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概论复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1.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2.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3.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
4.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5.“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6.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7.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
C.非人格化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8.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
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
9.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
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0.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管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
11.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网状关系D.线性关系
1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织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
构设计越倾向于【】
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
13.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间,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
有效地完成促进组织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程,称为【】
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资源招募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
14.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要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
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
15.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范围进行识别后,将需求相互重叠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剔除多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的环节为【】
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
16.最早的福利国家为【】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7.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实施全面干预,是一个【】
A.小政府B.间接的政府C.恰当的政府D.全能的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21.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
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E.灵活性与专业化
22.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
A.多元化B.单一性C.整体性D.公共性 E.多样性
三、名词解释
26.公共组织沟通
27.财政预算
28.法制行政
29.领导权威
30.公共组织
四、判断题(31.公共性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32.韦伯科层制组织的本质在于以人格化的制度取代非人格化的制度,使组织本身及其规定
比组织中任何个人更重要。
33.政府运用管制这个手段,所针对的主要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对称问题和
内部性问题。
五、简答题(36.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37.简述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38.简述完整制、分离制各有何优缺点
39.简述主要的政府治理工具。
六、论述题
40.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改善公共决策的质量?
(一)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所谓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决策(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
程序。实现决策科学化的要求是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提高决策参与人员素质,按照科学的决策原则进行决策。1)建立健全公共决策系统。现代化的公共决策系统是由以决断子系统
为核心,以信息、参谋、监控子系统为支持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健全决策系统,应做到:
a合理设置各子系统。b充实参谋咨询机构和信息工作机构。2)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3)
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决策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决策的水平,提高决策人员素质是
决策系统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所谓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
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在政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气氛。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目标
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包括把民主机制引人决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
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
(三)公共决策的法制化。所谓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
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党政机关及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1)理顺公共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2)决策程序法制化。决策程序法制化,就是将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程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其目的是防止少数决策者草率行事、滥用职权,或有意把一些方案不经过审议而出台的行为。3)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在我国当前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总之,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是现代化公共决策的三个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方面,民主化是现代化公共决策的基础,科学化是现代化公共决策的主导,而法制化则是现代化公共决策的保证。
41.试述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有赖于正确的行政价值观的确立,行政意识、行政理论、行政认知、行政情感、行政态度等行政文化的诸多要素构成了行政模式取向,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伦理的状况。因此,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使行政系统各层级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管理伦理观,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
(二)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立法。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三)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在民主政治中,行政人员的公务活动是公共责任的行为,应当面向整个公民社会而不是一部分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们,发展这种公共政治传统是消除公共生活中私人化倾向和无契约、无承诺、无准则的行为倾向的基本方法。促进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和参与,加强公民的政府责任意识,尤其在行政系统的输人方面要强化,民众不仅仅是行政系统输出方面的被动接受器,而应该在输人与输出双向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公民社会应当创造出更多的途径和机会,例如社区与团体的讨论,以及公共媒体上的讨论等,鼓励社会成员关合并参与有关重要的公共管理的讨论,从而对重大的公共决策发生影响和进行民主的干预和监督。
简答题:1、京沪高铁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修这条铁路费用自然是很高的,同时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是这条铁路穿过中国两个直辖市和四个人口密集且经济重要度很高的省份,中国经济......
公共管理概论复习资料09级文产一班题型:单项选择、判断题、案例分析、看图分析第一章:1.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1) 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 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 A.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和地方各级党政机构 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大,......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D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社会性 D、不可转化性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C )。 A、生......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社会性 D、不可转化性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A、生物病原......