当地每到节日,都会组织一些庆祝活动,比如耍龙,旱地赛船,唱大戏等。每到元旦,当地的老百姓与学校的教师学生一起搞联欢,不分汉族回族,共庆佳节,其乐融融。同时,宣和镇隶属的中卫市拥有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险幽奇绝、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既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卫赢得了“塞上文化明珠”的美誉。
二. 宣和镇基础教育情况概括
(一)学校教育
宣和镇共有初中7所,东台学校属于其中一所。镇上没有高中。通过我们的访问以及任教,对东台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卫市东台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的西南角,始建于1985年,属“西海固”吊庄移民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25平方米。服务辖区共8个自然村,服务半径8公里。学校分教学区和住宿区两大块。目前,学校教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1419名学生和60个教师编制。其中,回族学生627名,占在校学生比例44.2%。回族教师12人。
经过在东台学校12天的任教学习,我们与当地孩子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一所移民学校,东台学校自建校以来不断的发展着。学校分教学区和宿舍区两个部分,教学楼正在建设当中,估计建成后将成为邻近几个村子最高的建筑,原来的教室条件较差,教学楼建成后条件会有所改善。住宿区为新建的平房,10人一寝,住宿条件相对较好,但据我们观察了解,整个宿舍区只有一个水龙头,存在着高峰期的用水困难现象。住宿区内有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清真食堂,环境较好。通过与校长的沟通交流,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孩子上中学是不需要掏学费的,主需要自己支付生活费就可以了。另外,学校还会给住宿的同学补助一定的生活费。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由于东台学校建校时间不长,教学水平在整个宣和镇来说属于中等偏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的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自己不重视学习,大部分学生读完初中或没有读完就回家务农或出去打工,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继续读高中,这与当时的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有关。大多数孩子学习盲目,不知道怎么学习,为什么学习,积极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完成了以后就回家务农了,这种主管的盲目性导致教学质量迟迟上不去。另一方面,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年龄老化,专业化水平低,教师流动量大。学校仅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还有大量社会教师。校长介绍,每年有几十个老师来到这个学校,但一年后大部分都走了,就会又来一批新的老师,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学习。教育水平提不上去,直接导致了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重视教学质量的现象,如此恶性循环。
通过对周边地区的走访,我们对当地的小学和幼儿园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上幼儿园是当地村民最头疼的一件事。我们从当地一个家长那了解到,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是每学期1500元,生活费也是每学期1500元,车费700元,这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小学相对较好,只需交付书费和一部分生活费就可以了。
(二)、家庭环境
根据走访及问卷调查了解到,东台学校以及附近乡村,如下丹阳新农村,西沟村等,部分村民对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家长所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除很少部分为高中学历外,大多为初中或以下学历,往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难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导致孩子厌学、学龄辍学的情况数见不鲜,甚至小学生外出打工也很常见。回族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一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子女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接受教育的子女中途辍学的情况严重,当家庭需要就会令其辍学,学生辍学后一部分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
就整个宣和镇来说,镇上的居民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只要孩子肯读,家长不管克服多大的困难都会供孩子读书。由于当地回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很严格,家庭孩子偏多,而且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影响,但除少数家庭不重视教育以外,大多数家庭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社会环境
宣和镇地处西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滞后,导致其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水平较低,部分村民家庭经济困难,是致使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其次,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宣和镇教育情况在政府的切实努力下得到了大发展,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育人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但仍面临着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资金欠缺、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仍有待加强。再次,汉、回民族杂居,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通过对当地学校建设,家庭环境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分析,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地的基础教育情况,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总之,在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社会大环境下,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西部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逐步升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的落后与经济的落后是密切相关的,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经济的发展刻不容缓。也只有经济的大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三.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议
(一)在西部地区应实行“以国家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目前, 在各地经济差距和财政收人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全国实行“一刀切”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无法保证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行,更做不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建议根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把农村义务教育分为“以县为主”、“以省为主”、“以国家为主”三种类型。对西部地区实行以“国家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设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把西部地区农村中小
学教师工资、学校公用经费和学生的书本费、寄宿生生活费等经费负担起来,对西部地区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彻底解决义务教育经费投人不足问题。
(二)建议国家设立“普九还贷”专项资金,帮助西部地区尽快偿还“普九”学校欠账问题设立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专项资金,解决增加危房改造资金问题,并把薄弱学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给予重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议国家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其它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建设工程时,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投人,不要求地方政府承担配套责任。
四.关于对中卫市宣和镇东台学校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西部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观念问题,因此转变观念是解决东台学校乃至整个西部教育的关键问题。这里指的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学生的观念,家长的观念以及教师的观念。
加强对同学的思想教育,着力改变大部分同学盲目学习的状态。明确学习的目的,作用,方法,让同学了解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本着不成材便成人的观念,让同学们了解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大力量做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对孩子教育放任自流的观念,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理解,支持孩子的教育问题;转变部分教师观念,目前学校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方法老化,教育疲软,不负责任的现象,学校应通过必要的奖罚政策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二)深化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不断的开拓创新,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体制。事物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并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深化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意义深远。同时,针对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老龄化,教师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不高等,学校应采用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如定期的组织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与其他地区教师的交流学习,在沟通中进步。同时,适当的采用奖罚制度,提高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新鲜的活力。留住年轻教师,提升老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改革老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
东台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移民学校,贫困学生较多,贫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资助困难学生,逐步建立和完善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加大对政府“两免一补”力度的贯彻落实,扩大资助比例,使困难学生普遍得到资助。
(五)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因地制宜的实行素质教育。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教学的同时,因地制宜的的开展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使之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当地发展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提升教育对学生的实际作用,是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们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加深了对西部基础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为西部农村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此我们对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宁夏省中卫市教育局的领导、老师和支持我们的当地村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岳平: 《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J].2006, 07
【2】梁克荫:.《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2005, 0
4【3】薛维学:《浅谈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2005, 09
【4】赵新勇: 《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J].2005, 0
2指导老师:卫东选、李亚香
有关新农合的实践报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
实践报告 系部名称: 专业: ______ 年级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 学号:____实践单位: XXXX有限公司 实践时间: 2011年--月--日 至 2011 年--月--日 共 --天实践报告正文......
黄石理工学院学生实习报告在实习的前期,我们得到实习单位的通知准备去实习时,我们对此还是充满信心的。再去的前一天我们还把我们《建筑施工技术》等教材带过去,一边有不懂得地......
关注灾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摘要: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5月30日下午18时,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失踪270人,这是汶......
实践报告的立场和辛苦,当然还有成就感。经过面试,得到了在XX大学附属艺校教课的实践机会。主要负责高二舞蹈班语文的教学和中专幼师班的双语礼仪形象的教课工作,实践时间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